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规范我校教学秩序,推进学校教学常规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和精细化进程,提高学校教学管理水平,促进教师授课水平、教学质量提升,结合莱阳市教育科学研究中心关于《莱阳市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月”活动实施方案》精神,我校利用开学前5个周的时间开展了教学常规管理月活动,现将工作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为使活动达到预期效果,学校特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以副校长和相关教研组长、骨干老师为组员的组织领导机构,深入一线课堂和教学常规的各环节,督导教学常规管理工作。
二、学校结合莱阳市相关文件的精神,制定了学校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
(一)方案阶段清晰、目的明确
活动共分四个阶段实施:
1.第一阶段(第1周)
组织好校内第一轮推门听评课活动。按市教体局要求,开学第一个周相关领导下沉到教学一线,每天随机听课不少于3节,对听课的情况在第一时间反馈到相关学科教师,起到提醒、督促的目的,以此带动整个学校的教学秩序快速步入正轨。
2.第二阶段(第2周)
按照莱阳市初中学科大教研活动相关安排,积极组织我校学科教师全员参与,初中部共派出学科教师30人次,通过观摩市级优秀教师的立标课,让本校教师进一步明晰了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思维、新动向,引导我校教师认真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深化对新课程理念的认识,为我校教师实施课堂教学创新奠定坚实基础。
3.第三阶段(第3—4周)
4.第四阶段(第5周)
形成总结、反思整改。活动结束后,学校认真总结“课堂达标活动”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存在问题,形成具体的活动总结报告。结合“教学常规管理月”中其他活动中发现的问题,研究整改策略,作出整改计划,贯穿整个学期教学工作,使 “教学常规管理月”活动产生“以月带年”效应,不断加强各项常规工作的落实力度,促进我校教学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二)措施保障到位
1.强化过程性跟踪。提前筹划,合理安排分工领导、授课教师课节、健全课堂评价标准等。做到每一节课听课教师有记录、有签到、有过程性照片。
2.加强考核和过程管理。将教师参与此项活动的情况列为本学期教学常规中“课堂教学”的主要赋分依据。
教师参与在第一轮即成功达标后,在学校年度考核的“课堂教学”中的集中听课分值中可计满分;第二轮才成功达标的,按满分的80%计分。
每位参与人员,需要在讲课前,提交一份打印的个人本节课详细的教学设计。
学校统一规划安排授课课节,如遇其他工作冲突,后续其他人员的安排不顺延,仅将此老师的授课时间另行安排。
学校成立的评委小组由多人构成,可能因其他工作冲突,一般至少保证参加听课的评委小组成员有5人同时参与。由相关领导负责记录教师到位参与听课的情况,并第一时间在校办公群中公示,作为听课评价的主要依据之一。
三、存在的问题
由于每个学科教师数相对较少,不利于同课异构,形不成学科教研氛围,缺乏评课环节的有力指导。
在教学常规方面,学校参考往年莱阳市教体局关于教学工作专项督导的标准,制订了《莱阳市岚子初级中学教学常规管理规范》统一对学校教师教学常规进行了要求,坚持随机抽查和集中检查两种方式,加大对教学常规材料的日常监督。
学校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将加大落实教学各环节的力度,切实把落实教学常规作为学校提质增效的有力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