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州市文峰中学教师工作评价实施方案(2024年)

日期:2024-05-16     

字号:

莱州市文峰中学教师工作评价实施方案



为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意见》精神,依据《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和《山东省普通中小学教师工作评价指导意见》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坚持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德育为先,通过建立主体共同参与的教师评价制度,充分发挥评价的规范导向与激励功能,杜绝片面依据学生考试成绩和升学率对教师进行奖惩性评价的现象,通过评价规范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加强职业道德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评价领导小组

组  长:周希伦

副组长:张德斌 程挺模 任平

组  员:韩燕香 王春刚 叶振竹 钟晓燕 班彩芹

三、评价工作小组

组  长:程挺模

副组长:韩燕香

组  员:韩燕香 钟晓燕 赵晶晶 李晓燕 教研组长 教师代表

四、评价教师工作委员会

评价领导小组和评价工作小组成员、学科组长、教代会教师代表。

五、评价原则

1、规范与创新相结合;

2、导向与激励相结合;

3、个体评价与团体评价相结合;

4、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5、自评与他评相结合。

六、评价指标与评价细则

依据《山东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试行)》精神和《山东省普通中小学教师工作评价指导意见》,结合我校实际,将教师评价的内容分为六个指标:职业道德、工作量、工作表现、专业发展、育人效果和合格率。

(一)职业道德(20分)

职业道德包括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团结协作四个指标。

遵纪守法主要评价内容是:                                    

(1)热爱国家,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积极参加校内外各项学习活动; 

(2)热爱学校,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服从分配,听从安排;

(3)严于律己,为人师表,注重个人道德修养,维护教师形象。

爱岗敬业主要评价内容是:

(1)热爱教育事业,有较强的事业心、责任感;

(2)教学思想端正,工作态度认真负责,具有奉献进取精神;

(3)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师德培训等教育活动。

关爱学生主要评价内容是:

(1)教学能够面向全体,尊重学生 的人格,因材施教,一视同仁;

(2)关心学生生活,经常找学生谈心,做好学习辅导;

(3)保护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

团结协作主要评价内容是:

(1)尊重同事,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2)尊重家长,经常联系,多种形式与家长做好沟通,形成家校教育教学合力;

(3)以大局利益为重,关心集体,维护学校荣誉,共创文明校风。

本项评价共20分,由考评小组、级部、学生和家长共同评价,根据教师在四个方面的表现可分为三档赋分。

1、考评小组意见分别计8分,7.5分,7分。

2、年级组意见分别计6分,5.5分,5分。

3、学生和家长意见分别计6分5.5分,5分。

(二)工作量(18分)

工作量包括课时工作量、管理工作量、出勤率三个指标。本项评价总分为18分。

1、课时工作量达到标准工作量的计13分,达不到标准工作量的计11分。标准工作量为语文、数学、英语学科任教两个班;物理、化学任教三到四个班;会考学科(初二地理、初三历史、生物)和初四政治任教四个班;其他学科课节达16节,为满工作量。跨级或跨学科,每周增加2课时。

2、管理工作量主要以附加分的方式体现。班主任工作量加分由政教处根据班级日常工作检查综合评价,确定三个等级,分别加1.7分,1.2分,0.7分。中考和会考教研组长加0.4分;初一至初三的备课组长加0.3分;音乐、美术和综合等科的教研组长加0.3分。

3、出勤率计5分,以教导处检查记录及办公室考勤记录为准。迟到早退1次扣0.1分;请病假1天扣0.1分;请事假一天扣0.2分;旷工1天扣0.5分,扣完为止。

(三)工作表现(20分)

主要包括教师课堂教学、备课、作业设计和批改等三个指标。本项评价总分为20分。

1、教师备课7分

(1)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把握教材内涵,具有科学处理教材的能力;

(2)及时进行单元备课,突出单元重难点、课时安排、教学模式、习题处理、单元检测等环节;

(3)课时备课符合教学常规要求,灵活选用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体现师生双边活动设计,正确处理自主与合作,预设与生成,人文性与工具性关系,注重教后反思总结;

(4)课时备课环节齐全,流程清晰,既有共性,又结合学生实际有个性创造设计。

2、课堂教学10分

(1)教学理念先进,以学生发展为本,面向全体兼顾学生差异,正确评价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目标明确具体,重视“三维目标“的落实。

(2)教学过程设计结构严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注重知识迁移拓展,重视科学方法的培养,教学内容科学严谨,理论联系实际知识重度适当,时间分配合理。

(3)教学方法因课而宜,因材施教,分类指导,正确处理主体与主导的关系,师生双边活动协调一致,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4)教师基本功全面扎实,基本素养过关,合理运用媒体手段为教学服务,驾驭调控课堂能力强。

(5)注重课堂教学信息的反馈矫正,教学目标达成度高,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接受知识效果好。

3、作业批改3分

(1)优化作业设计,分类分层布置作业,形式多样,密度适中,难度恰当,广度适宜,梯度合理。

(2)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全批全改,及时认真讲评,讲评形式灵活多样。

评价时由考评小组分抽查和集中检查两种形式进行累计成绩,再将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备课笔记情况、作业设计和批改情况评价分为三档赋分。

1、课堂教学情况分别计10分、9.5分、9分。

2、备课笔记情况分别计7分、6.5分、6 分。

3、作业设计和批改情况3分、2.5分、2分。

(四)专业发展(7分)

专业发展主要包括继续教育、发展成果和课程开发三个指标。本项评价共7分。

1、继续教育主要主要评价内容是:

(1)按时参加校本全员培训,积极参加教师师资培训,完成上级有关教育教学培训内容,不断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2)按时参加学校教育理论学习,积极参加教育教研活动,不断提升业务素质;

(3)教师互相进行听评课自修学习,每周2节,听课记录详细,且有评析。

2、发展成果主要评价内容是:

(1)教师积极参加学科组半月一次的教研、备课活动,留好记录薄册以便存档。

(2)每个教师完成一篇高质量的教学案例及论文,学校组织评奖。

(3)每学期期中、期末分别组织优秀教师做典型经验交流。

(4)教师撰写典型教育教学案例、教学随笔、反思案例、教学论文等发表情况,以学校推选的获奖论文及正式教育刊物上发表的作品为主。

3、课程开发主要评价内容是:

(1)奖励教师积极开发,有关校本课程,做好艺术类特长辅导。

(2)相关学科要结合实际,建设学习兴趣小组,做好特长生辅导培训。

(3)优秀教研组长、典型班主任、骨干教师每学期至少进行一次培训讲座。

本项评价共计7分,由教导处和政教处组织检查,按检查情况分为三档赋分。

1、政治理论分别计2分、1.9分、1.8分。

2、教育理论和校本培训共计2分,分别为2分、1.9分、1.8分。

3、听课笔记共计3分,分别为3分、2.85分、2.7分。

4、论文以加分的方式体现。

(1)发表论文:国家级正式教育刊物1篇0.5分;省级正式教育刊物1篇0.3分,2篇0.4分;烟台市级正式教育刊物1篇0.2分,2篇0.3分;莱州市级正式教育刊物1篇0.1分。

(2)获奖论文:主要指由学校推选获奖的论文。国家级一、二、三等奖分别计0.4分,0.3分,0.2分;省级一、二、三等奖分别计0.3分,0.2分,0.1分;烟台市级一、二等奖计0.2分,0.1分;莱州市级一等奖计0.1分。

(3)同一篇论文既发表又获奖不累计得分,取单项的最高分。

(4)发表论文与获奖论文累计得分不超过0.5分。

5、校本课程经学校考评小组评审合格的记入附加分1分,培养兴趣小组获县市级以上成果的记入附加分0.5分。参加县市级以上的教学业务讲座的每人次记入附加分0.5分。

(五)育人效果(15分)

育人效果主要由考评小组根据学生行为表现和身心发展的实际状况,对以班主任为核心的教师团队进行评价。

1、学生行为表现主要评价内容是:

(1)班主任班级学习管理目标明确,学生行为管理规范,纪律要求严格,卫生标准符合学校要求。

(2)班主任看护班级早到晚走,工作方式多样,耐心细致,关心学生,周到工作。

(3)班级团队教师共同抓班风、促学风,树典型、养正气,用学法指导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创设稳定有序、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4)教师做到“教学中心,德育有先”,教育思想端正,工作态度认真负责,师生关系,家校关系融洽;

(5)教师积极营造“民主和谐,合作互动”的课堂氛围,在学科教学中遵循教育事例,做到即教书又育人;

(6)教师经常找各类学生分层进行学习指导,经常找学困生谈心,耐心辅导;

本项学习行为教育评价由班级德体卫规范检查和班风评价组成,两项共占10分。

2、身心健康主要评价内容是:

(1)教师重视心理教育,针对偏科、问题学生要注意方法,个别处理,反复抓,抓反复。

(2)教师注重利用心理案例教育,进行文明礼貌教育、习惯养成教育、挫折教育和激励教育。

(3)教师对问题有转化措施,坚持正面教育,加大管理力度。建立问题学生档案和跟踪教育制度。

(4)班级学生近视眼发病率得到控制并逐步下降,体育课及格率95%以上,体质健康标

准合格率95%以上。

本项身心健康评价由心理健康薄册和问题学生档案及体育合格、视力合格统计情况组成,

四项共占5分。

(六)合格率(20分)

合格率主要包括毕业合格率、会考合格率、期中期末考试合格率等三个指标。

(1)毕业学生达到100%,毕业学生成绩合格率达到100%。

(2)参加学生会考成绩合格率不低与90%。

(3)期中、期末考试学生成绩合格率不低于95%。

本项评价总分为20分,计15—20分。由考评小组依据学生学业成绩合格率进行认定。成绩合格率达标的教师,教学成绩考核计为20分。以上百分比每降低一个百分点,教师考核成绩减0.5分,直到减到15分为止。

(七)减分因素

1、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者,减1—2分;造成重大影响的,考核等级定为不称职。

2、超量布置作业加重学生学业负担者,减0.5—1分;造成重大影响的,考核等级定为不称职。

3、从事有偿家教,乱订乱购书刊者,考核等级降一级;造成重大影响的,考核等级定为不称职。

4、因工作意识差,教育教学管理不到位,造成教学事故者,视具体情况减0.5—1分或考核等级降一级;造成学生伤害事件发生者,考核等级定为不称职。

四、评价结果的运用

教师工作评价旨在激励、引导教师进行教育教学行为的改进,促进教师和学生发展。评价结果作为教师年度考核、评优树先的重要依据。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