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校概况
莱州市竞技体育学校始建于1972年,是一所由市教育和体育局直接领导的学习、训练、住宿三集中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拥有高级职称教练员和文化课教师9人,拥有中级职称教练员和文化课教师14人;建设有高标准的塑胶田径场、篮球馆、摔跤柔道馆、举重馆、综合力量体能训练房等完善的现代化训练设施,并设有专门的食堂和宿舍,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训练和生活环境。现设置跆拳道、柔道、摔跤、举重、篮球、田径、拳击、射箭8个项目,14个运动队。已开齐九年义务教育序列的所有课程。
学校连续多年被评为“莱州市文明单位”、“烟台市业余训练先进集体”、“山东省业余训练先进单位”,1998年成为首批山东省体育后备人才基地。2005-2024年,在连续4届被国家体育总局评为“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的基础上,第5届又被评为“国家重点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
莱州市竞技体育学校将充分发挥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作用,继续深耕后备人才培养,为建设体育强国贡献力量!
二、运动员的出路
1.近年来,国家对专业运动员的培养、退役、就业等给予了诸多政策上的保障,解除了运动员的后顾之忧。根据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财政部、人社部四部委《关于进一步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和保障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0]23号)和国家体育总局、中央编办、教育部、人社部四部委《关于在学校设置教练员岗位的实施意见》(体人规字[2023]3号),升学方面:“体育运动学校的毕业生可通过普通高校运动训练、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单独招生和高等学校招收高水平运动员等单考或统考形式,进入高等学校学习”,接受完整的高等学校学历教育,成为名副其实的大学生。退役及就业方面:①“运动员退役时,按规定领取退役费或自主择业经济补偿金”,“引导和支持退役运动员进入高等学校和各类职业学校培训和学习,帮助运动员实现职业转换”,“符合条件的运动员,可享受职业介绍补贴和职业培训补贴政策”,实现转岗再就业,工作有保障。②“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普通高中、职业院校、普通高校,设立专(兼)职教练员岗位。体育部门负责做好退役运动员转型学校教练员培训工作,各地拿出一定数量的学校教练员岗位面向取得一级及以上运动员技术等级的退役运动员公开招聘,学校教练员在取得教师资格后可按规定转任体育教师”。近年来我市已安排50余名优秀运动员进入机关、学校、事业单位任职。
2.经过专业竞技体育训练,可进入烟台体校、省体校或专业运动队,刻苦训练,有望在全国运动会,乃至亚运会、世锦赛、世界杯、奥运会等大赛中取得好成绩,不仅为国家争光,而且个人发展也有很好的保障。
3.如果不适应训练,可以进入职业学校。我校与多所职业学校、职业学院有广泛的联系合作。学生有一技之长,工作也有保障。
4.为适应体教融合发展要求,体校与文泉学校联合办学,成立运动员联办队,学籍放在文泉学校,文化课在文泉学校就读,体育训练在体校集中训练,文体结合更容易走上成才之路,或升入重点高中,通过体育项目考取著名大学的高水平运动队,接受完整的大学学历教育,或专心竞技训练,体智结合站在世界领奖台。
5.体校的学生适应力强,更适合现代快节奏的社会需要。经过体育训练的学生在心理承受力、受挫力、争创一流精神方面,在兴趣、意志、习惯、情商等非智力因素方面都是其它专业不能相比的。这些素质和品格,在以后的事业发展和生活中将受益终生。
三、学校办学目标和办学理念
1.办学目标:把每一个学生都培养成适应社会发展、社会生存能力强的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做到让学生成才,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
2.办学理念:坚持以输送为中心,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根本,关注师生共同发展,擦亮“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金字招牌。
四、学生救济途径
1.建立残疾学生特别档案:班主任全面了解学生的家庭、学习、生活情况,关注学生成长中遇到的生理、心理问题,注重心理疏导和情感沟通,习惯养成。安排适当的座位,要求家长为孩子配备相应的辅助设备,并开展同学助学活动。
2.学生资助救济途径: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建档立卡学生、低保学生、孤儿、烈士子女等困难学生,提供资助。资助标准根据学生类型不同而有所区别,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寄宿生的生活补助标准为1250元/年,非寄宿生的生活补助标准为500元/年,残疾学生为6000元/年。
3.对于辍学新生的救济途径:在新生报到时,专人负责做好人数清点,排查未报到学生,形成专档;学校逐个打电话核查未报到学生去向;对于疑似辍学学生采用电话沟通、入户家访等方式对学生和家长进行动员,最终实现控辍保学目标。
4.学校侵犯学生财产权的法律救济:学生在校期间如果遇到财产或人身安全受到侵犯,可以通过申诉或诉讼的方式寻求法律救济。申诉是指公民在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向有关机关申诉理由,请求予以审查和处理的制度。诉讼是另外一个救济途径,学生可以通过诉讼请求法院判决学校归还财物。
这些救济途径涵盖了从物质资助到心理支持、从教育帮扶到法律救济的多个方面,旨在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帮助。
五、教练员简介
孙学光:高级教练,1991年毕业于烟台市体育运动学校,现任莱州市竞技体育学校总教练。从事柔道教练工作30多年,输送优秀体育后备人才300余名。多次被给予嘉奖、记功奖励。被评为“山东省青少年体育工作先进工作者”。
张丰泉:一级教师,国际式摔跤教练。1991年毕业于烟台市体育运动学校。培养输送高水平体育人才300多人。荣获“烟台市体育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赵君:一级教练,1989年毕业于山东省体校,从事全能教练30多年。担任教练以来,向上级体校输送了大批优秀的体育后备人才,有多人次获得全国冠军及前三名。
冯世松:高级教练,1989年毕业于山东省体育学校,从事教练工作30多年,为上级体校培养输送多名优秀运动员,并多次在国内省内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李升华:一级教师,1995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2001年至今任体校短跑教练,培养输送了多名现仍活跃在国内国际赛场上的优秀运动员。荣获“输送人才先进个人”称号。
戴尧亮:中级教练,1988年进入山东省体工队,多次荣获山东省冠军,全国锦标赛前三名,第七届全运会前八名,于1996年退役后担任体校男篮教练,共向省市运动队输送30余名优秀后备人才。荣获“体育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于承志:中级教练,毕业于烟台大学运动训练专业,从事国际式摔跤体育训练教学工作10余年,培养输送了50多名优秀运动员。
张少玲:高级教练,世界杯举重锦标赛冠军。2009年毕业于山东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18岁因成绩突出被选入中国国家女子举重队。从事举重教练工作十余年。担任教练以来,向上级体校输送了大批优秀的体育后备人才。荣获市级“输送人才先进个人”称号。2023年加入莱州体校,担任举重二队教练。
王晓敏:中级级教练,2011年毕业于烟台大学体育学院,2016年被莱州市竞技体育学校录用,现任跳跃队教练,已向省市运动队输送多名优秀后备人才,荣获“青少年体育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李晶:中级教练,2015年毕业于北京体育大学,2016年被莱州市竞技体校录用担任柔道教练员,已向省市运动队输送多名优秀后备人才,荣获“青少年体育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张泓煜:初级教练,2019年毕业于山东理工大学运动训练专业,2022年被莱州市竞技体育学校录用担任射箭教练员。国家一级运动员, ACE运动委员会认证教练员。
战晓康:初级教练,2021年毕业于沈阳体育学院,2022年被莱州市竞技体育学校录用并担任中长跑教练,具有先进的中长跑系统训练手段。
六、以冠军为榜样为国争光
2023年9月2日,中国首位滑雪空中技巧世界冠军郭丹丹走进莱州市竞技体育学校讲述人生奋斗故事,分享冰雪运动的魅力。
体操奥运冠军邢傲伟、太极拳世界冠军柴云龙走进莱州市竞技体育学校篮球馆和同学们亲切交流。
三位冠军的校园之行,让同学们备受鼓舞,立志要以冠军为榜样,将永不放弃、勇往直前的精神融入到平时的学习和训练中,苦练本领,志存高远,将来为国争光!
七、招生时间及录取办法
本次招生分为假期招生和秋季入校招生,按参加测试学生体育专项成绩和文化课考试相结合的方式,经莱州市竞技体育学校招生领导小组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入校后生活费享受财政补贴、免收住宿费、免收训练费,由莱州市竞技体育学校统一派发录取通知。
秋季招生报名截止时间:2024年9月16日。
八、招生选材咨询方式
学校常年招生,请有意报考的学生咨询报考。
联系电话:0535-2093002
学校地址:莱州市西苑路83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