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指导思想
为了预防和减少校内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保障学生健康成长,根据教育部《学生意外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的精神和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机制。
二、 适用范围
适用于发生在学校园学生意外伤害事故。
三、 组织领导
1.领导小组:
组 长:冯军辉
副组长:赵松柏
徐慧建
田德晓
夏善刚
联络员:张迎礼、张静清、宋寿宁、张武山、韩玉超、宫钦卓、倪德欣、闫春全、徐升国、孙立太、丛福滋及全体班主任
2.疏散引导组:
(1)组长:倪德欣、韩玉超、宫钦卓
(2)成员:刘华杰、臧晓辉、董建红、盖全松 、王玉天、乔晓梅及班主任
(3)职责:疏散引导组负责疏散其他学生,并在第一时间内做好调查取证工作(要有书面的笔录);
3.通讯联络组:
(1)组长:徐升国(18562208751)
(2)组员:吕明华、王庆福
(3)职责; 负责对内对外的联络汇报工作.
4.人员救护组:
(1)组长:丛福滋
(2)组员:李道波、李殿丽、倪良强、隋娟娟、辛静
(3)职责:人员救护组负责为受伤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救护,第一时间就近送至县级以上医院。
5.善后处理组:
(1)组长:闫春全
(2)成员:宋寿宁、张武山、张迎礼、倪德欣、宫钦卓、韩玉超
(3)职责:负责与家长的沟通协调安抚工作,与保险公司的联系等工作。
6、报告程序:
1.值班室设在学校办公室和保卫科
2.发生意外事件,知情人立即报值班室。
3.由值班室人员立即向学校领导小组成员汇报,并请示是否立即报警或急救中心。
报警电话:110
急救中心:120
四、预警预防
1、分析可能引起事故的原因
引发校内学生意外伤害事故的原因很多,主要原因有:课间学生追逐、打闹;学生自行到校活动或者放学后滞留学校活动;体育活动中不慎碰撞、摔倒;学校使用的教育教学和生活设施、设备不符合国家和本市的安全标准;学校的场地、房屋和设备等维护、管理不当;学校不符合国家和本市的安全标准;学校的场地、房屋和设备等维护管理不当;学校组织教育教学活动未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或未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实验操作不当;极个别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等。
2、采取针对性的预措施
(1)运用各种形式,加强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教育,安全教育,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2)加强对教师进行师德规范教育,增强责任意识。
(3)加强对学校教育、教学和生活设施、设备以及场地、房屋和设备的安全检查,发现隐患要立即整改。
五、处置流程
1、启动机制,由人员救护组以最快的速度把受伤学生就近送往区级以上医院救治。
2、及时通知家长,并向局办公室汇报。
3、重大事故立即成立事故处理小组,各工作小组按照职责开展工作,包括调查取证等工作。
4、发生III级以上的事故报告后,应立即向教体局及政府办公室汇报事故进展及处理情况,在局公共突发事件处置领导小组的指导下开展工作。
六、善后处理
1、事故处理阶段原则
(1)依法调解原则:
根据学生事故处理条例的有关规定接待学生家长,掌握合法、合理、合情、有情操作的原则。
(2)一次性解决原则:
学生事故的善后处理不解决住房、户口、升学等工作;一个事故一次解决,不留尾巴,不搞分段解决,如家长不同意可提醒家长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事故处理结尾阶段的工作
1、起草《协议书》。
《协议书》要写清协议双方的身体;学生事故的简要经过,包括事发时间、地点:双方达成的协议;双方签名等内容。
2、给付补偿金。
数额小的可支付现金,金额较大的用现金支票支付;不论金额大小,家长均要出具收条。
3、理赔
4、做好司法诉讼的准备。
5、总结教训,在师生中开展举一反三的教育,并形成个案资料。转入常态管理后,要在学习生活等方面为受伤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