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年,根据教体局重点工作考核的要求,以“抓规范、减负担、提质量”为目标,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助推学校教学工作内涵发展。
一、进一步规范办学,加强教学常规“精细管理”。
1.课程刚性管理。严格落实课程刚性化管理,严格调课制度,音体美不能调课,音体美教师有事班主任代上。其他学科调课后要补上,班主任不能代上。调课找学科分管领导签字、盖章,调课必须写调课单。
2.严格落实各学科备课、上课、作业、辅导等教学常规,认真落实校本教研、集体备课、教学质量分析等制度,稳步提高学生学科素养。
3.教辅管理。严格落实教辅材料“一教一辅”、目录管理和自愿购买制度,不允许教师自己统一订小卷、一点通等。
二、加强课堂教学研究,凸显教学“质量第一”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 “抓教学、提质量”是我们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1.加强课堂教学研究,向课堂要质量。研究在“双减”政策下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各学科要制定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
(1)精讲精练是关键。精不是为了节省时间而减少内容,而是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恰如其分地抓住教学中的基本知识,突出教学重点,所以备课是教学质量的保障。
(2)课堂互动是关键。学生只有跟老师真正互动起来、真正地参与到教学中来,学习积极性才能被调动起来,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因此上好每一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3)课后反思是指导。教师要在反思总结中扬长避短,才能创建更加高效的课堂。
2.提高教学质量最重要的是要发挥教研组的集体力量,做好集体备课和教研活动,在此基础上,教师个人要把功夫用在如何上好每一节课上、如何布置作业、如何进行作业讲评上。争取在教体局的质量检测中获取好成绩。
3.加强教学质量监测。2022年学校重点工作考核办法:监测三四五年级语文学科书写、阅读和习作,数学学科运算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按抽样监测学科的合格率、优秀率计分,各占50%。合格生源输送率。
小学段班级学科成绩排前8名的任课教师(任教两个班级或以上的,按其综合成绩计算,下同),直接授予“蓬莱区教学先进个人”称号 。
教导处将采取推门听课、参与教研活动等方式加大对课堂教学的监控,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深化教研组建设,推动教研活动“扎实有效”
扎实推进教科研工作。发挥教研处指导作用,开展好学校、学科组、教研组三级教研活动,做到有研究,有记录,有反思,有总结,有提升。
1.常规教研:举行校内教学比武,开展组内听评课、新教师推门课活动,促进学科组教学质量均衡提升。
2.主题教研:针对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主题展开深入扎实的学习研讨、反思总结,有效解决实际问题,突出教研实效。
各学科组要及时总结教研组建设经验,积累形成富有特色的校本教研文化,学期末举行优秀教研组评比,参加区教研组考核。
积极开展并做好各级课题立项、结题工作,争取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或教师个人出版论著。
四、减轻学生作业负担,落实家庭作业“规范管理”
建立学生作业监控、检查机制,扎实开展“双减”政策下的作业改革研究和管理,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做到减负不减质。
1.严格控制作业量。继续实施作业公示制度,年级组长、教研组长和班主任把好关,一二年级坚决不允许布置书面作业,三四五语数作业要适量。
2.精心设计作业。以精致设计、精简设置、精到批改为着力点和突破点,科学、分层布置适量作业,积极探索作业改革和评价模式,推动我校作业改革向纵深发展。
3.作业批改与评价:教师对书面作业一定全批全改,严禁给家长布置作业或要求家长评改作业。
4.严格落实《作业监测、问责制度》,教导处将对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进行抽查,对违规作业布置进行通报批评和相应处理。
五、加大教师培养力度,彰显“教师第一”
学校将搭建多种平台,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1加大青年教师培养力度,通过推荐学习、实地(在线)培训,提高教师理论素质;
2.组织教师参加区课堂大比武活动,开展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能力专项提升活动。
各学科教学工作重点
(一)语文学科
1.理论先行。重视课题研究,更新作业设计改革理念,明确研究方向。
2.提升作业设计的有效性,采取分层设置,体现弹性要求,让作业更好地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3.加强教研组建设,实实在在开展教研组集体备课研究活动,做到有研究,有记录,有反思,有总结,有提升。
4.克服教学资源浪费,促进我校与大辛店小学、龙山店小学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建立完整的“课中导学单”资源库。
5.以“课中导学单”为支架,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地研究,促进课堂转型;引导学生有序而深入地开展语文学习,培养学生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
6.继续抓堂堂清和单元清,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数学学科
1.重视教育教学法规的学习,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加强先进教学理论的指导,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
2.学习数学新课程标准,探讨建立和谐高效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着力变革教师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3.加强教研组建设,实实在在开展教研组集体备课研究活动,做到有研究,有记录,有反思,有总结,有提升。
4.促进教师之间,组与组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建立完整的学校资源库,做到资源共享。
5.继续抓堂堂清和单元清,注重分层教学和学困生转化,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6.利用“北师青附数学微课”、“新泰微”“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等多个平台,为学生提前准备好线上学习资料,切实保证线上线下能及时切换,做到无缝衔接。
(三)英语学科
1.本学期把教师对教材的理解运用程度作为教研工作的重点。组织教师进一步解读《英语课程标准》及《中小学德育一体化实施纲要》的同时,每人深入学习一本教育教学论著。
2.立足于课堂教学实践,探索新课程下的课堂教育教学规律。在学习、探索、研究、反思、交流、实践中,把课程改革的精神扎扎实实地落实到具体的课堂教学中。
2.做好绘本培训工作,提高英语教师驾驭绘本课堂教学的潜力。本学期将着重进行绘本教学的打磨,利用教师之间在课程实施等教学活动上的专业切磋,有效地开展培训,多渠道提高我组英语教师队伍建设。
(四)道德与法治
1.积极开展听课、评课活动,鼓励教师在教学中注重信息技术的运用,结合我校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内向课外延伸活动,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
2.开展评价演技。鼓励教师在评价时从学生的原有基础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强调以鼓励为主的发展性评价,从多方面进行评价,比较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利于学生发展
(五)音乐学科
1.立足课堂,加强本教研组教师之间的交流与研讨,反思与总结,扎实有效地进行校本课程研究。
2.认真领悟音乐新课程标准的精神,掌握新教材的编写意图,把握重点和难点,用好、用活教材。
3.捕捉教学中的问题,将问题转化为研究课题,使教研活动课型化、课题化。
4.所有教师在固定时间参与集体备课,主讲人做好集体备课记录,充分利用集体备课时间进行磨课研课。
5.结合近年来教体局要求的教研组建设要求,切实做好教研组工作,做到工作实际有效,不走秀。
(六)体育学科
1.加强教育教学的学习与研究,践行师德建设与质量科研。本学期按照局里要求,全区中小学生集中学习“七彩阳光”广播体操,体育教师组织集体学习,教会班级学生并规范动作。要求全体学生必须熟练掌握动作,并且能准确把握节奏,增强乐感和节奏感。
我校为烟台橄榄球特色学校,本学期预计将进行体育教师橄榄球知识培训,全部了解并掌握橄榄球基本技能。组建橄榄球训练队,打造一支精品队伍。
依托体育组的微型课题《小学体育课堂中体能教学方法的实验研究》,体育教师结合自身实际状况用心开展课堂教学研究,从中寻找课堂教学规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2.加大学校体育课余训练的力度,争创优异成绩。
严格制定训练计划,团结协作搞好学校体育课余训练。用心做好准备,迎接开学后学生体质达标抽测,群策群力,争取在比赛中创造更好的运动成绩。田径训练队全面启动,为明年的区比赛提早做准备。
(七)美术学科
1.贯彻新课程理念,改善教学行为。
组织老师们学习《美术课程标准》等有关课程改革的文件、材料。时刻关注当前小学美术教改的新观念、新思潮、新动态、新理念,更新陈旧的观念,及时了解教育教学信息,辅助教学。学习并收集有关课堂教学策略中体验性学习、合作性学习、自主性学习的理论材料,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2.做好工作坊工作。
学校的艺术教育指导思想,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出发。紧紧围绕“让艺术走近校园,走近班级,走近每一个学生”的主题活动,动员和吸引广大学生积极参与到艺术活动中来,努力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到美育的快乐。
(八)安全教育
1.认真上好安全课。根据小学生的学习心理发展特点,用形象生动的教学来引导学生,并让学生积极参与。各学科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学生安全意识。
2.加强校内外安全教育,确保师生身心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