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莱阳市教研室的总基调,为了进一步促进联盟校间的均衡发展,高位提升,确保联盟校的教学方式变革,优化教育教研模式,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发展联盟教研、创新教研模式、改变教学方式为主要目的,以课堂教学研讨为研究重点,开展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以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为抓手,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优化课堂教学,让学科核心素养落地,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通过理念、资源、方法、成果等的共享,全面推进联盟校的发展。
二、工作目标
加强区域内学校文化路、团旺、岚子联盟教研,提高区域内的课堂教学水平和教学研究水平,提高学科核心素养。通过区域联盟活动,各联盟校相互汲取先进的教育管理理念,依托教学方式的变革,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三、具体措施
(一)学校重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联盟校必须高度重视,积极为实施区域教研提供制度与政策保证,保证教师能按时参加区域教研活动。通过达标课,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和引领作用,使广大教师明确方向,拓宽思路,将新课程理念融入实际教学中,解决小联盟、大联盟学校教师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实现资源共享,推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实现区域教研活动的规范化、成效化管理。
一方面,注重区域教研制度建设,促进活动的有效性。
另一方面,关注区域教研的实施过程,科学制定教研活动计划、目标实施方案等,有效整合各校教研组长、专业教师等各种力量,从解决实际问题出发,实行实践——反思——实践的活动模式,扎实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切实从活动中提升经验,提高研究质量,发挥区域教研应有的作用。除集中教研外,分散活动时加强对教师的跟踪调查,加大对教师的指导力度,合理引进竞争机制,不断激励教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不仅做新课程改革的躬行者,还要努力成为新课程实施的专家和学者。
(三)建立集体备课教研制度。
要建立联盟内学科研训的组织,各学科推举一名名师作为区域内的学科教研员,聚集联盟内名师和各校的教研组长资源,制定切实可行的联盟内学科教研制度和主题活动计划,扎实开展学科专题教研、集体备课和各类评课活动。各联盟学习要依托教研活动,交流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方式和科研方法,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
(四)充分利用市教研室的专业引领作用。
区域联盟是新形势下校本教研的扩大和延伸,教研活动由一校变为几所学校,参与的教师相应增多,这更需要教研部门的专业引领。因此,我们要积极主动与教研室取得联系,以求得业务上的进一步指导,拓宽教师在教学中的视野和研究思路,及时为教师提供专业咨询、信息服务和技术支持,从而有效地促进区域教研的实效性。
四、制度保障
1.创建领导机构,压实各级责任
具体负责人:各校校长
实施保障人:各联盟校的业务副校长
具体负责人:教导主任、学科主任以及各教研组长。
教研人员:文化路、团旺、岚子学校的相关学科教师
2.经费保障,管理规范到位
学校开展区域联盟必须要有一定的物质和经费保障,经费做到专款专用,主要用于购置书籍资料、外出交流、举行专题研究活动、打印材料等。联盟负责人,要对每次联盟活动跟进管理,确保联盟活动高效。
3.加强教研,建立激励机制
激励广大教师积极投身联盟教研,学期末对教师的联盟教研活动参与情况进行考核,根据学校奖惩细则进行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