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为了有效防范学校暴力事件的发生,切实加强防恐、防暴力入侵工作,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理念,切实加强对学校安全工作的领导,保障广大师生人身和学校财产的安全,及时处置侵害安全的暴力恶性事件,维护学校的稳定,特制订反恐防暴应急处置预案:
二、工作要求
1.认真贯彻落实有关文件精神,提高学校安全保卫、防恐、防暴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把学校的安全保卫、防恐、防暴工作提到非常重要的工作议程,确实抓紧抓实。加强学校安全排查及安全管理工作,确保师生安全。
2.学校校长要对学校安全保卫、防恐、防暴工作负总责,主管副校长要对本校的安全保卫、防恐、防暴工作负直接责任。
3.制定安全保卫、防恐、防暴应急预案,对可能出现的各种突发情况进行预先准备。
4.加强门卫安保、防恐、防暴工作。要增强门卫力量,落实门卫职责,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巡逻制度,坚决杜绝陌生人进入校园。
三、组织机构
1.成立防恐、防暴领导小组
为切实加强我校安全保卫、防恐、防暴工作的领导,成立学校安全保卫、防恐、防暴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领导全校的安全保卫、防恐、防暴工作。
组 长:校长
副组长:安全副校长
成 员:政教处 各班班主任 所有保安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政教主任负责日常工作,办公室主任负责相关影像资料收集与新闻简报上报工作,政教副主任负责加强对全校师生防恐、防暴宣传教育工作。
2.成立莱阳市实验中学防恐、防暴应急救援队
组 长:校长
副组长:副校长
成 员:各级部主任 班主任
3.工作职责
学校发生或接到突发安全事故后,要在事故现场指挥救援行动,并及时向公安、交警、医院、卫生、消防等相关部门汇报和请求援助,要本着“先控制,后处置,救人第一,减少损失”的原则,果断处理积极抢救指挥现场师生离开危险区域,保护好学校贵重物品,维护现场秩序做好事故现场保护工作,做好善后处理工作,并按规定及时向上级和主管部门汇报。
四、预案实施与职责落实
(一)学生上下学校门口突发伤害事件应急预案
1.启动条件:发生恐怖伤害后,立即启动预案。
2.应急预案具体操作程序:
(1)学校门口配有6名保安人员,在学生上学、放学时段6名保安人员配齐各项警械在校门维护秩序,其中3名保安前出校门密切注意校门口周边的安全动态,3名保安人员在校门处协调保卫,做到相互呼应。上、下校门上学、放学时段,各有1名学校行政领导、2名教师与保安一同护导值班,维持学生秩序并协调保安做好安保工作。
(2)保安人员在上学、放学值班时如发现有可疑人员欲强行闯入校园、或发生持械暴力伤害行为等时,前出执勤的保安立即持械与犯罪嫌疑人周旋,尽量将犯罪嫌疑人控制在远离学生的地方。同时,立即呼叫报告当日行政护导值班领导,并到警卫室按启校内报警系统、校园安全报警系统(与公安联网),行政值班人员协助保安及时疏散学生,视情况将大门关闭以免歹徒闯入校园,造成更大的伤害。另2名校门保安在听到呼叫后,应急时赶来增援。
(3)行政值班领导听到保安呼叫后,立即将情况报告应急领导小组组长(校长)。校内报警系统响起后,校长宣布全面启动学校应急预案,(校长不在由副组长宣布)各应急小组按以下预案进行:
①指挥调度组:
职责:全面负责现场的指挥、调配工作,稳定全局,确保各组应急小组工作的对应落实、有序进行。
②报警联络组:
职责:立即拨打110、120急救报警。同时,报上级有关部门。及时了解事件进展,传递信息,确保通讯、信息畅通。尽量通知外部人员,争取援助。必要时,及时联络119、120等救火、救护部门。
③周旋搏斗组:
职责:就近取用防身物件(钢棍、木棒等),立即赶到现场,面对险情,敢于挺身而出,积极地与犯罪分子交涉、周旋,尽量拖延时间等待警方支援。当事态恶化时,临危不惧,与罪犯斗智斗勇,争取制服犯罪分子。
④人员疏散组:
职责:启动应急预案后,第一时间通知各年段值班教师将学生紧急疏散到班级并关好门窗,配合操场值班教师将操场学生紧急疏散到教学楼并根据具体情况将4个进入教学楼的门关闭,争取以最短时间将学生转移至安全地带,在疏散过程中尽量将恐慌、伤害降低到最低限度。
⑤医务救护组:
职责:紧急处理受伤老师与学生,并及时与120急救保持联系。尽力将伤情控制在最低限度。
⑥联络维稳公告组:
职责:第一时间报上级有关部门,及时了解通报事件进展,传递信息,确保通讯、信息畅通;及时与当事学生的家长取得联系并做好家长及社会的解释工作,并及时的将外界的救援力量迎入校园。
播音员负责打开校园广播系统,利用广播系统做好精神及各项指令的传达,并做好学生的情绪安抚工作。
⑦后勤保障组:
职责:保证救援所需经费、器械、设备的供应,确保救援所需供电、供水、应急灯、消防设备等的畅通,确保事故中伤痛者入院治疗的安置工作。
⑧应急机动组:各班任教师及在办公室或其它位置的教师,都作为应急机动小组成员。
职责:听从应急领导小组的指挥与调度,并根据周边的安全情况,采取就近的原则,做好相应岗位的救援与增援工作。
⑨事故处理结束后及时成立事故调查组。
职责:负责事故的调查工作,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简要经过、事故发生原因的初步判断、学校已采取措施及事故控制情况、事态发生变化等,事故调查组听取有关方面事故报告,对事故做出结论,对责任事故做出处理。在第一时间向市教体局汇报。成立善后处理组,发生事故后,积极主动做好家长的解释、抚慰工作,消除分歧,妥善解决问题。善后处理组协助保险部门为投保学生做好补偿赔付工作。
(二)歹徒从校门强行或翻墙闯入校园应急预案。
1.启动条件:假设歹徒从校门强行或翻墙闯入校园。
2.应急预案具体操作程序:
①保安发现歹徒闯入校园的情况后,立即拉响防恐、防暴警报系统,并立即告知当日行政值班领导,行政值班领导立即将情况报告给应急领导小组。
②应急领导小组组长(校长),组长不在时由副组长,宣布启动防入侵预案。
③校门保安立即关闭大门,手持安保器械向歹徒方向追赶歹徒,并用对讲机随时报告歹徒方位,以便应急小组确定围堵路线。
④各班任课教师在听到入侵警报后迅速将门窗关闭,手持拖把或扫把棍阻挡歹徒闯入教室,并做好学生的安抚工作。
⑤周旋搏斗组成员(人员同上)手持拖把棍、钢棍等自卫器材,听从指挥迅速从各自位置向歹徒方向围堵,面对险情,敢于挺身而出,积极地与犯罪分子交涉、周旋,尽量拖延时间等待警方支援。当事态恶化时,临危不惧,与罪犯斗智斗勇,争取制服犯罪分子。
⑥人员疏散组:
启动应急预案后,第一时间通知各年段值班教师将学生紧急疏散到班级并关好门窗,配合值班教师将操场学生紧急疏散到教学楼,并根据具体情况,将4个进入教学楼的门关闭,争取以最短时间将学生转移至安全地带,在疏散过程中尽量将恐慌、伤害等降低到最低限度。
⑦联络维稳公告组:
第一时间报上级有关部门,及时了解通报事件进展,传递信息,确保通讯、信息畅通;及时与当事学生的家长取得联系并做好家长及社会的解释工作,并及时的将外界的救援力量迎入校园。
播音员负责打开校园广播系统,利用广播系统做好精神及各项指令的传达,并做好学生的情绪安抚工作。
(三)校园内发现可疑人物应急程序。
本应急程序的要点是:迅速采取措施控制可疑人物。
1.在校园内发现形迹可疑,四处游荡,可能作案的可疑人物,在场人员都应当立即向值班教师和校领导报告。
2.学校保安人员和领导要立即对此人进行询问,同时把他的行动限制在局部区域内。
3.若此人自述进入校园的目的明显缺乏可信度,无人证、物证可以证明,甚至说话前后矛盾,蛮不讲理,保安人员应当将其带入办公室进行进一步盘问。
4.若有证据表明此人是危险人物或犯罪嫌疑人,应立即打110报警由警,由警方带走作进一步调查。
5.若可疑人物在盘问时夺路逃跑,保安应当将其相貌、身高、衣着及其它特征和逃走方向向警方报告,同时,学校应当做好此人再一次闯入校园作案的思想准备和预案准备。
6.在整个过程中,学校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防范可疑人物使用暴力,要确保周围人员的安全。
7.学校应把事件情况及时向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四)校园内发现可疑物品的应急程序。
本应急程序的要点是:防范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品伤害事故。
1.保安收到可疑邮包或发现可疑物品都要在第一时间向值班教师和领导报告。
可疑物品是指:物品外表、重量、气味可疑,不是本单位的物品,也从无看到过此种物品,不知此物品有何用途,为何会摆放在学校某处。
2.发现可疑邮包和可疑物品的任何人员,都不应当试图打开或随意摆弄它,要禁止在周围呗烟或使用手机,对讲机或发动机动车辆等。
3.学校应当指定有专业知识和经验的人员进行初步鉴别,判断是不是危险物品,若不能排除危险物品,应立即打110报警请警方专业人员进行检测和处理。
4.若可疑邮包和物品被警方确定为危险物品,学校应立即在其周围设置警戒线,无关人员应立即撤离,并采取严密的防范措施。
5.学校应当配合警方组织人员在校园其它区域搜寻检查,确定在校园内是否还有其它可疑物品。
6、学校配合警方开展各项处理工作,并及时向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五、应急预案实施要求
1.全面启动应急预案后,各应急小组应在最快的时间内就位操作。
2.尽快通知当事学生家长,请其火速赶到现场。
3.应急工作做到忙而不慌,一切以孩子安全为重点。
4.应急工作中的突发事件,如某岗位人员空缺、物品缺乏等,其处理以就近、快速、适宜等为前提。
六、应急预案实施保障
1.坚持预防为先。
建立健全学校门卫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学校门卫管理制度》,把好校园安全第一道关;学校应做好日常预警预防工作。
2.严肃责任追究。
对值勤值班人员擅自离岗,或不认真履行疏导、保护、管理职责的进行严肃处理,对工作失职酿成严重后果的有关责任人,将根据实际情况,按照有关规定和管理权限报上级有关部门予以处置。
3.一把手总负责。
学校行政一把手为总负责人和总指挥,所有教职员工必须参与应急疏散的组织与学习工作。应时刻保证一支由专职保安、行政值班人员、值日教师、安全管理干部、部分教职员工组成的应急队伍。
4.加强教育培训。
利用课堂、互联网等多种形式,向教师、学生及其家长宣传有关应急知识,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定期组织对教职工、学生进行教育和培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