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规范教师教学行为,引导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践行职业道德规范,履行岗位职责,树立良好师德形象,不断提升我校教学质量,培养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时代新人,特制定教师课堂教学常规。
一、上课前
(一)严格按课程表上课,不私自调课,因特殊原因需要调课,必须经级部领导审批后规范填写调课单并张贴在教室指定位置。音、体、美、心理健康不允许调课。
(二)教师仪表端庄,穿着得体,举止大方,讲究师容风貌。
(三)课前提前做好教学所有准备工作。
(四)坚持课前提前一分钟到教室外侯课。
(五)课前先清点学生人数,与教室前排白板标注的人数进行对照,如不一致,即刻联系班主任查明原因。
二、上课中
(一)师生问好,强化礼仪教育。
(二)上课期间,教师不得中途离开教室。
(三)不得剥夺学生上课权利,上课过程中不得让学生随意出教室。如有特殊情况,须有教师全程陪同。
(四)认真遵守职业道德规范,树立良好师德形象。实施教育惩戒要严格遵守《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有关规定,遵循教育性、合法性、适当性的原则,“符合教育规律,注重育人效果;遵循法治原则,做到客观公正;选择适当措施,与学生过错程度相适应”。明确教育惩戒不是惩罚,而是教育的一种方式。
(五)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立德树人贯穿教育教学各个环节中,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六)尊重学生的个性,理解学生的情感。坚决破除唯分数唯成绩论,建立科学的学生评价体系。课堂教学中大力推行“一个也不能少的”教学思想。高度重视学困生的成长和发展,包容学生的缺点和不足,充分发现每名学生的闪光点,让每个孩子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七)重视学生读写姿势与用眼方法,随时纠正不良坐姿及用眼方法,保护学生视力。
(八)严禁在教学中进行宗教宣传和带领学生参加宗教活动,严禁宗教言论、思想、行为、服饰进课堂。
(九)认真落实“一岗双责”,既要承担教育教学任务,又要承担安全管理责任。课堂中如有威胁到师生安全的突发事件,要在第一时间上报学校并进行妥善处理。
(十)规范使用普通话,语言清晰、简练、严谨、生动、文明。讲究语言艺术,严禁语言粗俗,动作粗鲁;板书规范、工整、条理。
(十一)教学中不做任何与教学无关的事务。严禁酒后上课,禁止吸烟、玩手机或接打电话等。不得双手叉在胸前或放入裤袋中讲课。不得脚踩凳子或坐在桌子上讲课。
(十二)善于应用现代化教育信息技术,精心选择教学手段,熟练、正确地操作各种教学媒体,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十三)室外课(音、体、美、信息技术、实验课等)任课教师要组织学生从教室带到相应地点。学生到公共教室要按照固定座号就座。下课后要组织学生有序带回教室。
(十四)体育课要组织有序,分组活动时任务明确并组织学生在规定区域开展活动。课堂中,师生不得随意离开场地。不得无组织性地让学生分散活动。同时要特别关注特异体质学生,合理安排活动。
(十五)掌控并维护课堂教学秩序,严格要求学生,对扰乱课堂教学秩序的行为要及时以适当方式予以制止。
(十六)课堂中要关注学困生,对他们要有要求,不允许学生在课堂上睡觉。
(十七)无特殊原因,教师不得出现在教室常时间坐着讲课的行为。
(十八)班级内不得出现特殊座位,不允许教师临时设置惩罚式特殊座位。
(十九)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规定,早晚自习不得合堂讲课。
(二十)教学过程中发现有不适症状的学生要及时询问并上报。
三、下课后
(一)下课铃响后,师生道“再见”。
(二)按时下课,不拖堂。
(三)上下午第二节上课教师看护学生规范做眼保健操。
此规范的落实情况将作为教师奖励性绩效工资考核、教师年度考核和师德考核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