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HF)是一种由于心脏泵血功能失常引起的疾病,导致心脏不能满足全身的基础代谢需要。常诱因包括心肌梗死、心肌病、心肌炎等。高发人群包括70岁以上的老年人,其发病率超过10%,5年死亡率可达50%。心力衰竭可以按照病变部位分为左心衰竭、右心衰竭和全心衰竭。心力衰竭的主要症状包括呼吸困难、活动受限和体液潴留等。当病情加剧时,可能出现肺淤血、气促、胸闷、双下肢水肿、乏力和头晕等症状。
心力衰竭诱因:
心力衰竭是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了解诱发因素可减少心力衰竭的急性发病。感染:呼吸道感染最常见,感染可以加重肺循环淤血。心律失常:心房颤动常见,各类快速型心律失常、严重缓慢型心律失常等。全身血液容量增加:输液过多、过快,高盐饮食等。过度体力消耗或情绪激动:妊娠后期、分娩、暴怒等。治疗不当:不当停用利尿药、降血压药等。其他:原有心脏病变加重或出现其他并发症,如冠心病患者并发心梗等。
如何预防心衰:
在临床上没有预防心衰的最佳措施的说法,但是可以通过戒烟、控制体重、改善饮食等方式改善,同时还可以进行一定的运动,还需要注意不熬夜,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怀疑存在心衰时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
1、戒烟:吸烟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吸烟会导致动脉硬化加速,增加出现冠状动脉疾病的风险,可能最终导致心衰,而戒烟可以降低风险。
2、控制体重:超重会增加心脏负担,导致高血压、糖尿病、冠状动脉疾病等,是心衰的潜在原因,控制体重可以降低患心衰的风险。
3、改善饮食:高纤维、低脂肪饮食,如蔬菜、水果、全谷物和瘦肉等,可以帮助改善胆固醇水平,并减少心衰的风险。
4、运动:定期的身体活动可以帮助维持健康的身体,增强心脏功能,提高心脏效率,推荐的运动包括快步走、游泳、骑自行车等有氧运动。
5、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充足的睡眠对心脏健康比较重要,长期睡眠不足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有关,建议在生活中注意不熬夜,每天保证8-9小时的睡眠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