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学校的办学目标和共同愿景,培养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结合学校发展实际,现制订学校“十四五”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根本任务,以全面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为根本保证,以促进公平和提高质量为主题,加快推进学校教育现代化,聚焦建设“有质量、有品质”的教育,努力开创学校教育新局面。
二、基本原则
1.内涵发展原则。继续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高学校依法办学的能力;依托学校章程建设,逐步完善各项制度,逐渐规范办 学行为,促进学校实现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和自我完善;致力于文化建设和队伍建设,致力于全面推进谐生教育,形成富有个性 的办学特色,注重提升办学的“软实力”。
2.特色发展原则。继续创建学校特色,整体提升学校的质量和综合竞争力,形成学校特色品牌。学生在五年学习中依托学校 特色教育形成自身能力特长,实现学校、教师、学生的共同发展进步。
3.名师带动原则。以名师引领全体教师成长,以名师带动学校质量提升,以名师带动学校特色发展。
4.自主发展原则。鼓励教师自主发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5.创新发展原则。以创新为动力,以创新谋发展。在创新中推动学校各项工作不断优化。
三、主要目标
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促使每个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教育。为此,老师要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和需求,使发展水平处于高低两端的学生得到特殊培养,还要关注每个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着眼于可持续发展,让每个学生获得最适合自己的成长平台。
“内涵丰富”指:建立科学、高效、民主的管理机制,建设一支“师德高尚,教育优秀、教学突出、科研能力强”的专业教师团队,构建具有本校特色的课程体系和教学评价体系,搭建学生身心健康和个性发展平台,创建书香校园,文化校园,坚持严 谨治学与开拓创新相结合,使学生个性彰显与全面发展相结合。
“特色鲜明”指:养成教育显成效,建立养成教育的长效机制;学生在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基础上主动学习,自 主发展,学生具有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继续“红色文化”“书香校园”两大学校特色。
“社会认可”指:切实提升办学质量,全力打造学校特色, 以质量和特色树立学校良好学校形象,赢得上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四、主要任务
1.校园环境设施
进一步优化学校硬件设施,净化美化校园,优化现有设施的使用功能,为师生创造良好的工作学习环境。
2.师资队伍建设
实现教师队伍整体优化,培养出3-5名市级骨干教师。
3.学校管理体系
建设好完备的学校章程,学校管理要达到:制度健全,体制顺畅,职责分明,各种评估、激励措施配套齐全,管理手段逐步 实现网络化,炼就具有“真实、真意、真效”特性的智慧管理。
4.教学质量发展
力争实现全市上游水平。
5.教育科研质量
课题申报数量比“十三五”翻两番,教师论文发表比“十三五”翻三番。
6.学生培养教育
培养桃小好少年和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新时代小学生。
7.学校特色建设
强力推进“红色文化”和“书香校园”两大学校特色。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思想教育,激发教师职业幸福感使命感。
一是学习师德规范,帮助教师明确行为准则;开展活动,引 导教师体会职业的价值为师的尊严;二是指导教师制定自我发展规划,将自我发展与学校发展融为一体,正确分析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明确努力的方向。三是适时肯定教师的进步,让教师感受到进取的快乐,为老师发展注入动力。
(二)明确评价标准,让教师的发展有据可依。
出台符合新形势的教师评价方案,培养“四有”好老师,用自己的真诚态度、真才实学和对教育对学生的满腔挚爱来为人师。
(三)推动读书活动,提升教师人文素养
努力推行教师读书计划,重点关注教师人文素养的提升。每学期向教师推荐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目,为老师订阅适当的图书杂志,组织读书交流活动等,提升教师境界,开阔教师的眼界。
(四)加强业务培训,强化专业技能
1.通过教师继续教育的管理和考核,提升教师学科基本知识和技能水平。
2.落实教研和集体备课制度,帮助教师掌握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基本流程,把教研活动变成解决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的研讨会和分析会,督促教师在实践中学习反思提高。继续实行“小专题”教研模式,提高教研对教学的促进作用。
3.每学期初进行教材知识梳理培训,帮助教师系统了解学科知识脉络,提高教师把握教材、驾驭教材的能力。
4.提供交流展示的机会。一是扎实搞好“ 一师一优课”活动, 每学期均要推出学校最优质的“优课”,各教研组要针对“优课” 开展系列教研活动。二是开展好校内研究课、评优课、青年教师比武课,形成相互学习、公平竞争的氛围;二是提供外出机会,支持教师到外校、外地听课观摩、学习考察,帮助教师开阔眼界,打开思路;三是创造条件,为教师争取参与各层次展示锻炼的机会。
(五) 加强科研能力,提高教师创新意识
1.大力宣讲教科研的意义,让教师理解教科研对教育教学工作和对教师个体发展的现实意义。
2.制定教科研奖励制度,对科研先进教师在学校的考评中予以奖励。
3.在认真开展已有课题研究的同时,积极申请对学校发展具有引领性作用的课题,带动一大批教师参与到课题研究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