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长岛第二实验学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教学计划

日期:2024-05-16     

字号:

指导思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开展主题教育,就是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推动全党更加自觉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更加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为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引领和政治保障。

教学目标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程教材的整体布局与分科安排科学有序,学科学段环节全面覆盖,思想内涵充分阐释,学习要求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全面提升课程教材铸魂育人功能,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定“四个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通过学习党的历史和党的理论,学生能够深入了解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和理论充实,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仰和自豪感,培养为国家建设和民族复兴事业贡献力量的责任感。

教材分析:

《读本》是学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教材,是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全套《读本》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核心内容,按照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体悟到理性认识的认知规律,科学编排不同学段分册内容和呈现方式,注重将系统性与学段针对性、严谨性与学生适宜性紧密结合,体系完整、重点突出、螺旋上升。通过学习,让学生不断深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系统认识,逐步形成对拥护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自信和自觉。

学情分析:

初中阶段重在感性体验和知识学习相结合,促进形成基本政治判断和政治观点,打牢思想基础。主要以具体事实、鲜活案例、生活体验和基本概念,引导学生进行初步理性思考,通过呈现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创造的“两大奇迹”,从“是什么”的角度帮助学生初步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增强学生集体荣誉感、社会责任感、民族自豪感,引导学生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

教学措施和应注意的问题:

1、转变教师角色,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情感应是建立在师生个性全面交往的基础上的情感关系,是一种真正的人与人的心灵沟通,也就要求我们教师要真情对待学生,关心爱护学生,善于激励和赏识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教师应从传统的权威中走出来,建立开放、民主、宽松 的课堂氛围,走近学生 ,另外教师要关注个体差异,把每个学生都当作一种资源,并充分利用好这种资源,通过师生互动合作学习,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2、注重联系学生和社会生活实际,增强教学的针对性
目前使用的教材,纯知识性、概念性的理论在淡化,大多与学生和社会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所以有不少教师反映越来越不会教了,这就要求教师平时要多听、多看,注重知识的积累,注重从学生和社会生活实际联系紧密的事例入手,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克服纯知识性讲解的倾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联系学生社会、生活实际,改进教学活动。使教学过程充满情趣和活力,同时教师要不断完善自己的个性,要热情、真诚、幽默,通过自己的敬业精神和自己的学识水平,提升自己的教学艺术,使教师在教学中理念不断创新、能力不断得到提高。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