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特殊教育学校地震事故应急预案

日期:2024-05-17     

字号:

一、演练主题

师生地震避险和紧急疏散

二、演练的目的意义

通过本次演练提升学校地震应急避险及疏散演练的组织和管理水平,强化师生安全意识和地震应急避险及疏散能力,培养学生终身受益的地震应急行为习惯。

三、本次演练共两个科目:

1、地震避险;2、震后疏散。

四、演练场景设置

本次演练设定为上课时间发生有感地震,相继进行师生地震避险和紧急疏散演练。

五、活动地点

地点:校内。师生在教室或办公室内进行地震避险,然后疏散至操场进行集结。

六、参与演练人员

全体师生

七、演练组织机构及职责分工

1、应急疏散演练指挥部

总指挥:祁丽薇

副总指挥(现场总指挥):杨飞

成员: 邹红霞 吕建华 崔宁 王晓荣 高娜 李妍 于洋 李东洋 各班主任

职责: 1.全面负责应急疏散演练工作;2.执行上级有关指示和命令,领导小组成员按其分管或负责部门的职能、职责各负其责;3.合理划定学校及周边应急疏散场地(避险场所)、疏散通道;明确应急疏散信号方式;教育学生熟悉和掌握应急疏散的流程和纪律。

2.应急疏散演练工作小组

组织协调组

组长: 于洋

成员 高娜 王晓荣 知峰

职责1.负责演练方案的制定;2.做好演练过程的协调指挥;3.做好校内信息的上传下达,负责对外与上级主管部门及社区相关部门的联系沟通等;4.负责科学编制学校应急疏散路线图、班级应急疏散路线方案等。张贴疏散路线图和疏散标识;5.组织开展疏散演练质量自评工作;6.负责演练的考评和总结工作。

要求及分工

1、“地震警报”发出后,指导学生进行室内避震,纠正学生的不正确动作和姿势。

2、“地震警报”发出一分钟后,带领学生按我校“关于各班楼梯通道上下规定”迅速有秩序疏散到指定的安全地带--学校大操场。

3、班主任要自始至终跟队,密切关注演练现场,维护活动纪律,防止意外发生。

4、演练指导单位:办公室、德育处、教导处

5、宣传报道组:于永伟

职责:1.负责安排演练前的宣传教育和知识培训;

2.负责演练的摄影、计时、记录等。

6、 伤员救护:刘洪标 潘新磊

职责:1.负责第一时间组织实施校内自救互救,抢救遇险师生,视情况抢救重要财产、档案等;2.如发生意外事故,负责将受伤师生运送到指定安全区域,并拨打120联系急救中心;3.检查师生身心状况,在专业医务人员到达之前,进行临时救治和必要的心理疏导。

7、广播、扩音器指挥:闫鲁

8、后勤保障组

组长:权富泉

成员:陈政  赵婷婷 马越

职责:1.制作准备疏散路线图和疏散标识;2.布设演练场地:对集结场地进行区域划分和标示;3.负责治安及警戒工作,维护演练秩序,保障演练安全;4.负责通讯、广播、救助等演练所需物资器材的准备;5.负责演练信号音源的采集与发布;6.演练结束后检查、恢复学校水电、通讯等后勤保障设施。

9、应急演练信号:由信号组同时、统一发出信号,学校广播统一指挥。

10、楼梯疏散引导人员

盲生部:

二楼负责人:邹红霞

三楼负责人:高娜 (迅速通知其他楼层上课班级—李妍)

教学楼东一楼大厅门口--郭屹;一楼大厅—张青文;    一、二层之间—刘润红; 二层—翟少梅; 二、三层之间—钟桂香; 三层—罗红英;

教学楼西一楼—王业清;

聋生部:

一楼负责人:崔宁  

二楼负责人:魏倩

三楼负责人:王严欣

四楼负责人:王晓荣

教学楼东一楼大厅--史新、丛晓雨; 大厅门口--孙晓宁; 一、二层之间--鞠伟; 二层--江婧; 二、三层之间--徐亚男; 三层--臧莉莉; 三、四层之间--王严欣

教学楼西一楼走廊--黄辉; 教学楼西一楼出口--陈群、王露露;一、二层之间--王俊宁; 二层--李胜男; 二、三层之间--邢淑朋;  三层--李依一;  三、四层之间--石志霞; 四层—李玉梅

八、具体演练路线安排

盲生部:

1、学生撤离教室方式:一楼中三实习学生从教学楼西门跑出教室至楼前广场;二、三、楼学生撤离教室时按前后门顺序由各班主任合理安排;教师等学生撤离教室后紧跟其后。

2、各班具体疏散路线

1)教学楼东楼梯二楼:二年级、四年级、六年级、八年级。

教学楼东楼梯三楼:中一、中二。

2)疏散顺序:

三楼:中一、中二按顺序迅速撤离;

二楼:六年级、八年级、四年级、二年级按顺序紧跟其后。

聋生部:

1、学生撤离教室方式:一楼各班学生从前后门跑出教室至楼前广场;二、三、四楼学生撤离教室时按前后门顺序由各班主任合理安排;教师等学生撤离教室后紧跟其后。

2、各班具体疏散路线

1)教学楼东楼梯二楼:四年级、五年级

教学楼东楼梯三楼:八年级、九年级一班

  教学楼东楼梯四楼: 职专二

教学楼西楼梯二楼:七年级、六年级

教学楼西楼梯三楼:职专一、九年级二班

教学楼西楼梯四楼:职专三

2)疏散路线按顺序分别为

靠近墙行进班级:五年级、九年级一班、七年级、职专一

靠近扶手行进班级:四年级、六年级、八年级、九年级二班

九、演练内容及程序

1、在演练前,由总指挥、副总指挥对全校师生进行地震应急疏散演练培训。各班班主任负责组织学生撤离,如果灾情发生时班主任不在教室内,由任课教师负责组织撤离。(本次演练,由各班班主任负责)。

2、演练准备:1)指挥部、各工作组人员到各自岗位进行各项准备工作的最后检查。2)安全岗人员到达指定安全岗位置,并对所属责任段进行最后检查发现疏散通道被堵塞或占用、安全门上锁或堵塞、地面湿滑等情况要及时排除3)各班主任对本班学生身体情况问询检查。4)抢险救护组负责对教师问询检查。

3、避险演练1)现场总指挥宣布演练开始;广播施放警报声长鸣60秒,循环播放,同时进行现场总指挥人工播报“现在地震来袭,实施紧急避险”(反复)。2)听到信号后,在教室(含音乐教室、美术教室、计算机室、阅览室等)的教师迅速发出“现在地震来袭,实施紧急避险”的指令。师生优先选择课桌(实验台)下方进行避险。避险空间不足则用书包或书本保护头部,在课桌(椅)旁下蹲避险。3)在实验室等地点的教职工应迅速关闭火源、电源、气源等,处理好易燃、易爆物品等。4)其间教师最好能打开房门,师生力争在10秒内进入避险状态。避险演练时间90-120秒。

疏散演练1)广播施放警报声与每分钟60次节拍音合成声,长鸣60秒,停30秒,循环播放,同时现场总指挥发布人工指令“紧急避险结束,全校师生立即向操场疏散”(反复)。2)在课堂的任课老师立即发出指令:“大家分别从前后门疏散,面向疏散方向成两路纵队集合”。教师在确认无人遗留后最后离开教室。3)老师迅速到达队列前方,带领本班队伍疏散。4)到达集结区域,每班按4路纵队蹲下,班主任及时清点并上报本班人员情况。

(一)启动程序:由演练总指挥在广播室发出指令。

(二)教室内应急避震演练

1、信号员发出“地震警报”信号。

2、班主任为教室演练负责人,立即告知学生“地震来了,不要慌”,并指挥学生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或课桌旁,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并尽可能用书包保护头部。演练时间为1分钟。

3、各楼层负责人在一分钟内完成各班学生避震情况检查。

4、1分钟后,信号员发出疏散信号。

5、学生复位,老师告知学生,现在按疏散顺序迅速撤离教室,进入紧急疏散演练环节。

(三)紧急疏散演练

1、学生在老师带领下有秩序从楼梯向下撤离,并按照预定的疏散路线,迅速撤离到事先指定的大操场按课间操队型整队、并蹲下。

2、学生到指定位置后,迅速下蹲、坐下待命,各班班主任迅速就位维持好各班学生纪律,清点人数,并报告总指挥。

3、总指挥对本次演练进行小结。

4、全部演练结束,在班主任或当节课教师的带领下按原路返回教室,进行正常教学活动。

十、演练注意事项

1、对不能参加演练的学生,班主任应提前向总指挥报告。

2、分班演练时,班主任要教育学生首先要冷静,稳定学生情绪,有序地组织学生从教室前门、后门迅速撤离,不得跑步行进,不准用手推扶前面的同学。校演练时间可能是上课、下课或其它休息时间。

3、校演练前5分钟,演练指挥小组所有成员、各教职工必须各就各位,如有学生摔倒,可立即中止演练,确保演练过程中不发生伤害事故、踩踏事故。

4、楼梯口负责人指挥学生撤离,杜绝拥挤踩踏事故,如遇个别班级行动缓慢,楼梯口指引人员可视情况,及时调整顺序,各班行至楼梯口处,一定要听从指引人员指挥,直至最后一名学生离开后才能离开,离开前由各楼层负责人检查所负责楼层及教室是否有人。

5、演练期间,任何教职工不得离校。

6、发生演练意外事故,立即报告总指挥,第一时间救护伤员。

7、疏散演练师生应严格遵守七个不准:不准嬉笑、不准推拉、不准滞留、不准超速、不准超越(特别是班与班之间)、不准蹲下、不准逆行。其中“不准超速”规定为:1-3年级不应超过快走,4-6年级不应超过慢跑。

8、须使用书包(限量3-4本书本)保护头部。通过烟尘区域时,须使用毛巾或衣物等织物保护口鼻。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