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里小学2023-2024学年度工作计划
根据福山区教育和体育局工作安排和我校的工作实际,本学期,我校将紧紧围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总体目标,理清思路,抓紧机遇,在政治建设、安全管理、规范办学、教育科研、师资培训、学校特色等方面创新工作,突出成效,推动学校教育进一步实现优质均衡发展。
一、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弘扬爱岗敬业精神
1.继续抓好师德考核、承诺、奖惩三项制度建设。严格落实省教育厅《关于大力开展师德教育,禁止中小学教师从事有偿家教的通知》和《教育部严禁中小学校和在职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的规定》文件精神,严厉惩处教师体罚学生、以教谋私等失德行为。
2.以实际行动为载体,修行师德,创建优质文明的办公教学文化氛围。在新学期里,继续开展师德师风专项教育、优秀教师经验交流等活动,全面推行师德承诺制,加强对优秀教师的宣传与表彰。深入开展“修素质强师德、树形象展师风”师德主题教育、教师节“红烛颂歌”专题宣传、教师节系列庆祝等活动,切实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
3.提升家庭教育和心理健康服务水平。按照区教体局的要求,坚持每学期举行两次家长会、每年寒暑假教师全员参与家访进万家活动,推进家校联系经常化、规范化、优质化。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各班主任、各科任课老师要配合做好后进生转化、优生辅导和学困生的辅导工作。完善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全面开展师生心理健康服务。
二、加强安全管理,打造和谐教育环境
1.做好安全防控工作。我校与当地卫生健康、市场监管、公安、镇政府建立了联防机制,学校、班级、家长建立了三级联系网络,假期中能够及时发现安全问题并快速、科学处理。为了确保顺利、安全开学,我校扎实做好了物资储备、后勤保障及消毒措施等具体工作,制定了开学方案和应急预案,完善安全防控各项制度,全面筑牢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防线。
2.不断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学校将定期召开工作例会,组织开展教育培训演练活动,依法依规管理,突出校车、校舍、餐饮、消防和取暖、安全保卫、防溺水、防踩踏、防欺凌、生命安全、实验室及特种设备、集体活动、意识形态、舆情、信访稳定、考试安全等16个重点领域安全工作。新学期将结合交通、消防、不安全场所等地域性安全问题,搞好针对性教育。政教处、安全办、少先队大队委、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要齐心协力,共同配合,大力整治校园欺凌和暴力行为,定期开展“校园防欺凌”“防性侵”教育活动,培养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强化责任
三、突出教学主题,多举措提高教学质量
1.抓好教师培训工作。本学期,将根据市区安排,进一步做好2024年的远程研修、学分认定、公需科目培训、校本培训以及市局相关重点工作。在此基础上,组织好烟台市在线优质资源课评比、业务校长讲课比赛、市级学科大比武活动、单元主题英语课堂教学评比、语文青年教师沙龙活动、传统文化教师素养展演比赛、各学科同课异构课堂教学展示评比。特别是新课标和核心素养的学习培训,将纳入新学期教师培训日程。
2.加强薄弱学科的督查。加大对音、体、美、科学、信息、综合实践、地方课程等薄弱学科的检查力度,在开齐、开足的同时,实现开好。学校会加强对教师的教育,纠正薄弱学科形成考试科目的备用课,被任意挤占的现象。综合实践学科,要充分利用好校内外综合实践基地进行劳动教育活动。本学期,要继续建设好校内综合实践劳动教育基地,组织学生每周开展劳动教育,并迎接区级校园劳动教育基地建设视导和烟台市劳动教育现场推进会。同时依托少先队活动,充分利用好市区校三级综合实践基地资源开展校外活动,确保每学期20课时的活动时间。
3.抓好教学质量监测工作。本学期将继续严格执行“双减”政策,继续按照“福山区常规管理检查评估标准”指导工作,依托教师课堂实施、学生作业研究两环节为突破口,深化“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课堂模式”研究,进而提质增效,提高教学质量。同时,还要结合区研训中心的工作安排,做好期末学业水平的整体考核工作,并做好学业考试数据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探索课后服务工作和第八节课教研新模式。在现有学业服务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实际及本学期的体育艺术展演比赛,不断开发新课程,满足家长的不同需求。做好课后服务考勤工作,积极争取补助资金,及时下发,保障课后服务顺利开展。
四、深化素质教育,加强学生德育工作
1. 加强学生德育工作。持续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教育活动,利用节日开展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主题教育活动。积极创设实践育人场景,打造多样化德育活动。积极利用实践活动推动德育序列化、规范化建设,实施好每学段、每学期、每月、每周的德育活动。继续开展德育特色建设提升工作,依托河滨路小学教育集团,通过集团内的交流研讨、联动展示、德育开放日等形式,进一步打磨我校德育特色,并借助烟台市德育品牌评选活动,深入开展德育特色品牌建设工作。主动通过各种媒体平台,对我校德育特色、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等工作进行推送,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社会影响力。
2.大力开展音体美等艺术活动。坚持进行阳光体育运动,严格落实音体美课程刚性化管理,落实上午大课间“体能天天练”、下午体育活动课制度,确保学生每天1 小时体育活动内容丰富有效,达到国家标准。本学期,将根据区研训中心的安排,举行歌咏比赛、足球赛、综合实践校园文化节、近视眼监控、校园书画展、器乐进课堂等活动,争取在区级比赛中获得优异的成绩。
3.依托劳动基地加强劳动教育。落实《烟台市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五年发展规划》等文件,每周每班安排一节劳动教育课,探索劳动素养评价制度。依托校内劳动基地“怡耕园” ,严格落实劳动清单,坚持课程教学、校内劳动、校外劳动、家务劳动、社区劳动并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劳动实践教育实施新模式。
五、坚持统筹兼顾,提高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
1.推进满意度测评工作常态化。将教育满意度测评和群众满意度工作纳入学校日常管理,不断规范办学行为。坚持经常性对标自查,发现问题立即整改,随时做好省、市、区测评工作准备,进一步提升教育工作群众满意度。
2.严格学籍管理,加大控辍保学的工作力度。新学期初由分管人员组织对全校进行一次学生学籍的全面清理、理顺工作。坚持学籍管理校内实施,有转学、辍学情况及时上报。充分发动班主任、任课教师通过包帮学困生,积极家访等活动使就读学生“一个都不能少”。本学年,还将深入排查适龄残疾儿童情况,做好我校四名残疾儿童的随班就读工作,迎接特殊教育工作督导。
3.做好教育宣传工作。要充分利用学校公众号、教师工作群、各班级微信群和qq工作群,发布各类教育新闻,将学校和班级开展的各项活动精准推送给每一位家长,取得家长和社会的支持。同时利用《大小新闻》《中国少年报》《少先队活动队事集》《实践课堂杂志》《齐鲁少年》《福山新闻》等媒体平台介绍我校工作事迹,争得社会的关注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