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活动目标
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广大教师深入研究课程,落实核心素养,促进教研组团队建设,展示教研组集体教研成果,提升教师课堂教学整体水平,加速青年教师的成长,我校特举行“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全员赛课活动。
二、领导小组
组 长:黄同华
副组长:褚礼文、黄玉娜、吴姗、董丽慧,各教研组长
三、参加人员
全体教师。党员教师带头参加,50周岁以上教师自愿参加,兼任两门或两门以上学科的教师可以自选其中一门学科参赛。
四、赛课要求
(一)教学理念方面
要求把学科核心素养、思维导图渗透进课堂,体现对学生学科素养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课堂生成方面
教师要将课堂主动权交还学生,充分体现学生为课堂的主体,教师不得包办代替学生的思维,坚决杜绝满堂灌,而是通过有效的启发引导,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并能尝试用一段完整的话表述自己的观点。
教师不能只走教学流程,要心中眼中有学生,要关注全体学生的表现,课堂上能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的错误,有效促进课堂生成。
(三)教师基本功方面
教师的评价语言要具有针对性和多样性,要充满感情地对学生进行表扬或引导,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能满怀兴趣,充满信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教师要重视学生书写、倾听、表达、合作、坐立姿态等良好习惯的培养。
(四)信息技术使用方面
教师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制作微课、PPT等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五、比赛安排
(1) 以一个月(3月15日-4月12日)为活动周期,分层次、分类别开展赛课活动,教研组、备课组开展集体备课研究课例,研究课堂教学行为,提高教研活动的有效性。
(2)各教研组确定好每位老师的讲课时间后,由分管领导进行协调,同组教师进行磨课,讲课时同教研组的教师必须参加,完成听课笔记。
(3)各学科教研组确定每周集体评课时间,教研组整理好过程性资料。
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评价 项目 | 评 价 要 点 | 评价等级及赋分 | ||
A | B | C | ||
教学 目标 (10分) | 以人的发展为根本宗旨,符合课程标准的理念和要求;教学目标明确,体现学科核心素养,层次性、可操作性强,并具有一定的开放性。 | 10-8 | 7-5 | ≤4 |
教学 内容 (25分) | 深刻理解和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能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多种教学资源;对教学内容的取舍得当,重点内容突出;关注课本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经验、社会实际和现代社会发展的联系;课堂容量适当,难易适度,节奏适中。 | 25-20 | 19-15 | ≤14 |
教学 过程 (35分) | 对学生的现有水平和发展需求有比较清楚的了解;各种教学要素之间特别是师生之间的关系和谐;教学过程组织合理,教与学的方法恰当,课堂问题思维价值大;教学手段的运用熟练且富有实效,教学效率高;能较好地利用生成性教学资源;各层次学生学习积极、主动,参与度高,兴趣浓厚,思维活跃;在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辅助教学手段使用等方面,具有创新性且效果好,教学特色鲜明。 | 35-28 | 27-20 | ≤19 |
教学 效果 (20分) | 实现了各种教学因素的和谐和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规定的课堂教学时间内三维目标(包括生成性目标)达成度高,特别是学生在“学会”的过程中,获得了“会学”的方法;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获得了应有的发展和成功的心理体验,教学效果好,效益高。 | 20-16 | 15-10 | ≤9 |
教师 素质 (10分) | 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宽广的学科视野,作风民主, 富有课堂教学智慧,具备较强的驾驭课堂能力;教学行为规范,具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能熟练地和创造性地运用包括生成性资源在内的各种学习资源,具有一定的教学特色。 | 10-8 | 7-5 | ≤4 |
总评 意见 | 总 分 | |||
评价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