【年度报告】烟台市蓬莱区小门家镇学区中心学校2023-2024学年劳动教育工作开展报告

日期:2024-05-17     

字号:

一、劳动教育思路

劳动教育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为此,蓬莱区小门家小学立足于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从小培养劳动习惯入手,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

1. 全面推进劳动教育课程改革。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劳动教育课程方案,注重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和合作创新能力。积极倡导学生在家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父母的事情帮着做。在校能完成打扫卫生等基本的劳动,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开齐开足劳动课程,结合劳动月、劳动周开展丰富多彩的劳动,让学生习得劳动本领。

2. 优化劳动教育资源。加强与社区、基地等外部资源的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和实用技能培训,使劳动教育更加贴近实际和市场需求。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公益劳动和社会实践,通过校内外劳动基地活动,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劳动技术及热爱劳动的品质。组织学生走进泰生小镇,学习大棚种蔬菜技术,走进戚继光故里,感受一代名将的爱国情怀。

3. 加强劳动教育基地建设。在校园内建设劳动实践基地,提供各类劳动实践机会,如农田劳作、手工制作、餐饮服务等,让学生亲自参与其中,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我们学校有“果树园”“花卉园”“中药园”“蔬菜园”“粮食园”等多处劳动场地,给孩子们提供了丰富的实践场所。2023年夏天,在学校西面开辟出一片土地,我们将划分给班级包干,蔬菜管理工作全部由学生承担,负责定期拔草、除虫、浇水、施肥等工作。

4. 完善劳动教育评价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注重学生的实际表现和成长情况的评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坚持举行小达人比赛,劳动技能大赛等活动,激发学生劳动教育兴趣,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注重评价,采取多种形式评价,比如星级评价,等级评价,奖章评价,奖状评价等。所有评价最终服务于“和善少年”的评选。

二、学校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劳动教育是为学生终身发展和人生幸福奠基的。我校紧紧围绕“以劳育人”的目标,整合学科教学、校园文化、家庭教育、社会实践多方资源,构建以学校为主导、家庭为基础、社会为依托的“三位一体”劳动课程体系,探究与学校“和善”文化相融合的育人途径,在多元评价中提高育人水平。

结合劳动课程目标,考虑学生年龄特点,学校充分挖掘地域文化、乡土资源,从劳动教育的三大领域(日常生活劳动教育、生产劳动教育、服务性劳动教育)入手,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和劳动能力,进而提升劳动综合素养。

学校以劳动清单为活动载体,以日常生活、校内外基地为活动主体,结合传统节日、社会实践等主题活动,帮助学生养成劳动习惯,掌握基本生活技能,学会做人处事,提高学生的生活力、学习力和创造力。

三、学校劳动清单的设计思路

劳动教育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劳动教育可以培养孩子们的实践能力、自理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1. 开展校内劳动

在学校日常运行中浸入劳动教育,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校园卫生保洁和绿化美化。对种植花草树木区域,让班级、学生认领责任区域,予以精心呵护。大力开展与劳动有关的兴趣小组,进行班务整理、书包整理、班级教室装饰等实践活动。广泛组织以劳动教育为主题的班队会,提高学生的劳动意识。二年级负责花卉区的日常管理。三年级负责果树区的日常管理,四年级负责种植中药以及中药的日常管理,五年级负责蔬菜区的种植和日常管理。

2. 组织校外劳动

组织学生到我们校外劳动基地,进行农业生产,到社区进行职业体验,到戚继光故里进行研学旅行等劳动实践,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劳动实践。(三年级到校外基地进行农业知识劳动实践,四年级学生到戚继光故里进行研学旅行。)

3. 鼓励家务劳动

教育学生自己事情自己做,家里事情帮着做,弘扬优良家风,参与孝亲、敬老、爱幼等方面的劳动。各班应安排学生适量的家务劳动、有关劳动的家庭作业,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布置择菜、洗碗、洗衣、扫地、整理等力所能及的家务。按照劳动教育清单,完成各项家务劳动。

为了让小学生更好地参与到劳动中来,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和实践经验,制定一份小学生劳动清单非常必要。本设计方案旨在为劳动活动的组织者提供一个清晰、简洁且易于操作的工具,以便他们能够有效地安排和监督劳动活动的进行。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年龄特点 从“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 “服务性劳动”三方面,“清洁与卫生”“归纳与整理”等八小项, 提出了不同的劳动内容和评价标准 ,指导学生多方面多维度进行评价。

四、学校劳动教育评价模式

学校结合2022版《劳动课程标准》积极构建学校评价体系,包括学生自我评价、生生评价、家长评价、教师评价、校外评价、社区评价六个主体,最终形成了具有学校特色的“4+4+N”评价体系。

通过多元化、 趣味化评价方式的构建,有效为劳动教育注入新鲜与活力,更好的悦动学生参与劳动、 热爱劳动, 从而不断丰富自身的劳动素养。教学评价可以催人奋进,有着一种无形的力量,能起到导向与激励的作用,有效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学校紧跟新课程改革的步伐,重视劳动教育的育人价值,通过制定劳动教育清单,明确劳动内容和范畴、评价方式多样化、评价主体多元化等方式,积极完善学校劳动教育评价体系,从评价入手,充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更好的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砥砺奋进。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