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作原则
1.全面认识防治“传染性疾病”工作的重要性。
2.采取一切必要措施,防患于未然。
3.坚持“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4.加强领导,加强检查,及时沟通信息。
二、工作目标
1.明确卫生防病的任务和应采取的措施。
2.全面开展学生常见病、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工作,提高广大师的疾病预防知识水平和自我保使技能,增强传染病和突发事件报告。
3.建立健全公共卫生与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长效运行机制。
4.学校应遵循“预防为主,严堵源头为重”的原则,成立传染防控领导小组,建立防控传染病应急预案,使学校对各类传染病的方措施落实到位,责任到人,切实有效地开展传染病防控工作。
三、组织管理
成立学校 传染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林旭
副组长:朱元亮
组员:各班主任
四、传染病的防治
按照《传染病防治法》,主动配合卫生部门,及时对发现传染病或暴发流行的传染病采取必要的措施,针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重点抓好传染病预防和报告工作。
1.疫情报告
一旦发现师生患有传染病或发现有传染病流行时立即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防疫站)。为及早发现和及时报告疫情做到:(1)切实落实非常期间的晨检制度(2)卫生教师每天进行巡视(3)定期对学生进行健康体检(4)专人负责学校疫情报告(5)建立专门的传染病登记本
2.疫情控制旦发现疫情,主动配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调查处理工作
(1)协助开展个案和爆发疫情的流行病的调查和采样工作。根据病人的流行病学史、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找出共同特征。分析病人的分布特征,查找可能引起疾病流行的因素。采集病人的呕吐物、排泄物、血液和水、食物等标本。
(2)做好消毒隔离工作。配合医疗卫生部门做好对传染病患者进行隔离医疗,对病人的呕吐物、排泄物及被污染的环境进行严格消毒处理;开展对传染病接触者的医学观察。
(3)根据控制疫情需要对密切接触者进行预防性服药或疫苗应急接种。
(4)发生疫情重大流行时、执行政府依法做出的停课决定。
3.预防措施
(1)把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列入学校工作计划、有专人负责,并列入工作考核。
(2)开展对学生常见病、传染病的防病知识教育、开设健康教育课,使学生掌握有关预防传染病的知识、培养学生优良的卫生习惯。
(3)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搞好室内外环境卫生、改善卫生设施、切实做好学校食品卫生和饮水卫生,防止病从口入。
(4)根据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的预防接种程序,配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学生进行疫苗接种。
四、应急处置措施
1.负责每天对本班学生健康状况动态观察,发现发烧、咳嗽、皮疹、疱疹等症状的学生,立即通知其父母将孩子带往医院就诊,医院排除传染病后,须持医院证明方可回校上课。对因病缺课的学生,应及时与父母联系,了解是否是传染病发病缺课,并做好追查登记记录,并及时报告卫生保健老师。
2.发生传染病事件后,应提供教室学生的基本情况和学生当时的身体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