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2024年,我们在总结成绩、反思不足的基础上,制订学校办学愿景,从以下几个维度筹划工作:一是着眼学生全面发展和特长培养,推进立德树人;二是继续提高办学质量,办家长满意的学校;三是培育特色,继续打造优势品牌,走内涵发展的道路。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为工作的着力点。
一、着眼学生发展,推进立德树人
1.学生管理由他律督导走向自省反思
学生管理在2023年以他律督导为主的基础上,逐步走向学生自律。结合我校烟台市“十四五”重点课题《基于核心素养的农村初中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策略的研究》,进一步修订完善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标准,从初一到初四标准逐年升级,让每一个学生“进阶式”逐步达标,实现学生自我管理能力螺旋上升,从最初在他人督导下达到标准,到能够主动遵守标准,并能够每日自省反思,改进不足,由量变到质变, 最终实现由他律走向自律。
2.德育活动走向多元化,序列化
通过搭建校内外德育实践平台,拓展德育空间;通过开展德育主题性实践活动,丰富德育形式,增强德育活动的实效性,促使德育活动走向多元化。
加强德育活动的整体规划。每个学期的主题团队活动、传统节日教育、文明礼仪教育、升旗仪式、毕业典礼等各项活动,不做简单累加和重复,要立足学生实际,创新升级,使德育活动走向序列化。
3.学生全面发展与特长培养有机结合
开齐开足课程,探索课程体系建设,促进校本、地方、国家三大类课程的衔接和融合,实现我校三级课程体系的创新升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继续开设好选修类校本课程,培养学生特长发展。全面发展和特长培养有机结合,培养“诚、勇、智、美”的南十里学子。
4.打造家校社协同育人新样态
以“指导家庭教育、密切家校社合作、实现家校共赢”为目标,搭建多元平台,打造家校社协同育人新样态。搭建培训平台,加强指导,不断提高家长素质;搭建交流平台,密切家校合作,共促学生成长;搭建合作平台,让家长在参与学校管理中实现家校共赢。
二、激发办学活力,提高教育质量
5.落实教学常规,优化关键环节
根据目前“七项规范”的落实情况,聚焦备课、上课、作业等关键环节实行优化。主要开展以下工作:一是优化集备教研,在实践中形成完整的集备流程;二是开展大单元主题教研活动,发挥“新课标领航计划”种子教师的引领作用,重点开展大单元主题备课和重难点知识专题备课;三是规范作业设计,开展立足学情的“减负提质”作业设置,把握好“数量要求”、“时间要素”“分层布置”“难易要素”等,强化作业批改和反馈。
6.实践研究并行,深层次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立足我校现有的“两导”合作学习课堂教学策略,继续以教师“过关课”为研究载体,以教师常态课为主体,优化现有新授课模式,拓宽到练习课、复习课、讲评课等课型的研究。加强落实义务教育新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循序渐进在各学科开展大单元主题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教学实践中引领教师聚焦教学问题,精选研究主题,课堂实践与课题研究并行,使课堂教学研究贯穿教学始终,推动新理念、新课型落地落实。
7.搭建多元平台,优化教师队伍建设
重视教师个人发展。通过教研、阅读、培训、课题研究、学校发展共同体交流等途径,为教师发展和成长搭建多元化平台。新学年继续开展各类课型的听评议课活动,开展教学大比武,基本功比赛活动等,促使教师更新教育理念,提质增效。
建立班主任、青年教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分级培养机制。通过班主任培训、经验交流等途径、强化班级管理交流互通,提高班主任管理水平。给青年教师“铺路子”、“结对子”、“压担子”,加强引领和指导,促使青年教师快速成长。鼓励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承担科研、教学引领、提升责任,辐射带动全体教师共同成长。
三、立足特色办学,打造优势品牌
8.提升校本走班活动的层次和品质
着眼于学生发展和课程品质,对现有走班课程进一步优化,向体系化、精品化靠拢,实现课程升级。对课程内容进行进一步完善更新。完善师生自主选课机制,提升校本走班课程体系的建构、管理和评价。实现中阮、书法、美术等特色项目创新,争取在新学年的各项比赛中有新的突破和提升。
9.开展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的初中音乐课程特色化建设
随着我校中阮社团的不断发展壮大,以音乐课程为试点,开展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的“课堂+社团”双线结合的音乐课程特色化建设,探索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有机融合的路径,进一步明晰音乐育人的特色化路向,实现课程育人。
四、强化党建引领,筑牢思想根基
10.党建工作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全面融合,贯彻落实党建引领下的校长负责制,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制度。加强党员学习,引领党员立足教育教学,强化师德师风,提升党性意识,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带头作用。
五、压实责任链条,安全常抓不懈
11.把安全职责分解落实到领导班子、班主任、任课教师的日常工作中,树立安全责任意识,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继续加强校园内外安全隐患的排查,开展各项安全卫生教育培训,定期开展安全演练,提高学校应急处置能力和师生自护自救能力。
六、加强制度建设,形成长效机制
12.完善各项制度,创建良好发展环境
不断修订和完善学校各项规章管理制度,使学校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形成公正平等的发展环境。
13.改进考核方案,优化评价机制
立足校本实际和教师发展,逐步修订教师考核方案、师德考核方案、各类评先选优方案,用政策保障教师的权益,让教师明确工作方向,找到工作的价值。
七、打造学校文化,厚实办学底蕴
14.继续加强学校文化建设,通过制度文化建设、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形成南十里中学的文化特质。在原有办学特色的基础上,打造文化品牌,厚实办学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