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州市平里店中学教学管理制度

日期:2024-03-29     

字号:

一、备课制度

1.加强学科教研组建设

设立语文组、数学组、英语组、理化生组、史地政组、音体美微组共六个教研组,选派骨干教师担任教研组长,根据本校实际制定出开展教研活动的方案、计划、制度等。

2.坚持集体备课

以教研组为单位每两周至少举行一次集体教研活动。根据学科组实际情况结合学校要求,要从课标、教材、教法、学法等方面对近一段教学活动进行研究讨论,用以指导每位教师的教学工作。

3.认真设计教案

各科教案使用三栏式手写的备课,每学期的备课笔记前应有详细的教学计划(包含学期教学目标、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措施和方法、教学课时与进度安排表等内容)。应分课时编写教案(教师写详案),教案应体现以下内容:课题、目标、授课时间、重点、难点、教具准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小结、板书计划、教后反思等。要求提前一周备好教案。

4.建立教案周查制度

教师提前一周写好教案后。教导处组织教研组长每学期对教案学期集中检查两次、抽查两次,检查时要做好详细记载,并盖章确认。语文教案中的作文教学要单独备课。查阅后,在例会进行情况通报,对优秀教案予以表扬、奖励,对有问题的教案要提出改进意见,并限期改正。

二、上课制度

1.严守课堂纪律

任课教师要严格按照教导处编排的课程表上课,不得随意调动课表。教师必须在在响上课铃之前到达教室,不拖堂,中途不随意离开教室,不在教室内接打电话等。

2.注重仪表

教师上课时端庄整洁,仪表大方。不穿拖鞋、背心进教室,不在教室内抽烟、不得在课堂中接打电话。

3.讲究教学艺术

课堂结构紧凑,既有适当的密度、速度,又有适宜的难度和强度,步骤清楚,层次分明。教师讲授时间每节课控制在10分钟左右。能灵活处理突发性事件,帮教学生要以理服人。善于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探究。板书不仅突出重点、难点,而且要工整美观。

4.教学用语精炼、准确、易懂,提倡采用2.0信息技术手段授课

教师要求用普通话讲课。课堂用语力争用科学语言,准确无误,不讲方言、土话,更不得使用粗俗语言,声音要清晰,提倡采用2.0信息技术手段授课。

5.尊重学生

课堂上,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更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不同意见,应鼓励学生创新。严禁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6.按照小组合作达标模式授课

三、作业批改制度

1.作业布置严格规范

各科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布置作业,作业习题要精选,份量要适当,难度要有层次性,题目准确无误。学生书面作业的布置范围限定在教材和经山东省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通过的教辅材料范围内。各学科不得将教学用书目录以外的教辅资料作为布置作业的依据。控制作业总量,减轻学生学业负担,指导学生充分利用自习课或课后服务时间,使学生在校内完成大部分书面作业。不得使用手机、微信群、QQ 群布置家庭作业,不得发布作业答案让学生自己批改、订正,不得给家长布置作业。

2.作业批改要及时

要全面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坚持全批全改,加强作业反馈与矫正,加大对作业的统筹指导和过程督导。对作业的情况要做好简要记录。批改符号要规范,并用鼓励性评语。对于当天晚上完不成作业的,如有家长签字证明不得对学生批评。

3.要重视作业的讲评

要引导学生更正作业中的错误,对典型错误要集中讲评,个别性问题要面批面改。

4.建立作业评比制度

学科组每月要组织一次作业抽查,对学生优秀作业,应及时组织展览或表扬。对批改认真的教师要表扬鼓励,对批改马虎者提出批评。

四、辅导制度

教师要主动及时地利用自习课进行辅导,解答学生的疑难问题,指导学生看书、复习、预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指导学生完成作业,对个别学生面批面改,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审题解题方法,对学困生或缺课学生弥补缺漏;对优秀学生、特长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指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鼓励教师课外无偿辅导学生。

各级部每学期至少集中两次进行优生鼓舞表扬,营造学习氛。

五、考试与评价制度

1.坚持考试与考察相结合

学校每个学期组织文化科目的期中和期末两次考试,其它科目每学期组织一次考核,并及时组织各学科进行教学质量评估,抓好教学反馈,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2.要建立发展性评价制度

学校组织各年级各班采取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接合的评价方式,注意学习过程评价与测试成绩相结合。评价要以鼓励为主,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3.要规范考试考查程序

命题要严格依据课标,依据教材,全面科学,份量适当,难度适中。不出偏题、怪题,更不能出现知识性错误。师生要严格遵守考试规则,考前15分钟才能启封试卷。对违反纪律作弊的师生应及时批评教育和处理。教师在考前要对考试的内容有计划认真系统的组织复习和辅导,考后应认真进行阅卷,并做好试卷分析,学校并及时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质量评估,应把考试评估的结果作为衡量教师工作成绩的重要依据。

六、校本研修制度

1.教师业务学习坚持集中与自学相结合

每期学校召开一次业务学习经验交流会或培训会,集中学习,集中讨论,研究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业务学习、理论学习采取集中、分散相结合形式,学校积极创造条件聘请相关专家学者进行业务讲座。

2.教研组听课评课要常规化

教研组应合理安排公开课、研讨课、比武课,组织教师听课。校长每学期听课不少于30节,副校长、教导主任每学期听课不少于40节,青年教师每周听课不少于3节,其他教师每周听课不少于1节。听课要有详细记录和评课记录。听课记录要反映教学全过程,分析评价结果,提出意见和建议。要经常开展麿课活动,教师要本着互相学习的目的,认真参加,指出不足提出建议,避免走过场说空话。

3.课题研究要常抓不懈

课题研究是教师进行教学研究的重要形式之一,也是教师业务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鼓励一线教师进行有效的“小课题”研究,围绕课堂教学改革和课堂文化建设开展有效研究,解决具体问题。

七、学校行政定期与不定期的督导检查制度

每学期对教学常规的落实情况进行督导检查,以通报的形式反馈,据此作为教师能力考核与绩效挂钩的重要依据。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