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活动】烟台市蓬莱区第二实验小学教学研究活动(语文)

日期:2024-05-16     

字号:

时间:2024年5月15日

地点:第二实验小学录播教室

参加人员:三年级语文组全体教师

缺席人员及原因:无

活动主题:落实语言运用,促进素养生长

一、活动过程

为全面推动基于新课标理念下的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探索核心素养导向下“学思”生长课堂学科教学策略,创新学习方法和教学模式,全面提升我校教育教学质量,本着以赛促学、以赛促研、以赛促优的目的,学校决定举行核心素养下“育苗杯”课堂教学大比武。本届“育苗杯”优质课的主题定为“落实语言运用,促进素养生长”。意在立足课堂,以学生为中心,探索“学思”生长课堂建设实施路径、策略,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素养和思维素养。           

1.参赛人员

全体任课教师,1974年12月31日前出生的教师自愿参加。

2.时间安排

从5月7日起,到5月11日结束。

具体安排:

第一阶段(2.26--3.1):宣传发动

利用学校论坛及教研活动时间深入学习“学思”生长课堂理念,转变观念,充分认识比赛的意义;各教研组认真学习教研室下发各学科生长课堂评价标准,在一周内完成本组赛课的安排表,交教导处汇总公示。

第二阶段(5.7--5.11):赛课评课

为了教师听课调课方便,赛课过程分为两个时间段:

5.7--5.11,三年级语文学科进行比赛活动。

各学科教师进行现场授课比赛,教研组长及本组内教师全部参与听课,填好观课记录。期间穿插进行教后评课,针对“学思”生长课堂评价标准及观课量表(习惯、思辨、合作、提问、评价),提出亮点及改进建议。

第三阶段(5月15日):赛课总结

赛教活动结束后,以学科组为单位进行赛课活动总结,对典型课例进行剖析,提升对“学思”生长课堂的理性意识,围绕“学思”生长课堂建设,对学科提升“学习力”“思考力”的教学目标的确定、目标的达成策略、评价策略等等,形成初步的认识,总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明确下一步教研的方向,引导教师进一步深入探究课堂教学。

3.比赛形式

各学科均采取现场授课的方式。

4.比赛要求

(一)依据“学思”生长课堂理念、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情况,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在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同时,将积极的情感、端正的态度、正确的价值观自然融入课程教学全过程,注重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二)创设真实的、有吸引力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借助真实问题让学习真实发生、高效达成。

(三)注重学生“学思”能力的培养,精心设计富有思维含量的核心问题以及问题串,精心设计思辨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学思结合,提高思维品质。

(四)注重教学方式的创新,贴近学生、贴近实际,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给学生提供自我展示的平台,鼓励大胆发言,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鼓励小组合作,让学生当堂有能看得见的进步(如精心设计三单、现场写作等)

(五)关注学生、关注学情、关注学法,关注学生学习的参与度;合理使用课堂教学评价,适时采用有效的教师评价、学生互评等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高质量学习发生。

(六)要有思想、有见地、有个人教学特色,鼓励原创教学,体现个人教学主张和理念,杜绝抄袭网上教学视频。

5.注意事项

1.赛课过程中,各教研组要做好教师课堂教学的评价和反思,提炼经验,发掘典型;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反对走形式和做假课;并注重过程性资料的整理,形成详实的主题教研档案资料。

2.学科分管领导要及时组织老师们进行评课。评课活动时,先由授课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主张进行自评,然后组内老师和评委们进行点评;评委就课堂观察点认真讨论分析所观察到的现象和统计的数据,并对授课教师提出有效性的教学建议。

二、活动总结

通过本次教研活动,参赛老师们明确了活动目的和要求,决心要好好准备,按照要求备好课,为全体数学老师呈现自己最精彩的一课。

三、活动效果

本次教研活动非常成功,为老师们接下来的备课提供了理论支撑,获得老师们的一致好评。

四、活动照片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