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学校将继续坚持“德育为先,贴近实际,注重实践,提高实效”的工作原则,围绕学校整体工作安排,改进创新德育工作方法,强化学校团队德育管理功能,积极探索“面向全体、全员参与、全程关注”的工作机制。以“精细化”管理为切入点,探索“德融数理 知行合一”的德育新模式。坚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以强化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为重点,不断增强德育工作的主动性、实效性,形成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参与的三全育人模式,力争使“七彩德育”品牌在传承中发展,助推“和润教育”全面实施。
二、目标任务
常规教育导行化;主题活动特色化;评价体系科学化;德育网络健全化。
1.加强德育研究与指导,进一步增强全体人员的德育创新意识;
2. 继续抓好常规管理工作,促进学生行为规范和良好品德的形成;
3.进一步推进班级文化建设,全力打造团结、奋进、活泼,学习氛围浓厚,文化氛围的优秀的班集体;
4.重视和加强班主任的业务培训,加快青年班主任的专业成长,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班主任队伍;
5.实施节日活动、主题活动、仪式典礼活动与主题班队会“四大平台”,扎实有效地开展德育活动,全面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和综合素质;
6.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利用好橱窗、黑板报、电子屏、校园网、微信平台等校园文化设施,积极发挥校园文化的引领作用;
7.加强安全教育,着实增强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技能;
8.加强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的生活技能,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养成尊重劳动的思想品德;
9.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做好学困生的心理疏导工作,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
10.加强法制教育,使学生从小知法、守法,教育学生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11.加强家校交流与互动,努力发挥学校、家长、社会三位一体的联合教育功能。
三、工作重点
(一)完善德育管理组织,强化教育功能
1.完善德育管理组织,发挥育人作用
本着“教育无小事”的原则,继续推进“3+x”管理模式,依托“三支监督队伍”——值日校长、级部主任、文明岗,“x个导师”——级部组长、班主任、任课教师、后勤教师等人人参与,互动管理,从放学路队、间操集会秩序、纪律、卫生、晨会、校舍维护等方面进行日常管理,充分发挥全员育人的作用,实现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检查指导,培育二小“和美”少年。
2.推进“三全育人”改革,形成大德育环境
深入推进“三全育人”改革,细化落实育人过程及评价,通过多元评价促进教师真正行动起来,逐步形成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大德育环境。
(1)巩固导育关系
围绕“三全育人”实施方案,继续压实全员育人责任,每位教师每学期要承担10-20名学生的转化、培育工作,要保证所有的老师都成为导师,所有的学生都有导师。每班三位导师的班级,每位导师负责一组学生。每班两位导师的班级,由班主任和育人导师均分第三组学生,以保证每个孩子都有导师。导师要注意巩固导育关系,主要通过日常教学、师生谈心、同班主任交流和家长沟通等方式,增进师生了解,多关心关注分管学生情况,包括家庭、学习、性格、特长、习惯等。
(2)拓展育人途径
导师要保证每周至少和两个分管学生主动交流,课堂上、课间、上放学路上、入户家访或在校外访谈等,选择合适的时间、地点,抓契机进行育人,切实发挥思想引导员、课业辅导员、心理疏导员、生活指导员、成长向导员的作用。
(3)明确清单职责
为保障育人成效,积累过程资料,在记录《三全育人指导手册》的同时,增设“全家福”和导师工作清单。“全家福”即为育人导师和本组学生合影。工作清单为导师的育人保底任务,贴在辅导手册内扉页。
(4)完善考核评价
评价分为三部分:学生评价、教师民主评议、辅导手册量化。采用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的办法,计划六月份进行考核。
3.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促进专业化成长
(1)着力提高全体班主任队伍工作执行能力与创新能力。一是切实发挥“优秀班主任”的作用,以点带面,开展班级工作理论研究。二是提升“班主任例会”功能性,改变任务布置以及工作总结为主的形式,根据不同时期不同年级的要求,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加强班级管理工作教学研究。
(2)加强对班主任的专业化培养,开学第一个月内,针对班级管理中常见问题举行一次班级管理圆桌会议。
(3)加强班主任队伍日常工作过程性评价。本学期对班主任工作考核在“文明班队评比”基础上,增加班主任业务考核项目,形成《班主任工作评价细则》。主要是班主任工作表册撰写、学生评价手册填写、班主任征文、班主任考勤、工作完成时效等方面的检查记录,作为班主任评先树优的依据。
(二)践行“八礼八仪”,促进习惯养成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学生习惯养成教育将围绕“八礼八仪”活动,结合雏鹰争章推进践行,整合与深化一日常规教育,鼓励开发并形成特色教育活动,依托班队会、《道德与法治》课,借助形式多样的校本德育活动,开展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引导学生懂礼节、知礼仪,守礼节、行礼仪。
(三)实施主题教育,注重德性养成
充分利用学校德育网络和德育队伍全面实施法纪、安全、心理健康、爱国主义、文明礼仪、感恩教育,每两个周一个主题常抓不懈。坚持升降国旗制度,通过国旗下讲话进行思想教育。办好班级墙报、宣传栏,繁荣校园文化,营造浓厚的德育氛围。结合各个纪念日进行德育活动设计,通过典礼仪式浸润学生的心灵。
开学第一课,在开学前了解各班开学第一课创意,找几个有创意的班级,请电视台拍摄。
开学典礼(开学第一周的周三上午第二节大课间)分四个大环节:一、校长新学期致辞;二、五虎送福,分别为吉祥虎、如意虎、好德虎、勤学虎、健体虎,每只“虎”送上一句新学期的祝福,因为2022年是虎年,充分利用好虎文化。三、花样跳绳,提前摸底,从各级部挑选出花样跳绳练得好的学生上台表演,穿插街舞、武术等健体形式,以北京冬奥会为切入点以健体才艺为主题;四、经典诵读展示,选出经典诵读展演中以爱党爱国为题材的优秀班级参演。
其他常规活动:
三月,以“绿色环保”为主题,开展植树节、“学雷锋”、庆祝“三八妇女节”、“3·15”消费者权益日教育活动;
四月,以“爱劳动、爱实践”为主题,组织厨艺大赛,结合“地球日”“清明节”开展系列教育活动;
五月,以“感恩成长”为主题,设计“十岁生日”感恩教育活动,倡导学生为长辈献爱心;
六月,以“梦想”为主题,开展“六一儿童节”,除了传统的跳蚤市场和游艺活动外,结合劳动教育,鼓励低年级学生利用废旧物品制作服装,举行环保创意时装秀。
七月,开展“毕业典礼” 活动。
注:政教工作人员每人负责一个主题教育活动的设计,并根据学生年龄特点选一个年级重点开展,其他年级普遍开展。重点开展年级要加强活动设计,保证学生参与度与体验度,突出教育效果,注重资料整理与宣传,形成德育校本课程。
(四)举办“校园文化节”,搭建学生成长舞台
学校将继续举办“艺术节”、“体育节”、“儿童节”三个重大节日,结合“校园吉尼斯”挑战赛,营造积极向上、阳光活力的校园文化氛围。
(五)规范家长学校建设,探索家长教育
推进家长学校规范化建设,改变家庭领域的教育生态,为家长提高自身的教育方法和理念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切实发挥家委会作用,形成更有实效的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育人机制。
1.完成一年级家委会组建成立工作,明确家委会工作性质和职责。
2.加强幼小衔接,邀请幼儿园老师到校听课,幼儿园学生到校参观,利用幼儿园大班的家长会为家长介绍幼小衔接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和培养的习惯,通过幼小联动的方式帮助学生能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
3. 推进家长委员会工作建设。继续实行“家长委员一日办公制”,让家长走进校园全程参与学生的一日学习、活动生活。
4. 加强家长评优激励工作。继续进行“家长委员工作先进班集体”评选,在班级推荐的基础上评选出“明星家长”进行表彰。
5.优化课后服务,解决家长后顾之忧 。将课后服务纳入课程管理,与学校艺术社团活动结合,学期初做好报名统计、教师安排工作,统计好延时服务班级学生人数、指导教师人数,建立课后服务记录表。精心安排延时服务内容,广泛征集家长意见,动静结合安排好延时课程内容。加大值日校长检查力度,对延时服务质量进行督察。与时俱进,不断探索高质量延时服务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