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郑晓东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推动农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的建议”已收悉。我市农村地域广袤、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田园风光优美。发展农旅融合对于增强文旅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就业机会、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认真学习研究您的建议,结合我市实际,现答复如下:
一、前期工作情况
一是规划引领,科学统筹布局。市级层面,先后编制了《烟台市乡村旅游规划》、《烟台市乡村旅游提档升级方案》、《烟台“鲜美田园”乡村旅游带规划》等,各区市也相继制定了乡村旅游或全域旅游规划,初步建立了市、县、点三级联动的乡村旅游规划体系,明确了乡村旅游发展重点板块与发展方向,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导依据。烟台市乡村旅游确立了“之”字型乡村旅游发展布局,明确了“一环、三板块、十一大集聚区”的发展格局。
二是品牌创建,打造多元产品。以品牌创建为抓手,以特色亮点为驱动,坚持“一镇一色、一村一品”原则,集中力量培育打造乡村旅游重点村镇,目前全市共有1家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11家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71家景区化村庄、5家精品文旅名镇、3家旅游民宿集聚区,形成了聚焦效应和品牌优势。以节庆活动为载体,推出了开发区渔灯节、莱阳梨文化节、栖霞苹果艺术节、福山大樱桃采摘节、莱州月季花节、昆嵛田园文化节等一批知名乡村旅游文化品牌节庆,取得了以节造势、以节聚客、以客促发展的良好效果。
三是融合创新,带动效应明显。 “+农业”方面,发展了芝罘区春田农场、牟平里口山杏花谷、莱州马家庄现代农业园等亲子农场、民俗赏花、现代农业等多元化近郊游憩休闲业态,丰富了市民周末休闲微度假体验。打造形成了百年张裕酒庄集群、莱山区铺拉谷酒庄集群、蓬莱市“一带三谷”等酒庄集群,实现葡萄种植、酒生产、文化旅游三次产业融合发展。
二、下步工作计划
(一)坚持规划引领,走好集群化、片区化、品牌化发展之路。深入实施《烟台“鲜美田园”乡村旅游带规划》,以“一廊十一集聚区”为重点,按照外树形象、内强品质的原则,全域打造“鲜美田园”环线风景路,“一区一品”构建“鲜美田园”全域全季产品体系。重点打造三大板块,西段古今乡村风情,中段果乡田园度假,东段红火山村动感。集聚资源、集中力量,以重点项目为引领,集中连片打造乡村旅游产业集群,推进形成一批产品业态丰富、主题特色鲜明、服务功能健全、综合效益显著、带动作用明显的乡村旅游集聚区,引领乡村旅游规模发展。
(二)优化产品供给,实施“鲜美田园”精品工程。加快培育乡村旅游“新空间、新场景、新活动”,打造一批乡村旅游重点村镇、旅游民宿集聚区。推出一批高品质的休闲度假村、乡村休闲度假区,积极探索促进三产融合,构建多元化的乡村旅游产品供给和消费体验,提高乡村旅游高附加值和高效转化。不断延伸乡村旅游产业链,提供观光、休闲、度假、康养、研学等多元化的乡村旅游产品,实现从乡村观光游到乡村度假游、乡村生活游的转变。打造乡村旅游夜间消费新场景,因地制宜开发夜游、夜集、夜娱、夜秀等夜间产品和服务。鼓励各区市策划举办田园音乐会、篝火晚会、美食节、采摘季、露营节等活动,打造延续全年、覆盖全域的四季主题系列节会活动。
(三)完善乡村旅游配套设施。一是完善交通配套设施。解决“最后一公里”,加快重点旅游景区到乡村旅游景区(点)的道路交通网建设,提高乡村旅游点公交线路通达率,强化乡村旅游交通保障。二是提升公共服务设施。加强乡村旅游服务体系建设,改善游客接待、停车、环卫、通讯等基础条件,配套建设餐饮住宿、休闲娱乐、户外运动、互动体验等服务设施,不断满足游客的多样化需求。三是推进乡村旅游环境整治。开展乡村环境“硬化、亮化、绿化、净化、美化”提升改造工作。坚持不懈推进“厕所革命”,整治公共空间和庭院环境。加强村庄主要进出口、旅游线路沿线等可视范围的景观设计、建设提升和后续管理,营造浓郁的乡村特色旅游氛围。
(四)用好融媒体,加强乡村旅游的宣传推广。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微信等媒体,快手、抖音、小红书等平台,把乡村旅游宣传营销纳入烟台市文化旅游整体营销计划,有重点、有步骤地做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宣传营销工作。加强协同合作,积极沟通周边地区联动宣传,打造网红打卡地,提升乡村旅游对外地游客的吸引力,让乡村生活变成令人向往的生活,让乡村旅游变成社会消费热点。
期待您的持续关注和参与!
烟台市文化和旅游局
2024年4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