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提升我校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根据《烟台市学生体质提升行动方案(2023-2025年)》文件中学校体育规划和学生体质提升工作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树立学校教育“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工程,让健康成为学生的终身财富,为社会培养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的合格人才。
推行“健康体育、科学体育、全员体育”的理念,以“天天锻炼、健康成长、终身受益”为目标,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建立课程、输送、竞赛、评价、条件保障“五位一体”的学校体育工作体系。坚持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衔接,坚持培养兴趣与提高技能相促进,全面提升体育教育质量和整体发展水平。
二、总体目标
1.做到“教会、勤练、常赛”,使学生学习、掌握和运用终身体育和健康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方法,学生的健康意识得到加强,良好的体育锻炼、健康行为习惯基本养成。
2.体质健康和运动技能水平明显提升,规则意识、合作精神和意志品质显著增强,心理健康,阳光向上。
3.到2025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明显改善,2023年至2025年每年学生体质合格率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由2022年的90.05%提高到93%;优良率每年提高5个百分点,由2022年的37.5%提高到50%。
4.运动技能掌握进一步增强,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和运用1-2项运动技能,学生健康素养全面提升,中小学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肥胖率、龋齿率、近视率连年下降。
三、工作方针
1.以育人为本作为价值取向。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健康成长需要,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体育活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有利于身体健康的活动,为学生主动适应社会、终身发展奠定扎实基础,培养合格公民和建设人才。
2.以个性发展作为核心任务。在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基础上,重视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潜能特长等方面的个性化需求。提供适宜学生个性发展的条件和环境,促使每一名学生在某一方面形成稳定的爱好,实现“全面+特长”的发展目标。
3.以循序渐进作为重要策略。逐步稳健推进学生身体健康工程,培养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的意识,为学生未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完成计划的措施。
(一)加强课堂教学。
1.以“一校一品”学校特色体育项目教学为基础,注重学生身心特点,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年级间、学段间课程内容和运动项目相互衔接,同类兴趣相对聚集,因地制宜,因校而异,探索不同学段分层教学、同一学段多样选择的体育教学模式。科学安排课程内容,在学生掌握基本运动技能的基础上,开展运动项目教学,提高学生专项运动能力。
2.大力推动篮球、足球、跳绳等项目的发展,积极推进田径、足球、器械体操等基础个人项目,进一步挖掘地方民间体育资源,充实和丰富体育课程内容,努力提高体育教学质量。落实《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关于健康教育的要求,由体育教师负责授课,结合学生年龄特点,以多种方式对学生健康知识、健康行为进行考试、考查,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生活方式。
3.构建体育和健康教育课程体系。根据学生成长规律和健康发展新要求,根据我校体育特色研究制定适合学生身心健康和个性特长发展的校本课程与体育活动内容,构建有学校特色的体育课程体系,保证体育课堂教学合理的运动负荷,增强课程内容的选择性、趣味性,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确保每个学生至少学会两项日常体育锻炼的技能。
(二)强化课外体育活动。
1.切实落实“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要求。开足开齐体育课,每天上午安排一次大课间活动,当天没有体育课的班级,下午第八节统一安排体育活动课。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制订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实施方案,改善体育场地设施,购置必要的体育器材,为学生每天在校一小时体育锻炼提供切实保障。
2.举办多层次、多形式的体育比赛。每年定期组织举办各类比赛,包括:综合体育节、体育达标运动会、及校长杯篮球赛、跳绳比赛、拔河等单项赛。每学年举办一次田径运动会,并因地制宜、经常性地开展以班级为单位的学生体育活动和竞赛,做到人人有体育项目、班班有体育活动。进一步完善体育特长生的训练工作,组建田径、篮球等运动队,切实提高运动队建设的保障水平。在此基础上,通过规范管理,构建符合教育和体育规律的我校学生竞技体育培养体系。
3.根据我校近3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情况,我校学生体质优势项目为50米跑、跳绳、仰卧起坐、坐位体前屈等项目,薄弱项目为引体向上、耐力跑和立定跳远。依据以上具体情况,我校有针对性的加强假期体育作业、课后体育作业的布置与检查,促进学生健康意识得到加强,良好的体育锻炼、健康行为习惯基本养成。
(三)学生体质健康测试
1.建立学生体质档案,在每学期开学后两周进行体质摸底测试,在期中考试后进行期中体质测试,期末考试前完成学期体质测试。
2.每年通过达标运动会形式对学生进行体质健康达标测试,制订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制度。对测试成绩先进的班级和个人进行奖励,并将测试结果列入班级考核。
3.建立常态化的学生体质测试制度。认真做好每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上报工作,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工作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抓手。每年9月至12月,上报测试数据。
4.实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通告制度。学校在每学期末向学生家长通告学生本学期的体质健康测试数据,让学生家长了解学生体质状况,以配合学校督促学生加强体育锻炼,提升体质水平。
五、保障措施
(一)开展宣传活动。围绕总体目标,加大宣传力度,树立典型,突出重点。通过宣传与实施,让广大师生增强促进学生身体健康成长工程的使命意识和责任意识。营造学校、家庭、社区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把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工作与学校各项工作相关活动紧密结合,做到同步发展,整体推进。
(二)加强比赛与评价。对达到指标要求的班级和班主任进行表彰奖励。
烟台市福山区福新中学
2023年2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