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莱州市朱桥镇中心小学
2024年我们围绕“构建和谐发展校园,夯实队伍建设基础,全面提升教学质量”为重点开展各项教学工作。以教研室2024年工作重点为指导,以“七项规范活动”为抓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从习性养成、课堂教学、常规管理、教研活动、大单元教学、学生比赛、共同体等几个方面积极推进学校内涵发展。
一、抓习性养成,提高教育质量
(一)抓学生学科习性养成,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
抓好学科基础素养培养。语文学科:加强背诵、积累、运用、朗诵、书写和作文教学。数学学科:加强学生数学口算,做到“天天练定期测”,提高计算速度和正确率。加强概念教学,快速审题、正确解题能力培养。英语学科:要让学生多动口,课前韵句要课课唱,通过英语口语演讲、课本剧表演等多种方式,鼓励学生天天听、天天说,锻炼口语表达能力。科学学科:通过课堂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开展各种类型的科学观察实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劳动和综合实践学科:围绕劳动任务群和学校的特色劳动课,让学生学会基本的劳动技能,提高劳动能力,养成爱劳动的习惯。
全学科抓好学生的基本习性、自主学习、合作展示、评价反思、让学生养成课堂举止大方,精神饱满的状态,课堂呈现气氛活跃,童心飞扬。
(二)规范教师工作习性。工作习性包括:制定计划、整体研读教材、学习研究课标、积极参加培训、认真单元、课时备课、教研准备、教研互动、工作规划等。教师要认真思考分析个人目前教学存在的短板,调整个人思路,积极主动改正。要改变“只找客观原因不找主观原因”的工作态度,改变要先从改变自己开始。
(三) 全学科书写习性提升养成。
要坚持做到“四全一性”,即:领导、教师、学生全员参与,书写教学全程管理,书写质量全域监控,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采取三个层面来进行落实。教师层面:教师要坚持天天练字,上课、批改要做到规范书写,做好示范引领;其次教师上课时进行具体指导,学生学有方法;学生层面:熟练掌握正确的写字姿势,养成动笔即练字的习惯,并持之以恒。学校层面:做好各个层面的评价跟进。学校通过组织展示和比赛活动对书写进行跟进评价。比如班级周赛、级部月赛、学校阶段赛等,通过比赛来促书写质量提示,最终达到教研室书写三年提升计划的要求。
二、抓教学常规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根据视导评估和督导评估中发现的问题,本学期抓实教学常规管理,提出常规的细化要求。
(一)抓课堂教学研究,深入推进“常规一体化”研究。首先,围绕内涵效率进行学习目标和教材研究。通过级部之间、同学科之间,领导推门课、赛课活动等来进行展示研究成果。其次深化“效率课堂”实践,围绕“价值取向、内涵底蕴、习性关照、程式展示、方式配置、时间分配、素养展现”等课堂要素,持续推进“效率课堂”迭代升级,落实途径是主题教研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教研与科研深度融合,认真研究课程标准,进行大单元教学研究。
(二)扎实组织教研活动,通过“真”教研,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一是严格集备程序,建立集备制度,规范集体备课的流程,做好教研计划,把大单元教学研究和学历案打磨研讨作为教研活动的重点之一,加大对内涵效率的研究,以单元目标,学科素养为出发点,教研大单元备课,进而将教学目标分解落实到每节课的教学中,通过学习目标素养的研究,来推动教师进行“常规一体化”的研究和落实。
二学科主任做好教研活动指导。教研组长提前与学科主任做好沟通,确定好主题和主讲人。学科主任跟研,评价集备秩序、集备质量,并做好指导和总结。
(三)规范好教学行为,提高有效性。规范教师教学行为,严格落实备课、上课、作业、检测制度。以学习目标来统领教学行为。备课——制定学习目标;上课——实施学习目标;练习——巩固学习目标;检测——检验学习目标。作业布置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实行分层布置、控制作业量,不超时,进行日常作业班级、级部监控,假期作业教研组统一布置,级部与学校监控,增强作业的实效性。家庭作业落实好双减(一二年级探索非书面作业的任务,读书、观察、说、玩)中高年级主题全景化作业设计,教导处建立好家庭作业审批制度。
(四)抓实过程监控。检测分布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堂堂有检测、单元有过关、学科有月抽、书写有期中和期末抽测。建立以校长为组长的质量监控工作小组。召开质量监控会议,发现薄弱课程、薄弱班薄弱教师,要采取跟进听课的方式发现问题,针对问题及时纠级及正,帮助提高教学质量。认真进行当堂检测,确保新学知识达标。当堂检测的内容要在备课中提前做好设计,确立检测内容,要求当堂任务当堂检测,当堂矫正;随堂多元检测要达标率符合达标要求,低年级达标率95%,中年级达标率90%,高年级达标率85%,对于没有达标的学生,要针对具体情况进行及时反馈矫正。
(五)抓单元过关和质量分析。教导处统筹安排单元过关,教研组认真规范批阅并进行数据统计和统一分析,对于出现的问题共同研究矫正方法,改进教学行为。教研组月组织专项抽测,抽测后做好质量分析,查找问题,有的放矢进行查漏补缺。
三、依托共同体活动,借力发展教学水平。
与共同体一起做好日常研讨、活动互动、测评一体等工作,保持步调一致,取长补短。作为“莱州中心小学”共同体学校的其中一员,将在共同体学校的带领下,在活动合作中,汲取营养,共同发展。
四、加强艺术体育管理,提高育人效果。
强化体育锻炼,要深入推进“1+1+N”体育教学工程,开齐上好体育课,抓好学生大课间等活动,保证学生每天校内1小时体育活动。举办好阳光体育运动会、体质检测等活动,培养学生体育兴趣和运动习惯,让每个学生都有健康的体魄。要关注学生视力健康水平,每天做眼保健操。加强美育熏陶。要把审美教育、艺术育摆到更加突出位置,开齐开足上好音乐、美术,书法等艺术类课程,要坚持面向全体,广泛开展班班参与的合唱、朗诵等活动,持续办好小学生艺术月活动。
五、依托项目培训,抓牢教师队伍建设。
以校本培训为基础,以各级项目培训为依托,加强课程理念和专业技能培训,加速教师队伍建设步伐。一是全员培养抓好“两笔一话”“一技术”培训。二是加强新课程标准学习培训活动,深化理解和把握课标精神,发挥指导引领作用。三是组织教师围绕大单元、大概念教学主题,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借鉴外地经验,通过实践探索本校实施路径和策略。四是进一步推进校本“家文化”,通过学习和实践,深化认知,转化行为,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
抓实两类培养,一是青年教师培养。(1)建立青年教师成长团队,制定成长规划;实施任务驱动式周成长计划;(2)制定详实的读写要求,检查评价标准,定期开展读书交流活动;(3)“走出去,请进来”多种渠道进行专业引领。多给青年教师提供外出学习机会,邀请骨干教师到我校送教;运用结对共进活动,与联谊校开展课堂教学交流活动,定期组织青年教师两笔一化一技术培训交流展示活动;(4)抓实课堂教学培养。对青年教师实行“教学模式、教材分析培训--骨干教师立标课观摩学习---青年教师一课三磨课例研究---学科主任跟进听评课指导--课堂教学比武检验”的培养模式,确保课堂达标率。二是骨干教师培养。(1)组建骨干教师教学研究团队,以常规一体化研究为抓手,改进教学;(2)开展“立标观摩课”,打造骨干教师好课;(3)骨干教师担任单元集备主讲,严格集备规范。切实发挥骨干教师的模范带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