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福山区经济开发区小学三年综合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办百姓满意的现代化学校”为基本宗旨;坚持以人为本,发现学生的价值,发挥学生的潜能,发扬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为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崇尚知识,崇尚情感,崇尚奉献,为教师创造适合的舞台;逐步丰富学校的办学特色,加快学校自主发展步伐,促进学校持续、和谐、健康地发展。
二、现状分析:
1、发展基础
(1)福山区经济开发区小学是一所教学设施完备、教育特色鲜明的学校。2016年9月,迁入现在新址。新教学楼内设有多媒体室、图书室、阅览室、综合实践活动室、微机室、舞蹈室、科学实验室、美术室、心理导航室、卫生室等多种功能室,最多可容纳20个教学班,每班安装“班班通”设备,满足现代教育教学需要。
(2) 学校现有学生940名,专任教师72名。学校有一支素质较好的队伍。领导班子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团结奋进、求真务实,有先进的办学理念。虽然教师队伍趋于老龄化,但广大教师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有着为学校的发展努力奋进的精神。
2. 制约因素
(1)学校距城区较远,给教师带来了交通、生活的不便,造成教师队伍不够稳定,青年教师留不住,扎不了根。现我校40周岁以下青年教师仅5人,青年教师的不足严重制约了学校活力发展。
(2)部分教师的业务能力与教育发展要求存在差距,尤其是教育思想与教育行为的落差使教育质量难以达成较高的目标。
(3) 学校的组织管理还是以传统的刚性静态管理为主,管理的思想行为层面整体转化不太大。需要进一步加强创新的教育管理机制,以利于充 分发挥教师的主体意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4)学生来源不理想。留守儿童、困难家庭子女较多,家庭教育盲区多,带来了德育教育、行为规范教育上的一系列问题。
(5)学校的硬件建设虽有改观,但由于财力有限,与兄弟学校相比还有差距。
三、学校的三风一训:
校风:文明 和谐 仁爱 奋进
教风:敬业 爱生 宽容 奉献
学风:乐学 多思 合作 进取
校训:明礼 勤学 诚信 创新
四、学校发展总目标和具体目标
(一)三年学校发展总体目标:
学校内涵不断发展,办学品质不断提高,办学品牌不断提升,学校达到现代化学校水平,打造学校建设品牌:校园——美丽学校建设;德育——文明学校建设;教学——智慧学校建设;教研——学习型学校建设。人人有追求:有追求的教师,有追求的学生,有追求的学校。
(二)具体发展目标:
1、领导班子建设:打造胜任现代化教育管理重任领导班子。
强调服务意识、大局意识、创业意识、科学管理意识,增强领导力、战斗力、凝聚力,形成团结、民主、有力领导集体,营造和谐奋进工作氛围和务实、创新工作作风。
2、教师队伍建设:培养胜任现代化教育工作重任教师群体。
深入开展师德教育,教师拥有:爱教育情怀——爱教、爱校、爱生、爱生活;拥有阳光工作心态——积极、热情、包容、奉献;拥有阳光发展策略——合作、分享、共同发展。
3、德育工作:立德树人,抓出德育实效,突显校园文化建设品牌影响力。
继续搞好校园文化生成、传承和发展,不断提升学校文化内涵,积极发挥文化建设品牌影响力。教风、校风、学风进一步优化,抓好师德、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建设,文明礼仪德育特色不断巩固发展,重点抓养成教育与文明礼仪教育,学生逐步成为:能人、真人、好人;(能人——具有较强生活能力、生存能力、发展能力人;真人——人格健全的人;好人——品格高尚的人。)
4、教学工作:减负增效——推进智慧学校、学习型学校建设。培养现代化教师,积极推行集备组织下“导学教学法”,进行全面深入课程改革、课堂教学改革,实行激励性评价制度,整体提高课程改革实施水平、课堂教学水平,科研质量、学科竞赛成绩不断提升,全面提升教学质量,达到教育现代化先进学校要求。
5、进一步深化学校特色建设。
巩固和发展学校多元化特色教育,搞好艺术特色文化建设,挖掘和培育体育、艺术、德育等新特色项目,加大学校特色宣传力度,扩大学校美誉度,力争成为我区教育现代化先进单位。
6、高标准地搞好后勤、财务、安全、党团工会少先队等方面工作。
(三)学校发展阶段目标
1、2023至2024学年:
德育——积极围绕“创建文明城市活动”开展工作,开办乡村学校少年宫,夯实养成教育、文明礼仪等德育基础建设,搞好学校德育体系建构工作,发展学校文化内涵,搞好校园文化品牌提升工作,积极推进“家长社会人士进学校”、学生社会实践、志愿者活动。
教学——重点解决“集备组织下导学教学法”实施方案、操作流程、监控评价等制度建设,积累和整理导学教学法理论和实践资料库。推进校本课程改革,健全艺术校本课程和社会大课堂;教研以“人人主持微型课题”为抓手,围绕“集备组织下导学教学法实施”开展,加强课堂策略研究;依照上级减负要求,改革作业和考试;在课堂教学中和作业、学业水平测试中推行激励性评价制度,真正 “减负增效”。
2、2024至2025学年:
德育——围绕“创建文明城市活动”深化各项德育主题工作,完善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完成学校德育体系建构,继续发展学校文化内涵,在校园文化引领下巩固养成教育、文明礼仪等德育工作新品牌。继续推进“家长社会人士进学校” 、志愿者活动深入开展。
教学——深化课程和教学改革,全面深入推行“集备组织下导学教学法” 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提高集体备课和课堂效率,加强各学科“导学教学法”教学实践研究,逐步形成我校教学特色。结合学校特点,全面深入开展“书香校园”活动,主动构建学习型学校。
3、2025至2026学年:
德育——围绕“创建文明城市活动”优化各项德育主题工作,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上规模和质量。学校德育体系建构更趋完善,校园文化工作品牌和养成教育、文明礼仪等德育工作新品牌更具影响力。“家长社会人士进学校” 、志愿者活动进一步深入开展。
教学——总结和推广“集体备课组织下导学教学法”改革研究成果,学校课程改革、学校多元化特色教育、“书香校园”活动形成体系化,“人人主持微型课题”引领下教师专业发展成效显著,教研培训文化正在形成,智慧学校和学习型学校建设初步形成。学校在改革和创新中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五、主要工作措施:
(一)德育工作。立德树人,学校德育工作规范、实效、创新发展,不断促进校园文化发展。
1、师德建设——立师德,狠抓作风建设。
以严明工作纪律强化执行力,践行“言行规范”;以落实班级正副班主任制,年级、科组、集体备课小组建设强化团队凝聚力、战斗力,打造集体和谐奋进良好氛围,锻造团结协作之风;以学校文化提升锻造学校精神、教职工素质,大兴学校进取之风、合作之风、文明之风、修养之风、节俭之风。
2、开展建设美丽学校活动——以“美”立德。
(1)深入扎实开展好“建设身边美”活动:在道法课、班会课中开设养成教育内容,把学校文明礼仪、学校行为规范等内容列为教材,强化养成教育;同时强化日常行为管理,规范校内外文明行为习惯,重点改进文明集会、文明课间、文明课堂、就餐。
(2)深入开展“没有垃圾桶”卫生保洁活动。进一步严格规范卫生管理(精细严格卫生清洁、日常管理、检查、整改、评价)。
(3)建设校园美、班级美、厕所美、办公室美、“美”系列活动,评选美德少年、美丽教师、美丽班级、美丽办公室。
3、创新开展好具有影响力实践活动、学雷锋志愿者活动。
4、积极推进“家长社会人士进学校”活动。开放学校让家长和社会人士参与学校管理。
5、大力推介宣传学校文化。
要充分利用我校已取得的文化品牌效应,全体师生人人都是学校主人翁,每位学校成员要重视和善于推介宣传学校文化亮点。在推介宣传中增强学校师生荣誉感、自豪感、责任感和师生们“追求艺术”自信心,同时提升学校社会美誉度,发挥好学校文化品牌对学校发展积极影响力。
(二)教学工作。
减负增效——推进智慧学校、学习型学校建设,培养现代化教师,积极推行集体备课组织下导学教学法,改革作业,实行激励性评价制度,整体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全面提升教学质量,达到教育现代化先进学校要求。
1、让教学常规“常”起来。
(1)理论体系充实起来:建构我校教学管理、课堂教学改革科学管理规程和理论体系,本阶段重点:完善备批改管理、课改管理、信息化教学管理。
(2)教学管理重心下放:年级组长、备课组长重点检查教案和备课情况,学科组长重点检查考核和作业,学校抽查全面和重点检查上课和辅导,重在反馈和指导,行政领导包级部,抓落实,重点跟踪抓好课堂教学改革。
(3)搞好集体备课组织下课改:定内容(集备:上听研究课—评课—备下一节研究课,备重点)、保证时间(每周两节课)、强调实效,强化集体备课和科组活动教研效益。
(4)依照上级减负要求,改革作业和考试;在课堂教学中和作业、学业水平测试中推行激励性评价制度。
2、让教研“主动”起来。
主动构建学习型学校:本阶段以《人人主持微型课题研究》为核心研训工作,将统一进行“导学教学法”课堂教学改革专题研究,让教研为教学改革服务;改进学校网站和信息化管理水平,开展好“我的教育故事”——读书沙龙活动(每周两人),教师开展评比活动,积极营造学校教师学习研究风气。
3、让课改“实践”起来。
智慧学校建设主要载体在于智慧型课堂建设。全面推进我校“导学教学法”课堂教学改革,打造现代化课堂教学,集体备课组和科组把研究“导学教学法”列为主要任务内容,积极在实践中运用推广课改实验经验,在实践总结中不断完善发展,进行“导学教学法”课题立项研究。
4、让课程改革“深入”起来。
搞好全面化结合个性化课程改革,建构现代化课程体系,达成学生健康快乐成长育人目。在整合开展好国家课程基础上,学校积极开展好校本课程,学校艺术类和综合实践类校本课程要不断完善,同时改进开设“社会大课堂”。形成“全员参与、课程实施、课外拓展、课题发展”科学发展体系。
5、健康教育“落实”起来。
要认真落实上级提出减负精神,积极改进大课间,开好校运会,在以前基础上,深入抓实、抓好书香、写字、眼保健操等教育活动,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全面、个性、健康、快乐发展。
6、让学校特色“亮”起来。
学校将努力建设好多元化特色教育体系。大力开展“亮教、扬教工程”,以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为统领,把学校相关活动统领到工作中来。学校文化建设、艺术、体育、书法等特色项目强化精品和品牌建设,逐步形成多元化特色课程体系;语文科组重点开展好经典、传统文化阅读活动,数学科组重点开展好生活中的数学活动,综合科组和体育、艺术科组要全力准备参加艺术、体育等学科竞赛活动。
六、保障措施和条件:
(一)思想保障 :
发动和组织全校教职工认真讨论《学校三年发展规划》,学校各项工作以规划为工作指导总纲领,统一认识,形成合力。
(二)组织保障
1、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书记、副校长为副组长,教导主任、政教主任、大队辅导员、学科组长、年级组长为组员 ,成立“三年发展规划”领导小组,全面负责规划制订、论证、实施、评估等环节。
2、党政工职权明确。党支部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行政中层职责分明、责任到人、分工合作;工会起好桥梁作用。
(三)组织职能部门和教职员工主动参与制订执行规划。
1、学校“三年发展规划”在执行过程中可根据学校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学校职能部门和教职员工全员参与,群策群力,保证规划顺利进行。
2、学校各职能部门和教职工个人根据学校规划制定各自具体规划。
(四)优化育人环境,营造和谐、优质教育大环境。
1、不断优化教育资源,硬件设施建设和软件设施建设同步发展;大力建设校园文化,努力使校园环境富有人文气息,推行人性化管理、文化管理,体现以师生发展为本办学思路。
2、校内、校外实现互动,家庭、社区参与教育,学校服务家庭、社区。学校与社区达到双向互动,形成学校与家庭沟通联系、学校与社区融洽互帮大教育格局。
(五)注重改革,提高学校管理效能。
1、完善学校制度,实施绩效工资制,形成教师积极向上动力,从而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学校进一步发展提供制度上保证。
2、建设一支素质较高,团结、和谐、勇于开拓领导班子。班子成员能团结协作、勇于开拓、职责分明、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分管工作做到有条不紊。良好领导班子为实现三年规划提供组织上保证。
(六)抓好落实工作。
规划最终看落实,在工作实践中我们要狠抓落实,明确职责,让每位学校成员都明白自己岗位职责和具体工作要求。其次,制订工作流程,并认真抓好检查工作,领导要以身作则,层层把关,检查要形成制度化、经常化。在检查同时,作好指导工作,不断改进。各项工作检查结果都将列入学校各项考评当中去,利用学校激励制度,鼓励师生努力进取。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学校发展规划是学校稳步发展的总航标,引领师生在研究中成长,在实践中收获。一路研究,一路欣赏,最美的风景在路上!
烟台市经济开发区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