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楼小学发展规划
第一部分 办学理念及办学特色
学校发展规划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灵魂,是学校形成规范办学,自主办学,特色办学的基本要求,为了进一步谋划学校的长远发展,科学引领学校内涵发展,自主发展,创新发展,切实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推动我校教育健康发展,学校在认真分析校情的基础上,坚持科学实效,面向未来的原则,寻找学校发展变革的突破口,使学校的办学目标更具针对性,特制订学校发展规划。
一、 现状分析
门楼小学于 1924 年建校,占地34000平方米,建筑7539.72平方米,教学楼1栋,餐厅1个,共容纳14个班级,546名学生。学校立足“以水育德,以善明志”的培养目标,全面构建“上普右水”的校园文化体系。确立了进点滴,自强不息”的校训,“遵循教育规律,为学生终身发展负责,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办学宗旨和“日有所得,终不惰”的教育理念,以及“博大、谦逊、包容、坚韧”的育人理念,突出体现以水育人的文化特点。学校现有在编教币35名,在岗教师34名,校聘教师6名。
二、历史沿革
学校前身是私塾,后由门楼村纪姓商人出资与门楼村村民郭学英共同创办学校,以“纯华小学”冠名,此时是1924年。1930年门楼纯华小学改名为门楼镇立小学。1949年镇立小学改名为门楼完全小学,1968年门楼联办中学成立,门楼完小并入联中,1982年联中撤并入烟台十八中,门楼联中遂改为门楼完小,同时被上级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定为镇中心小学,门楼完小命名为门楼中心完小。1992年秋,旅日爱国华侨刘家齐先生秉承其祖父刘佑民先生经商有成,回乡办学的意愿,捐资7万元人民币新建校址,1994年秋,新校建成交付使用,为纪念刘佑民先生,经刘家齐先生提议,有关部门批准,校名更改为“门楼镇佑民中心小学’’。2021年3月,经区编办批准,学校更名为“烟台市福山区门楼小学”。
三、办学特色
学校正在打造“水文化”为主题的校园文化,立足“以水育德,以善明志”的培养目标,全面构建“上善若水”的校园文化体系。确立了“日进点滴,自强不息”的校训,“遵循教育规律,为学生终身发展负责,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办学宗旨和“日有所得,终生不惰”的教育理念,以及“博大、谦逊、包容、坚韧”的育人理念,突出体现以水育人的文化特点,进一步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四、几年来取得的主要成绩
学校先后获得教育部足球特色学校、全国防震减灾科普范学校、山东省学校文化建设重点研究基地、山东省少先人优秀大队、山东省平安学校标杆学校、烟台市教育教学先生集体、烟台市安全文明校园、烟台市综合实践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烟台市教育科研先进单位、烟台市劳动教育先进单立等称号。
第二部分 学校现有发展水平诊断与分析
优势
1.学校是一所百年老校,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周边环境良好,地处街道中心,与友邻单位关系和谐融洽.
2.硬件设施相对完善。各类功能室、现代化教学设备配备齐全。
3.教师敬业爱岗,教学经验丰富,教研氛围浓厚。
4.生源状况良好,家长对教育重视,但学历水平一般。
5.学校规章制度健全,落实到位,采用规范、有序、民主的管理方式,注重细节管理。
6.学校活动课程丰富多彩。
劣势:
1.丰厚的学校文化尚未形成,品牌概念意识不强。
2.课程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
3.教师年龄偏老,青年教师少,缺少活力。教师的创新精神薄弱。
外部环境因素
机遇:
学校校园文化建设、课堂、教科研、党建等工作扎实开展,经常承办市区级现场会,也吸引了很多教育同仁到校参现学习,本校教师外出讲座、讲课的机会也越来越多。这正是学校开放交流的发展机遇。
挑战:
1. 学校在打破原有“围墙”寻求进一步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借助外脑进一步提升现有理论。
2.以学科教学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建设正面临重大挑战。
学校发展方向:
未来五年,学校的发展方向:文化立校,特色兴校,品牌亮校。具体来说,2024-2025年是学校文化建设年;2026年为品牌创建年。
一、挖掘学校历史文化内涵,打造“水文化”学校文化;
二、构建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融学课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开展“水文化”校本教研模式,提升教师的专业平;
四、开发丰富多彩的“水滴小镇综备实践活动课程”,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