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传统文化 探索非遗美食
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根脉,更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智慧结晶。为了让同学们了解家乡蓬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蓬莱区易三实验小学组织学生走进蓬莱戚继光故里非遗一条街,开展丰富有趣的研学体验活动。
制作胶东花饽饽
胶东花饽饽有300多年的历史,于2009年胶东花饽饽评为山东省级非遗传承项目。同学们在非遗传承人张建老师的介绍下,充分了解胶东花饽饽的历史。在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自己动手制作“兔抱月”的胶东花饽饽。在制作过程中,同学们知道了比例搭配,颜色组合,制作手法再到发酵蒸制。最后,五颜六色的面团在同学们的手中变成一只只可爱的兔子抱着洁白的月亮。
制作蓬莱鲅鱼水饺
蓬莱鲅鱼水饺因个头大,“皮薄馅多”、肉嫩味道鲜美而堪称胶东一绝。2013年鲅鱼水饺评为山东省级非遗传承项目。活动中,蓬莱鲅鱼水饺非遗传承人王成欣,详细地向同学们介绍了鲅鱼馅 的制作流程。“鲅鱼水饺”以黄渤海鲜鲅鱼为主要原料,经去皮剔骨取肉兑水制作成肉泥,附之当地鲜韭菜洗净切末混合,加入花生油,食盐等佐料后,用筷子沿一个方向搅拌,直到打出浆来,鱼馅成粘稠状即可。随后,老师将鱼馅和饺子皮分发给各组同学,同学们开始动手包制鲅鱼水饺。饺子包好后,王老师表示这次的鲅鱼水饺因同学们的用心味道更加鲜美。中华民族以孝为先,这次的饺子包好后同学们还带回家,分享给自己的家人。
此次研学活动,同学们不仅提升了自身的动手实践能力,更在沉浸式体验中感知到了非遗文化之美、传统文化之奇。在开阔视野、丰富认知的同时,也由心而生,燃起了大家对家乡的热爱,对民族的自豪感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