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人员: 王建忠、李莉、刘萍萍、左娟凡、徐彩莲、周成明、隋家旭、邵迎春、杨朋朋、陈景梅、宋剑、宋寿宁、林燕、宋佳、谭艺、柳海静、唐殿喜、谭文凭、韩莹
缺席人员及原因:无
教学研究活动主题:高考解题析题研讨
中心发言人:王建忠
一、活动讨论
高考解题析题研讨
二、活动总结
首先,为进一步提高高考解题析题能力,王主任从命题分析及教学启示两个方面做方法思路汇报。命题分析环节,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并结合具体试题进行有针对性地解读。第一方面解读试题设计所遵循的“事件的真实性一一情境的结构化--问题的思辨性一一评价的创新性”这一基本命题逻辑,分析基于科学精神发掘体现时代性、实践性和主体性的真问题;从多个主体、多种因素、多种条件、多种行为选择等角度创设结构化情境;问题设计关注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历史思维、创新思维;从学生思维能力、尝试创新的角度,以发展的眼光、鼓励的姿态、包容的态度对学生答案进行评判。第二方面要解读试题所体现的高考评价体系规定的“一核”“四层”“四翼”。“一核”为考查目的,即“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四层”为考查内容,即“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四翼”为考查要求,即“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
教学启示方面要求结合试题,以促进教学改革为主要目标,在认真研读课程标准、高考评价体系的基础上,深刻领会新高考以“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 必备知识”为考查内容,以“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为考查要求,所述教学改革实施路径体现教、学、评的一致性;语言逻辑清晰规范;内容条理。
其次,左娟凡老师做具体的高考析题分析汇报。
以山东省 2022 年普通高中思想政治等级考试卷第17 题为例,该题引入碳达峰碳中和这一社会话题,通过问题设计,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实现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彰显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有利于选拔具有较高学科素养的考生。试题将经济发展与出钢产量与进出口关系作为分析解释的重点,通过多角度观察、思考,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提出创新性、合理性的解决方案,有效考查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创新意识与发展潜力。该题不仅对学生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所必须具备的学科知识和能力进行考查,而且重点考查学生系统思维能力、批判性和创新性思维方式,引导学生通过公共参与不断提升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彰显了高考“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的考查要求。
三、活动成果
经过教研活动,我们明确了高考真题解题方法和思路,不断进行研究,做到在日常学习中为学生做好示范引领,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思考解答能力与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