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评教一致性是有效教学的基本原理,它要求学生的学、课堂的评、老师的教是一致性的,而这种一致性共同指向学习目标。近年来,我们学校在数学学课堂建设方面,聚焦学科核心素养,一直致力于学评教一致性的研究,总的推进路径是 “学——磨——讲——评”,我从以下几个方面简要汇报本学期的推进情况:
一、聚焦问题,扎实启动
开学初,我们基于我校数学课堂建设的现状,经过诊断剖析,发现存在对数学知识的研究不够深入,对知识本质的把握不够透彻的现象,所以本学期我们聚焦的教研主题是:紧扣概念教学知识本质的教学研究,并选定了相应的三类概念课(数的认识、计量单位、图形的认识)的知识体系进行研究。
围绕这一教研主题,本学期我校的的数学课堂建设要解决的具体问题如下:
(1)如何紧扣概念本质,确立教学目标?
(2)概念教学如何基于目标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
在课堂建设的初始阶段,大致经历了这样的三个步骤:
1、理论学习,奠定基础
我们组织全体数学老师集体学习《数学课程标准》、《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指导纲要》等,还把崔允漷教授、卢臻教授关于“学评教“一致性的文章推荐印发给大家自主研修。另外,推荐青年教师研读《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大道理》,学校还为数学教师订了《小学数学教师》、《小学教学设计》、《小学数学教育》等专业数学期刊。
培训与学习,奠定了我们课堂建设的理论根基。
2、聚焦问题,案例分析。
在此基础上,结合相关学评教一致性的理论,我在带领大家进行主题教研时,开始着力研究第1个问题:如何紧扣概念本质,确立教学目标?
结合具体案例,我做了《如何紧扣概念本质确立教学目标》的现场分享。还带大家一起学习了刘云霞主任的《数学教学目标确定的思考——以<分数乘整数>为例》、《基于数学知识本质设计教学目标的策略》等,经过系列的学习与案例分析,聚焦问题,探究策略。 老师们对教学目标的确立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3、分组教研,叙写目标
经过系列的学习与案例分析,老师们将我们的阶段成果学以致用,每个级部都选取了一节概念课,从课标语解读、知识本质分析、数学核心素养(内容与落点)进行了具体的研讨,确立准确可操作的教学目标、并从知识、过程方法、核心素养整合叙写教学目标。
二、抓实抓细,稳步推进
在研究过程中,我校以“小步子,大成果”为基本思路,聚焦学科核心素养,以学评教一致性为基本理念,稳步推进主题教研。
1.研读知识体系。
基于我们的主题教研知识体系研究的的知识领域是概念课,结合每个级部的单元整体备课,我们分低、中、高级部分别重点对数的认识、计量单位、图形的认识三类知识体系进行了研读,老师们对学段要求和教学重难点把握更加准确,注重紧扣数学学知识本质。
2.共观名师课堂
10月,我们的主题教研继续推进,中旬我们的名师观课选的是蓬莱第二实验小学迟辉老师的《小数的意义》,我们采取的形式是集体观课,观课前,围绕主题教研要求思考两个问题:(1)本节课的知识本质是什么?(2)迟辉老师是如何紧扣知识本质组织教与学的活动的?
观课结束后,思考却没有结束,大家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与交流,每位数学老师把自己的思考还形成了文字,撰写了《观名师课堂感悟》。
3.教学设计比赛。
为了检验我们主题教研的阶段成果,切实了解四维度知识分析把握情,10月下旬,我们在录播教室开展了的数学教师教学设计比赛。各年级课题如下:
一年级:第一单元信息窗3《6-10数的认识》
二年级:第四单元信息窗1《平均分》
三年级:第四单元信息窗3《秒的认识》
四年级:第五单元信息窗1《小数的意义》
五年级:第三单元信息窗3《体积和体积单位》
怎样备课才能怎样上课,在教学设计比赛中,老师们大多都能确立清晰的教学目标,分解成具体的环节目标,继而进行评价措施、活动、问题、小结的设计。
涌现出了一部分优秀的教学设计。
三、齐亮课堂,绽放精彩
正如刘主任所说:教师的高光时刻在课堂,课堂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大舞台。我们前面的所有活动都是为了数学课堂师生的精彩绽放。
结合主题教研进行的数学课堂教学大比武让我们欣喜地看到了取得的初步成效,3.18-3.26是级部初赛,4.8-4.10是校级决赛……
老师们大多选择的是概念课,在一节节概念课上,教学逻辑层次不清现象越来越少;我们看到的越来越多的是紧扣知识本质,创设问题情境、设计教学活动、融入数学文化、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其实,当我们真正理清了知识点间的逻辑层次,学评教一致性才是有源之水、有本之木啊!
整个活动给了我很多欣喜和感动,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或许仍然不成熟,但我似乎看到小荷已露尖尖角,数学老师们正迎着阳光走在研与行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