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规范莱阳一中校内实验课(实践活动)安全管理工作,制定本制度。
一、职责分工
1、莱阳一中校内实验课(实践活动)按照谁上课谁负责的原则进行课堂管理。
2、实验室职责:
(1)建立、健全并落实日常各项管理制度,包括:消防安全、用电安全、用水安全、物理安全、实验仪器日常管理、实验药品尤其是危化品日常管理、实验仪器、危化品报废处理等制度;
(2)针对可能出现的各种安全隐患、安全风险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和安全事故处置方案。
(3)定期对实验员进行业务培训及考核,确保实验员能够正确、规范、充分履职尽责。
3、实验员职责:
(1)熟练掌握实验室日常管理规范,并负责实验室日常管理;
(2)定期接受培训及考核,确保熟练掌握实验室各种仪器、设备安全操作规范,熟练掌握各种药品尤其是危化品管理要求;
(3)实验课前,实验员要确认实验教室内环境满足课程安全实施要求,并协助实验课教师做好课前准备;
(4)上课过程中协助实验课教师指导学生安全、规范完成实验操作;
(5)课后负责各种实验仪器、设备、药品等的回收、实验废弃物安全处置工作。
4、实验课(实践活动)教师职责:
(1)课前做好教学设计,并亲自安全、规范操作至少一次实验(实践活动),以充分了解实验(实践活动)的流程,识别实验(实践活动)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风险,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预防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
(2)提前做好学生实验(实践活动)流程培训,确保学生掌握必要的安全操作要领,熟知各种安全禁止事项;
(3)实验课(实践活动)进行时随时关注、指导学生进行安全操作,及时处置各种突发事件;
(4)实验课(实践活动)后协助实验员或独立完成实验仪器、设备整理、回收等工作。
5、其他现场管理人员职责:
协助实验课(实践活动)教师完成学生组织、考勤、维持秩序等工作。
二、组织实施
1、教师需提前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培训,确保学生明确实验课(实践活动)目的、实施流程、安全操作要领、注意事项、应急处置措施等内容。
2、实验课(实践活动)开始前,教师需对上课学生进行考勤,确保所有应出席学生准时上课。
3、实验课(实践活动)进行中,教师、实验员或其他管理人员需随时关注学生操作过程,及时提示安全操作要领,指导学生安全、规范操作。
4、实验课(实践活动)结束后,教师、实验员或其他现场管理人员指导学生将实验(实践活动)仪器、设备、药品等归位,组织学生有序离开实验(实践活动)教室。
5、实验课后,实验员或教师整理、回收实验(实践活动)仪器、设备、药品等,并按实验室管理要求及时、安全处置全部废弃物。
三、应急处置和事故处理
1、实验课(实践活动)过程中发生突发事件,教师、实验员、其他现场管理人员应以保证学生人身安全为首要原则,立即按应急预案要求处置并逐级上报。
2、发生安全事故时,教师、实验员或其他现场管理人员应立即逐级上报,并按照学校统一安排和安全事故处置方案进行处理,查明事故发生的过程及根本原因,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防止再发,并按要求完成最终的事故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