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市十八届人大三次会议第1803014号建议的答复
葛晓霞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整合现有资源,打造优质旅游城市品牌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烟台是东方神话传说的缘起之地,中国海洋文化的源头所在,旅游资源富集。近年来,充分发挥烟台文化和旅游资源优势,大力推进文化旅游融合,凝聚发展正能量,围绕国家推进全域旅游战略要求,充分利用烟台各类优势资源和烟台城市名片,通过节庆引领、媒体宣传的方式,全方位提升城市品牌影响力,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前期工作情况
1.营销推广发力。赴境内12个城市、境外4地开展营销推介,举办全省首个旅游渠道商大会,接待全省首个韩国、新加坡入境旅游团,新设马来西亚、新加坡等5处境内外文旅推广中心,在“寻仙17号”主题游轮设立全省首个海上文旅推广中心,有力提升城市美誉度和辨识度。创新推出烟台大连跨海双向同城游线路,城市微度假骑行线路,“嗨心巴士” 旅游直通车以及Citywalk等80余项线路指导产品,串联 “耕海1号” 海洋牧场综合体的海上游线路,实现“白+黑”、海陆空体验升级。
2.场景培育发力。评选推出10大类100处“仙境烟台人间烟火”网红打卡点,与抖音等平台合作发布“烟台网红打卡地”话题,开展“云游四海 打卡烟台” 主题活动,参与视频2.7万余条,总参与量突破6.1亿次;引入《你好生活》《一馔千年》等央视热门综艺IP,邀请知名主持人、演艺人员来烟打卡引流。设计发布“烟台好礼”品牌标识暨专卖店门头形象,打造养马岛烟威旅游集散中心等“烟台好礼”旗舰店,推出六大系列“烟台好礼”大礼包。新创建省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2处、省文旅名镇2个、民宿集聚区1处、乡村旅游重点村5个、第四批景区化村庄16个,新场景新业态激发文旅消费新活力。
3.强化市场监督引导。积极释放监管信号,加强春节、中秋、国庆等节假日重点时段价格监管,及时发放提醒告诫函,引导市场主体依法合规经营。会同各区市局圆满完成“2023 黄渤海迷笛音乐节”、“2023 养马岛迷笛音乐节”、夏季消费季暨“海鲜不夜城”等价格监管服务工作,形成可行性高的监管服务模式。扎实开展旅游旺季明码标价专项检查工作,对全域酒店、餐饮、商店等开展全覆盖检查,持续优化消费环境,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朝阳街和所城里价格诚信商业示范街区”打样工作稳步开展,力争创建省内具有示范引领复制推广价值样板。
二、下步工作打算
如您所说我们目前也在打造外宣形象、开发旅游资源、培育旅游品牌、优化市场管理等方面存在着不足,需要我们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切实改进,下一步我们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开发旅游资源,打造优质景区
优化文旅融合、海陆联动、城乡统筹、市县一体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实施景区焕新工程,以4A级及以上景区为重点,丰富文旅演艺、夜间体验、智慧体验、非遗文创、特色美食等新场景,激活“二次消费”,提升景区吸引力。推动长岛、烟台山朝阳所城街区创建5A级景区,蓬莱阁建设全省首批世界级旅游景区。实施岸岛度假提质工程,“一区一策”提升蓬莱、海阳、金沙滩等10个国家、省级旅游度假区,推动蓬莱丘山谷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支持蓬莱、海阳、金沙滩度假区建设世界级旅游度假区,打造国际化高品质度假区集群。推进建设长岛国家公园和崆峒岛旅游度假岛、养马岛生态旅游岛、庙岛文化生态旅游岛,打造“仙境海岸”精品海岛集群。
2.整合文旅特色资源,深耕旅游产品体系
聚焦市民和游客的文旅需求,立足烟台资源禀赋,持续挖掘烟台文旅资源,充分利用烟台山、海、岛、沙滩、温泉、葡萄酒、高尔夫等各区市自然资源优势,挖掘各地海洋文化、渔耕文化、开埠文化、仙道文化、海防文化、红色文化等在内的深厚文化底蕴,综合统筹打造“鲁菜美食”“葡萄酒”“海岸休闲”“最美乡情”“红色胶东”“田园牧歌”“逍遥海上”等系列旅游主题产品,打通区域壁垒,串联各区市优质资源,提升烟台“一程多站式”旅游体验,共同构筑烟台旅游大格局。
3.擦亮“仙境烟台”品牌,构筑区市一体化
塑造城市形象新亮点、新IP,突出特色、彰显特质、立体展示,叫响“仙境海岸 品重烟台”的城市品牌,抓好烟台品牌形象塑造,建设具有影响力的国际城市。在“仙境烟台 品重烟台”品牌架构整合下,实现烟台及各区市文旅品牌的系统谋划、创新发展、协同互动,构建起市县一体文旅品牌口号矩阵,共创市文旅协同发展的新模式、新格局。创新“三位一体”营销模式,实现“双向交流+联合推介+市县联动”的“三核”共推,联合赴省内外客源地城市进行营销推介、组团亮相专业展会,以文塑旅、以旅塑文,展示烟台文化、提升烟台形象。
4.创新品牌文旅活动,增强群众参与度
依托清明节、五一劳动节、端午节、十一国庆节、元旦、春节等节点,创新举办各项文旅活动。持续创新举办2024烟台国际海岸生活季,自2018年开始,已成功举办6届,今年计划强化烟台“海岸生活”的唯一性和辨识度,营造市县联动、业态融合、高潮迭起的海岸生活体验,塑造展示烟台城市生活、城市精神、城市品牌的重要“窗口”。以本地旅游市场和省内旅游市场为重点,采取“市县同步、区域互动、线上线下、城乡一体”方式,推出“春季赏花踏青、夏季避暑休闲、秋季田园采摘、冬季泡汤滑雪”四季活动,串联展示全域优质文旅资源。畅通群众参与渠道,提高市民、游客活动的参与感和体验感,增强对烟台城市旅游认同感和归属感。
5.强化媒体矩阵,提高联动宣传效能
加大新媒体传播力度,构建“大屏+小屏”“线上+线下”宣传矩阵。统筹烟台文旅云、“烟台文旅”微信公众号、微博、今日头条、抖音、快手等新媒体账号,及视频报纸刊物、广播电视、网站、APP、公众号、短视频平台等各级、各类宣传阵地,与各级各类媒体合作联动,发挥媒体矩阵作用。推进文旅进高铁、进场站、进机关、进学校、进宾馆、进社区、进乡村,让市民游客处处可见烟台文化,让城乡遍及烟台品牌形象的宣传展示阵地。
6.培育企业品牌,助力形象建设
打造高品质酒店集群,推进金海湾酒店引入香格里拉品牌,指导黄渤海新区威斯汀酒店申评五星级,加快建设莱山君悦、黄渤海新区渔号英迪格、福朋喜来登等在建高星级酒店项目,巩固放大知名品牌和五星级酒店集群领先优势。挖掘文物、非遗内涵,创新研发代表性文博文创、非遗文创系列产品,丰富提升鲜美礼、八仙礼、乐玩礼、雅致礼、红妆礼、滋味礼六大系列“仙境烟台”旅游必购品大礼包,引导各区市推出“一区一品”必购礼包。
7.优化市场管理,打造和谐旅游环境
严格落实2024年滨海一线文化旅游设施和服务提升专项行动计划,密切关注旅游市场商品服务价格变动情况,加大监管执法力度,强化景区、住宿、餐饮、停车等行业价格监管,严肃查处未按规定明码标价、价格欺诈、不执行政府定价和政府指导价等行为,通过提醒告诫、指导约谈等多种形式,主动引导经营者落实主体责任、公开承诺、诚信经营,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全力提升烟台形象、城市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围绕“五一”“十一”、春节、暑期等旅游旺季,探索实行“旅游警察”巡查监管模式,以属地主体、部门协同、网格划片形式,由属地公安、市场监管、文旅、消防等相关部门组成专门队伍进行一线巡查,实时疏导交通、处置文旅市场乱象。
烟台市文化和旅游局
2024年4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