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霞市翠屏中心小学教师管理制度

日期:2024-05-15     

字号:

附件1.      翠屏小学师德师风考核方案

一、领导小组

组  长:牟振雁

副组长:潘光辉 衣新伟

组  员:牟旭光 牟华利 米旭燕 李淑娟 于春华  于洪亮 张新新、各级部主任及教师代表

二、考核原则

坚持标准,实事求是,公开、公平、公正。

三、考核范围

全体在编在岗教职工。

四、考核办法

1.考核分数为50分。

2.考核结果作为教师评选先进、考核聘用、职称晋升的重要依据之一,由政教处依据检查情况每月进行公示。凡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实行“一票否决”,考核结果直接确定为不合格等次。

(1)触犯国家法律,受到刑事处罚的;

(2)受到党纪、政纪处分的;

(3)歧视、侮辱、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造成恶劣影响的;

(4)强制向学生推销教辅资料及其他商品,索要学生、家长财物等以教谋私行为的影响恶劣的;

(5)违规举办辅导班,进行有偿家教,被上级主管部门查实的;

(6)因教师脱岗、在岗不负责等造成重大学生伤害事件的;

(7)参与封建迷信或邪教活动或因参与“黄”、“赌”“毒”活动被上级有关部门通报,影响学校声誉的;

(8)在校外社会培训机构兼职、兼课,被查实的;

(9)擅自组织学生参加校外集会或商业性活动被查实的;

(10)工作失职、渎职造成安全责任事故的;

(11)不服从学校工作安排、采取非法方式表达诉求或采取罢工、扇动罢工等方式扰乱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的。

(12)违反“十不准”和“禁酒令”的。

(13)其它严重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

五、考核细则

(一)尊重他人,团结协作。

1. 能从学校整体利益出发,服从组织安排,听从组织指挥,做好临时性指派的工作。否则,每次扣5分。

2.工作态度积极,带头做好分给的各项工作,不抱怨、不发牢骚,不消极怠工,否则发现一次扣5分。

3.在教职工中搬弄是非,拉帮结派,影响团结,视其情节扣2—5分。

4. 按时上交学习心得等相关师德材料,质量高。不按时上交的扣2分,过期上交的扣1分。

(二)廉洁从教,为人师表。

1.衣着不得体,语言粗俗,做与教师身份不相符的事情,造成不良影响的扣2分。

2.带酒气上课和上班,上课不认真。发现一次扣5分。

3.在课堂上抽烟、使用手机或其他通讯工具的发现一次扣1分。

4. 教师不能坐着讲课(身体殊情况除外),否则每发现一次扣1分。

(三)遵纪守法,爱岗敬业。

1.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不做有损学校形象和教师形象的事,否则视情况扣3—5分。为维护学校利益、形象等做出突出贡献的,视具体情况给3—5分的加分。

2.不散布传播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论。否则发现一次扣5分。

3.不参与集体或其他违法违规的上访。否则发现一次扣5分。

4.不得在工作时间内做与教育教学无关的事(如玩网络游戏、炒股、上网购物等),否则,每发现一次扣1分。

5.反对“学钱交易”、杜绝“以教谋私”, 不向学生或家长索要、收受礼品、礼金,否则扣3分。

(四 )关爱学生,尊重家长。

1.不准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发现一次或被举报查实一次扣2分。

2.不得歧视学生,不用简单粗暴言行训斥学生,挖苦学生。更不能强行要求学生离校或将学生撵出教室,发现一次扣1分。

3.每位教师都应接受社会和家长的监督,正确处理与社会及家长的关系。属于教师主观原因与家长有过激情绪的造成家长投诉的,每次扣2分。

4.因违规加重学生课业负担造成后果的,每次扣1分。

六、考核结果

学期末由政教处进行计算,考核低于45分为不合格。考核合格后按照学生评议*20%+教师评议*30%+考核小组评议*50%计算定性考核分数,定量分数*70%+定性分数*30%=师德考核分数,根据上级分配的名额按照考核分数排序从高到低确定师德考核优秀名单。

以上未尽事宜或与国家规定有不符,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附件2.  翠屏小学教职工考勤考核方案

为了激励全体教师坚守工作岗位,尽职尽责搞好本职工作,经校委会研究,采纳广大老师的意见与建议,特制定本校教师考勤考核方案。

一、总则

1.学校全体教职工认真完成职责范围内的各项任务,模范遵守学校的工作纪律,不迟到,不早退,不擅离职守,不在工作时间干私事。

2.考勤内容包括按时到岗,坚守岗位等情况。具体包括迟到,早退、事假、病假、旷工或旷课等。

二、考核范围

全体在编在岗教职工。

三、打卡制度

1.所有一线教职工上下班实行刷脸打卡制度,在规定时间范围内打卡。请假以10分钟为最低单位,必须整10整10的请(10分钟 20分钟 30分钟),不能3分钟5分钟的请。低于10分钟的请假按迟到计算。迟到或早退30分钟以上者按旷工计算。2.因工作原因不能按时打卡者,由本人向分管领导书面申请后,不作为迟到计算。

四、办公抽查制度

1.抽查的内容包括教师的坐班、值班、上课、自习等情况。

2.抽查形式为不定期和定期两种。

3.各项抽查结果由办公室每日记录,每周一公示,每月一汇总,每学期一兑现。

五、请假制度

1.教职工因事请假,应先办理请假手续,经批准后方可离开工作岗位。所有假别,都必须履行请假手续:钉钉审批并填写请假条(-式两份)。

2.学校将进一步规范请假手续,请假既要有请假条,还要走钉钉审批程序。请假必须事先向分管处室领导和级部主任履行请假手续,填写请假条,同时在钉钉上请假审批。经批准后方可离岗,无特殊原因不得事后补假。因特殊情况来不及填写请假条者应电话向处室领导或级部主任请假,并在钉钉上及时请假审批。返回后当天及时补填请假条。

3.请假执行层层审批制。请假半天以内,由处室领导或级部主任审批并做好记录;请假一天以内由副 校长审批;请假二天以上由校长审批。中层干部和副校长请假由校长审批。所有人员请假一律通过钉钉审批为准。

4.假期届满,应及时办理销假手续。如需延长假期,应办理续假手续。续假手续与请假手续相同。病假销假需提供住院手续、出院小结等

5.凡请假者必须安排好自己的班务、教学、值班等相关工作,若因请假出现空堂空岗现象,按旷工论处。

6.请假制度要严格规范,不准事后补假。尤其是迟到后再补假,出现这样情况请假无效,按迟到计算。

六、考核办法

考勤考核由办公室依据《学校考勤管理细则》进行,基准分为100分,以下制度采用减分制。

1.出满勤的教师计100分。

2.每人每学期给予3天(7课时/天)的机动时间,不扣绩效和考核分数。50周岁以上任教语文、数学、英语学科及身体有重大疾病(出示医院证明,符合国家医保规定的大病范畴)仍上课的教师,每学期增加5天休假时间,不扣绩效和分数。以上休假以不影响正常工作为原则,教师需自行安排好工作,否则取消补贴性休假,按事假计。此项规定当学期有效,可以按照课时累计。

3.扣除项目2规定的补贴休假时间和按照规定调休的假期,每学期事假(含因病事假)超过3天(不含3天),累计不足10天(含10天)的,按每课时扣1分计算;累计超过10天的,超出部分按每课时扣1.5分,扣完为止;事假累计超过15个工作日,考勤分数计0分,本部分绩效不予发放;事假在15至20个工作日之间的,扣除三个月奖励性绩效;事假累计超过20个工作日,因病事假累计超过30个工作日的。

4.教师因病住院期间的病假不扣分(须出具医院住院结算单据)。根据上级考核规定,病假的认定标准是教师住院为病假,期间计算天数但不扣分。出院后医嘱的休息时间不作为病假,视为事假。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开具诊断证明的病假一律视为事假。因病事假(扣除住院天数)累计超过30个工作日,奖励性绩效工资不予发放。

5.无故旷课每课时扣5分,旷工每课时扣2.5分。每学期累计旷工3个工作日以上(含3个工作日),考勤计0分,奖励性绩效工资不予发放。

6.减去忘签减免次数(5次/月)之后的迟到、早退,以及坐班检查时缺岗的,每次扣0.5分。

7.不得随意更改上课和下课时间,教师应在上课铃响前在教室门口等候,上课期间维护好课堂秩序,不要影响别的班级上课,否则每人次扣0.5分。

8.无论是公事、私事,每空堂一节扣3分,未调好课的由原任教师负全部责任。

9.节假日或周末,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或学校统一安排教师的集体活动,请假者视为事假,迟到或早退一次扣0.5分,无故不参加者视为旷工(按照实际课时计)。

10.上课期间或学校工作日组织的所有活动,迟到或早退一次扣0.5分,无故不参加者视为旷工(按照实际课时计)。

七、请假不扣分的条件

1.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婚假、产假、哺乳假、护理假、节育假、丧假。

2.能出具医院住院结算单据和病历证明的病假。

3.子女结婚、父母再婚的,视情况给予1—3天假期。

4.父母、配偶、子女因病住院期间需要护理的,需出具县级以上医疗机构(指定医疗机构、合同医院)的住院证明,至出院止,并提前调好课。

5.教职工的三代以内旁系亲属死亡时,给予半天假期。

6.教职工的直系亲属(父母、配偶、子女、岳父母、公婆、兄弟、姐妹)白事时(去世、五七、百日、三个周年),给予一天假期。除直系亲属和三代以内旁系亲属外的红、白喜事,按事假处理。

7.教职工因公外出办事或学习,不扣分但需要记录。

8.教职工子女中、高考期间给予合计1天的陪考时间(按照40分钟/课时累计);当年子女考上大学的,给予3天送孩子时间。

9.由学校统一安排的非工作日非全员性加班一次超过半天的,可以在不影响正常工作的前提下调休相应的时间。

10.以上所有休假必须以不影响正常工作为原则,教师需自行安排好相关工作。不能自行安排的,由教导处安排,工作量计入代课教师工作量。

以上未尽事宜,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解释权归校委会。

附件3.      翠屏小学工作量考核方案

一、考核目的

为调动教师积极性,体现多劳多酬,鼓励教师勇挑重担,结合我校的实情况,特制定此方案。

二、计算办法

工作量以课时量+岗位补贴工作量的方式体现。即:课时量=学科系数*课程方案规定课时+自习+下午最后两节课+兼课+代课。工作量=课时量+岗位补贴课时量。(早自习计0.5课时,午自习一节课超过35分钟的计1课时,兼课1课时,下午第三四节课各算1课时)。教导处每月一公示。

三、考核范围

全体在编在岗教职工。

四、学科系数及岗位补贴

(一)学科系数

1.一、二年级语文系数为1.3。

2.一、二年级数学系数为1.3。

3.三、四、五年级语文系数为1.5。

4.三、四、五年级数学系数为1.4。

5.英语系数为1.4。

6.科学、道德与法治、传统文化、安全环境、信息技术、综合实践、音、体、美系数为1。

(二)岗位补贴(周)

1.校级干部8课时。

2.中层正职6课时。

3.中层副职4课时。

4.班主任4课时。

5.级部主任3课时。

6.教研组长2课时(级部教研组长1课时,兼任只计一次最高分)。

7.承担局每个科室工作2课时。

8.财务4课时。

9.实验室、微机室管理员1课时。

10.学籍管理员1课时。

11.图书管理员1课时。

12.后勤、教学辅助人员(包括消防、防疫等)2课时。

13.体育器材保管员1课时。

14.固定资产管理员1课时。

15.信息员1课时。

16.活动类辅导在工作时间以外的根据实际情况满40分钟记1课时。

17.由教导处安排的代课工作量按照实际代课课时计入代课教师工作

量,同时扣除被代课教师等量工作量。

18.其他临时性工作由相关负责人出具证明后酌情予以增加课时。

五、考核办法

1.本项考核基本分为50分,达到标准工作量的教师,学期考核分计50分。超过标准工作量的主科教师:学期超工作量*0.2+50分为本人学期工作量考核分。低于标准工作量的教师:在基准分基础上按照每节课0.2分扣除。

2.本着照顾老教师培养年轻教师的原则,教师退休前最后一个学期或身体有重大疾病(医保认定的大病,不包括慢性病)仍坚持上课的教师,工作量达到标准工作量的60%,按照达到工作量计算,不再享受年龄补贴。(此项规定为照顾性规定,需要教师本人写出书面申请。如果因此对教师本人职称评聘、晋级等造成影响的,一切后果由教师本人承担)

3.年龄补贴。50周岁以上的主科(语、数、英)教师每周补贴2课时。(第2条的教师不享受年龄补贴),补贴工作量按照每节课0.2分计入考核分数。

4.岗位补贴工作量超7课时按7课时计算(班主任和享受年龄补贴的除外)。

5.每学期计算周平均工作量和课时量,达不到平均标准的,按照规定扣除学期差额工作量和课时量。平均课时量按照上级规定作为评先选优、职称评聘、职级晋升的基本条件,未尽事宜按照上级有关规定执行。

6.学期末能按照要求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任务的学校中层以上管理人员考核分数补贴10分。

学期末由教导处进行计算。

以上规定如果与上级规定冲突,执行上级规定 。                           

附件4(1) 翠屏小学工作业绩考核方案

为在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和评先选优等教育教学工作中,充分体现优绩优酬的原则,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特制订此工作业绩考核实施方案。

一、教学成绩积分规则

工作业绩积分为教学成绩考核积分+工作情况考核积分。

教学成绩考核积分为基础分+奖惩分。

(一)基本规则

本部分基准分为80分。

1.考试科目:一至五年级语、数、英,三至五年级小学科(指道法、科学、地方、信息,以下同),计分规则是期中和期末考试平均成绩按照30%和70%的比例相加,得到的分数为该学科教师本学期的考试成绩(小学科按照百分制进行换算)。

级部第一名赋85分(统考主科全市第14名以后、小学科全市第11名以后、非统考年级联盟校第3名以后的只赋80分)。与级部第一名的分数相差2分(含2分)以内的,赋80分(统考主科全市第14名以后、小学科全市第11名以后、非统考年级联盟校第3名以后的赋78分)。与级部第一名的分数相差超过2分不超过5分(含5分)的,按照78分、77分、76分赋分(统考主科全市第14名以后、小学科全市第11名以后、非统考年级联盟校第3名以后的按照76分、75分、74分计)。与级部第一名分数相差超过5分,不超过8分(含8分)的,按照75分、73分、71分赋分(统考主科全市第14名以后、小学科全市第11名以后、非统考年级联盟校第3名以后的按照73分、71分、70分计)。与级部第一名分数相差超过8分(不含8分)的,按照60分、55分、50分赋分。任教同年级同学科或跨年级同学科两个班以上的,按照任教班级成绩在级部排序分别赋分,取平均分计入考核分数。

赋分规则(红色为统考主科14名、小学科11名、联盟校3名以后赋分)

名次

分差

0分

2分以内

2-5分

5-8分

8分以上

第一名

85(80)





第二名


80(78)

78(76)

75(73)

60

第三名


80(78)

77(75)

73(71)

55

第四名


80(78)

76(74)

71(70)

50

2.非考试科目(音乐、体育、美术、综合实践等)由学校自主进行检测(如有教研室统一检测,以教研室提供的成绩为准,参照文化课名次及奖励方法进行奖惩),按照分差分为四个等级,分差2分(含2分)以内的计一等,80分;分差2-5分(不含2分)的,计二等,78分;分差超过5分(不含5分)的计三等,73分;分差超过8分的,该项计50分。(任教考试科目同时兼任非考试科目的,分别计算,取平均分)。

(二)奖励规则

本部分按照20元/分换算成分数计入成绩考核分,任教两个或两个以上班级的,奖惩分按照任教班级合计计算。

1.全市统考年级:

(1)语、数、英学科:

排名全市1-3名的学科组,奖励总额为3000元,第一名奖励1100元,第二名奖励1000元;第三名奖励900元。级部有四个班级的,依次按照900元、800元、700元、600元奖励。

全市排名4—5名奖励总额为2100元,第一名奖励800元,第二名奖励700元;第三名奖励600元。级部有四个班级的,依次按照700元、600元、500元、300元奖励。

全市排名6—7名,奖励总额为1500元,第一名奖励600元,第二名奖励500元;第三名奖励400元。级部有四个班级的,依次按照500元、400元、300元、300元奖励。

全市排名8—9名,奖励总额为1200元,第一名500元,第二名400元,第三名300元。级部有四个班级的,依次按照400元、300元、300元、200元奖励。

全市排名第10名,奖励总额为900元,第一名奖励400元,第二名奖励300元,第三名奖励200元。级部有四个班级的,依次按照300元、250元、200元、150元奖励。

(2)小学科奖励全市前六名的学科组,按照语数英学科组的四分之一进行奖励。

(3)以上奖励教师本人考试成绩平均分与本级部第一名教师分差超过6分的(综合学科按照百分制换算,音体美、综合实践学科同上)不得奖励。

(4)语数英统考成绩全市11—14名、小学科单科成绩全市7—10名的不奖不罚。

2.不统考年级:

语文、数学期末考试成绩在联盟校排名第一的,奖励总额为1200元,级部第一名奖励500元,第二名奖励400元,第三名奖励300元。级部有四个班级的,依次按照400元、300元、300元、200元奖励。

3.以上奖励若出现学校增量绩效总量不足的情况,由校委会讨论,酌情递减。

(三)处罚规则

1.统考年级:

(1)语、数、英学科:

全市排名第15-16名,按照班级排名依次扣罚400元、500元、600元、600元。

全市排名17-18名的,按照班级排名依次扣罚500元、600元、700元、700元。

全市排名19名以后的,按照班级排名依次扣罚700元、800元、900元、900元。

(2)小学科:

单科成绩排名居于全市11名到14名之间的,按照班级排名依次扣罚0元、50元、100元、100元。单科成绩排名居于全市15名以后的,分别按照语数英学科的四分之一扣罚。

(3)学科成绩全市排名15—16名的学科组,教师个人成绩超过级部最后一名8分(含8分)上的(小学科按照百分制换算),免予扣罚,其余人员仍然按照原来名次扣罚。学科排名17名以后的学科组,教师个人成绩超过最后一名8分的,减半处罚,减少的罚款额平均分配到其他人员。

2.非统考年级:

一二年级语文、数学考试成绩在联盟校排名第3名的,按照级部排名依次扣除100元、150元、200元、200元。在联盟校排名最后一名的学科组,按照级部排名依次扣除200元、300元、400元、400元。教师个人成绩超过级部最后一名8分(含8分)的,减半扣罚,减少的罚款额平均分配给其他人员。

(四)补充说明

1.基础分成绩计算以期中和期末两次考试平均成绩按照30%和70%的比例相加得出。奖惩分以期末考试成绩为基准,有教研室组织统考的,以教研室下发的统考成绩为准。班级成绩按照每班实有人数的95%计算平均成绩。所有计算按照四舍五入法,取两位小数。

2.任教同年级同学科或跨年级同学科两个班以上的,奖惩金额按照任教班级分别计算,合计奖惩。基础分取平均分,奖惩分按照任教班级合计计算,基础分与奖惩分相加为教师成绩考核积分。

3.如果三四五年级不统考,参照非统考年级执行。如果一二年级全市统一组织测评,原则上以全市统一测评为准。

4.语数英学科教师同时兼任综合学科考试科目,按照任教学科和班级分别计算奖惩金额。基础分取平均分,奖惩分按照任教班级合计计算。

5.以下情况不得奖励:教师本人考试成绩平均分与本级部第一名教师分差超过6分的(综合学科按照百分制换算,音体美、综合实践学科同上)。

6.音体美学科教师同时兼任其他小学科考试科目的,按照学科分别计分,在相应学科参加考核,取任教所有学科基础分的平均分作为基础考核分数。兼任的考试科目奖惩分数按照任教班级合计计算,非考试科目不计入考核分数。

7.基础分按照1分10元、奖惩分按照1分20元折算。

二、工作情况积分规则

视工作情况由教导处按照规定计分,合计分数计入教师个人工作业绩考核积分。

(一)个人能力类

1.本学期,荣获教学大比武或优质课省、市、县、教育联盟、校级的分别加6、5、4、3、2分,如有等级,则递减0.5分(以上各类优质课同课题只计最高分,不同课题可以累计计分。必须是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评选,以通知为证)。

2.本学期,参加公开课、讲座、经验交流等,按照省、市、县、教育联盟、校级分别加4、3、2、1、0.5分。

3.课件比赛、课程资源、教学案例、教学设计、一师一优课等,按照国家、省、市、县、教育联盟、校级分别加5、4、3、2、1、0.5分(有等级的减半计分,以证书为准)。

4.参加微课录制、征文比赛等活动,每参加一次加0.3分,获奖按照第3项计分。

5.不在以上范围的项目参照相近项目计分。

(二)竞赛辅导类

1.音、体、美学科在省级综合技能比赛中获奖的,按单项最高奖项1、2、3等奖分别奖励8、6、4分(单项不累计加分);市、县级依次减半递减。

2.在省、市、县经典诵读活动中获一等奖的,分别加4,3,2分,二等奖、三等奖依次减半递减;学生征文、绘画、信息技术、科技小制作、演讲等作品获省、市、县一等奖的,指导教师分别加4,3,2分,二等奖、三等奖依次减半递减。

3.县级运动会获团体前六名的,分别奖励教练组40分、35分、30分、25分、20分、15分。篮球赛、乒乓球、足球赛等比赛团体前三名的,分别奖教练员10分、9分、8分、7分、6分、5分。

4.音乐汇演、美术团体比赛等活动,获得县、市、省级奖励的,分别奖励辅导老师一等奖10分、15分、20分,二等奖以后递减2分。

备注:

(1)同一竞赛、同一学生、同一作品如果多次获奖,按最高奖计算,不重复奖励。

(2)辅导教师或教练员2人(含2人)以上的按照辅导教师人数平均计算分值,然后按照贡献大小计分。

(3)以上奖励仅限于教育部门组织且学校统一要求参赛的活动。

(三)教研活动类

1.积极参加学校教科研活动、听评课活动、集体备课活动、大教研组、级部教研组活动等,学期末由学校、年级教研组、大教研组进行评比,优秀个人加1分;被评为优秀级部学科教研组的,教研组长加2分,组员加1分。此项累计积分不超过5分。

2.按照规定完成教学计划,级部同学科教学计划完全雷同的扣2分,计划格式不规范的扣1分。

3.无故不参加教研活动的,每缺一次扣1分。

4.集体备课级部教研组长准备不充分、组织不得力的,每次扣1分;组员不能完成级部教研组长分配任务的,不认真准备的,每人次扣1分;

5.教研听评课时轮到评课不评课的每次扣2分;评课不认真,随意发挥的每次扣1分。

6.不按学校要求参加学科公开课的,每人次扣3分。

7.具备校本研发实践能力,能创造性地开发教材,积极参与校本课程的编写,主编2分,参编人员1分。

(四)外出学习、培训类

1.在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业务学习培训中,按要求满学时完成任务的计3分(若本学科没有学习培训任务的也按3分计算。)

2.无故不参加者,每人次扣1分;事假扣0.5分。

3.在学习期间受到通报批评的每人次扣2分;在学习期间做典型交流的,每人次加2分;

4.外出学习、培训的教师必须按时上交各种学习资料、心得体会、听课笔记,缺一项扣1分;

5.远程培训学习中作业被奖励的每人次加0.1分,被评为优秀学员的加1分;在学习评比中获得前三名的依次加0.3、0.2、0.1分。

(五)论文、论著、课件、案例、教学设计等

1.本学期发表县级、市级、省级、国家级论文,分别计0.2、0.6、0.8、1分,获奖的取其一半分值;

2.论著编者0.5分,主编1分,课件、案例、教学设计分别按县级、市级、省级、国家级加0.5、1、1.5、2分,获奖的取一半分值,以获奖证书为准。

3.主动参与学校承担的课题研究并圆满结题的,期间参与人员加2分,第一主持人加5分,第二主持人加3分;学校课题研究需从县、市、省逐级做起,课题组成员层层选拔,不能越级参加课题研究,确保真正有能力、有学识、有品行的教师参加;在课题研究中,只签名,不服从分配、不能按要求完成课题任务的,课题组有权更改课题研究组成员,或视情节轻重不予加分或给予减分。

4、说明:以上奖项须符合教体局职称定性定量积分管理办法规定。

三、考核办法

学期末由教导处进行统计公示。计算办法:教师教学成绩积分+工作情况积分=本学期教师工作业绩积分。超出80分基准分的部分视当年增量绩效情况予以奖励。

本方案自通过之日起实施。

附件4(2)  翠屏小学教学常规考核方案

为进一步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励教师从教学常规入手,认真备课,悉心批改,用心教研,精心辅导,规范自身的教育教学行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本着公平、公正、优绩优酬原则,特制定学校教学常规考核方案如下:

一、考核内容

1.教师教学常规分为备课笔记、听课笔记、批改手册、学生作业、教研笔记五项常规检查项目。

2.备课笔记包括详案(10课时手写教案);简案(书案);集体备课教案。

二、考核标准

教学常规满分20分,每项常规满分均为4分。

1.备课笔记(4分)

①手写教案不足10课时,缺一课时扣0.5分 ;每课时不足4页扣0.5分。

②10课时手写教案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德育渗透、教具准备、教学过程、作业布置、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环节要齐全,每缺一个环节扣0.5分。

③以旧代新的教案,如果全部是此种情况则为0分,部分是则扣2分。

④无集备教案的该项为0分。

⑤书案过于简单的扣1分。

2.听课笔记(4分)

①听课不足15课时,每缺一课时扣0.5分。

②听课环节不齐全的,5课以上缺综合评定意见的扣2分,其他每缺一个环节扣0.5分。

③无听课笔记的该项为0分。

④听课笔记记录简单的,扣2分。

3.作业批改(4分)

包括批改记录和正规作业批改。

①批改笔记中批改环节不齐全、不认真的,每一环节扣0.5分。

②作业批改次数不达标的,每缺一次扣1分(大作文8次,其他语数英常规作业批改次数不少于10次),扣完为止。

③批改笔记不能用分数册代替,无批改笔记的该项为0分。

④作文批改要有三批:总批、眉批、旁批,有批改日期、等级;批改过于简单扣2分。

⑤基础训练的批改要有批改时间、等级,部分有激励性评价语言,每缺同一环节扣1分。

⑥作业要全批全改,全部部分批改的扣2分。

4.学生作业(4分)

①学生作业整体书写认真、美观的加2分。

②学生作业整体书写脏乱、潦草的扣2分。

5.教研笔记(4分)

①及时写好所教学科的计划和试卷分析,每缺一项扣1分;撰写不认真、不符合要求或应付了事扣1分;

②教研活动记录次数不足的,每缺一次扣1分;教研记录环节不齐全的,每缺一个环节扣0.5分。

三、考核办法

检查积分达到15分(含15分)为合格等次,低于15分为不合格等次。不能提交教学常规检查材料的,计0分。每次检查结束由教导处进行公示。

本方案解释权归教导处。

附件5.            翠屏小学值班管理考核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了保障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维护学校良好的育人环境,建设平安校园,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二、值班目的

加强学校管理,保障学校正常教学工作秩序、维护师生利益,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值班方法

1.学校实行“全员值班、领导带班、教师轮岗”的值班制度。

2.日常值班设为“三岗”即:(1)早晨学生入校值班(6人);(2)楼层及如厕值班(9人);(3)午放、晚放路队护送(1体育老师+1值班领导)。

3.学校领导对值班情况进行督查,同时对值班情况做不定时抽查,并做好相应的详细抽查记录。

四、值班要求

1.全体教职员工有责任和义务维护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遇到紧急情况,应主动、及时上报处理,严禁迟报、瞒报。全体值班人员应本着对学校负责、对岗位负责的精神,认真履行职责。

2.学校每天安排1名带班领导,1名值班领导和16名值班教师。值班人员要按时上岗,并认真履行职责。

3.楼层、如厕值班时间为:每节课课间,午饭后至午自习前。

4.学校领导不定时抽查值班情况,并以“在岗”“迟到岗”“早退岗”“缺岗”的形式按次数做记录。注:要求在岗的每段时间为一次。

5.教师因病因事请假,可自行调换。若在调班后发生一切事故由原值班教师承担。若因个人没有及时调换造成空岗缺岗或发生意外事故后果由原值班教师承担。

6.早晨入学值班的领导及教师要在7:10前到岗。(若学生入学时间发生变动值班到岗时间也作相应的调整)

五、考核办法

1.本项考核基准分50分。考核范围为全体在编在岗教职工。

2.因个人原因不服从值班安排的人员,一次性扣50分。

3.值班人员不按规定时间到岗“迟到岗”“早退岗”,每人次扣1分。“缺岗”或到岗未履行职责、不作为的,每人次扣2分。

4.教师因病因事请假,可自行调换。若因个人没有及时调换造成空岗缺岗的,扣10分。

5.值班人员和教师因不在岗或不作为造成学生安全问题,或当事人因不能妥善解决造成家长上访等严重问题的,扣20分——50分。

6.值班人员因为不在岗或不作为对学校造成重大人身和财产损失的,一次性扣50分。

7.考核结果由政教处每月一公示。

本规定自通过之日起实施,解释权归政教处。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