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活动】核电区小学2023-2024第二学期教学计划

日期:2024-03-01     

字号:

一、指导思想

落实常规教学管理,聚集核心素养的“学本课堂”建设的教学理念,围绕教体局和教研室的工作部署,继续深化课程改革,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以学本课堂的深化研究为切入点,推动学校在计划与备课、授课、课外教学活动、“双减”下的作业、质量检测与评价等五方面规范发展,充分发挥我校“烟台教学示范校”的辐射作用,促进学校、教师、学生的多元化发展,在全面提长教学质量方面砥砺前行。

二、工作要点与策略

(一)前置备课管理

1、严格执行课程计划,认真落实备课制度,强化“课案一致”,采取得力措施进行备课改革与创新。

2、严格遵照《烟台常规管理评估标准(修订)》中要求,实行电子教案和书面教案(部分内容可打印,详见各科要求)并行,教案须体现教师个人思维。授课教师上课前必须按照新课标要求认真备课,严禁无教案上课。实行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相结合。教案内容应包括:1、课型(新授、复习、练习、讲评、自习、实验等);2、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等);3、教学重点难点;4、教学方法;5、教具;6、板书设计;7、教学活动过程;8、作业布置;9、教学后记及反思。教案要注明学校、年级、科目、教师姓名、使用日期。

注:教学目标中必须体现《山东省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指导纲要》中的各学科德育目标。

3、继续实施集体备课与个性化备课相结合的备课思路,按照2.22会议精神,各学科向数学科的集体备课学习。

4、各学科的课时备课分别有不同的要求,要求全体任课教师要按照各学科开学初教研会的要求和建议进行备课。

(二)课堂教学建设

1、备课是基础,上课是关键。本学期将延续上学期各学科课堂教学研究成果,进一步加大教研组磨课力度,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个性化教学特色,即体现出个人教学风格和班级特色。坚持“以学定教”的原则展开课堂教学。

2、抓各学科课堂教学重点:

●语文学科:依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山东省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指导纲要》的要求,教师应认真研究语文课程中的德育元素,把握语文德育范畴,从学科教学和学生的实际出发,探求德育实施的有效方式方法,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切实把德育落到课堂教学中,使学生在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的活动过程中,培养独立人格、责任意识、探究精神与实践能力,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全面提升语文课程的价值。

●数学学科:进一步深化和推广“导学作业支撑下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成果,注重这种“模式”与“四个改变”( 改变备课模式、改变课堂结构,改变学习方式,改变作业内容)的融合。在数学教学实践中落实数学核心素养目标,落实数学德育课程目标,利用互联网+,尝试进行数学家庭作业的改革。

●英语学科:进一步深化“学本课堂”研讨活动,将“立德树人”的德育目标融入课堂教学,在教学中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提升学生的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继续采取“一观多练”的方式开展“学好课、讲好课,学名师、做名师”的课堂研讨活动,重点突出“学后”的成果展示。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提高学生的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为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新形势下的“人机对话”奠定坚实的基础,让学生听标准的英语,说标准的英语,达到学以致用,最终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

●科学学科:深入开展“质疑-探究-表达-拓展”四环节“学本课堂”研讨活动,将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等德育目标融入课堂,并与STEM科技活动有机整合,引导学生“有依据的猜想、有步骤的实验、有理有据的表达、思维导图式的拓展延伸”。各学校要根据校情组织科学概念导图设计比赛或校园“STEM”科技活动竞赛。

●道德与法治学科:充分发挥德育学科的独特价值,依据“活动化、生活化”的课标要求,落实“情感”育人的教学理念,落实学科德育课程目标,继续推行“入境-激情-导行”的授课模式,引导学生“课前积极调研,课中积极表达、课后积极践行”,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3、聚焦“预案设计与活动组织”,力求各学科“学本课堂”研究目标明确、选点精确、成效渐显。

组织同学科、同组老师“磨课”活动,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根据各科课堂教学观察点,组织任课教师进行课堂教学讲、听、评、改等一系列活动,同学科教师观摩研讨交流。以“小问题、小策略”的解决方式,针对课堂教学中存在的有效、高效或无效、低效问题教研组进行有针对性的研讨,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从而达到课堂高效和教师共同提高授课能力的效果。

4、本学期各学科课堂教学重点解决教师自主备课,设计课堂教学问题。在有效观课活动中提升教师的研课能力。

(三)课外教学活动

1、狠抓教师白板使用技术与技能的培训。本学期所有学科将继续开展有效的基于“班班通”网络环境下的“和谐高效”课例研讨活动,要求教师在课外按照集体培训—个人研修—上交课件—研讨互助—考核激励等五环节提高个人教学技能。

2、落实各项学生竞赛活动。

一是语文读书征文比赛;小学生中外经典通读比赛。

二是数学口算能力与技能比赛。

三是英语口语竞赛。

四是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

以上活动均全校展开,并及时落实学生“星级评价”机制,并纳入教师个人考核。

(四)规范各学科作业

在“双减”规范的提前下,立足培养学生扎实学风的理念,本学期将继续严抓学生的各科、各项作业质量。主要思路:一是抓写字管理,充分利用午间练字时间,通过各项评比活动规范学生的书写,通过抓典型交流等方法提高教师的指导效率;二是加强作业管理。学生作业要突出三个方面:书写、正确率、批改。通过过程性的检查督促和作业评比活动提高作业质量。

1、狠抓好作业改革:各学科要以“减负增效”为目的,确立“大课堂教学观”(课前预案设计,课中教学与学行为,课后作业精准设计与评价),将作业的设计与预习、检查与巩固、拓展与评价挂靠。本学期,在语文中,将重点引领学生的读写(读说)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累与应用的结合,增强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在数学方面继续进行课前导学性作业的研究,在导学性作业和巩固性、实践性作业的整合上进行突破达到为课堂教学服务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双重目的。

2、做好作业改革与“和谐高效”课堂的整合。

语、数、英学科要科学规范使用(自设计,借鉴育才小学)作业本,改进作业方式、作业内容、批改形式、评价策略和矫正措施。激发学生作业兴趣,培养解决问题能力。争取在作业改革与“和谐高效”课堂建设的整合性方面再创新佳绩。

(五)学业检测与质量评价

1、引领各级部教研组自行做好各学科单元过关质量检测与分析。

2、做好一二年级无纸笔检测评价、三四五年级的阶段性质量检测工作与质量分析。

3、做好全校性的期末学业质量的检测与考核工作(一二年级无纸笔检测评价)。

4、要树立全新的教育质量观,把习惯、能力和学业成绩相结合,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在上一学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继续做好素质教育形势下的学生过程性评价研究,做到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相结合。

三、保障措施

1、抓好开学初的各项教学计划的制定工作,各学科教师、各教研组要根据学科教学要求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学期中组织抓好计划的落实和监督工作;学期末抓好各项工作的总结与评比工作。

2、抓好常规教学监控。教导处将随时随地对每位教师的各项常规进行检查。继续实行级部主任负责制;对各项常规环节全程监控。

3、加强质量管理,做好阶段性能力检测、阶段质量调研、终结性检测的考核工作。切实做好检测后的“查摆整改”工作,采取适当措施,针对各班实际情况,做好学生的“培优补差”工作,确保我校学生各学科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

本学期,我们将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教学管理的工作力度,规范教学常规管理,形成 “深入学科、深入教师、深入学生”的一线工作作风。积极进行教学经验的总结与反思,真正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及时总结教学成果经验,促进教学质量有效提升。

 

核电区小学

2024年2月26日

 

核电区小学2023-2024学年度

第二学期教学工作配当

 

月份

主  要  工  作

2-3月

1.组织新学期教学工作视导(计划、备课、课案一致、作业)。

2.组织学习本学期教研室召开的学科教研会常规要求。

3.布置落实三月的“教学常规月”和“习惯养成月”活动,并进行跟进指导。    

4.落实各学科教材培训。

4月

1.针对“双常规月”的优点进行强化,不足进行整改。

2.组织各层面、各学科教师进行“新品质课堂”打磨活动。

3.在“推门听”课堂建设的基础上,调研单元过关成绩与质量分析。 

4.阶段性质量检测与分析。

5月

1.做好教学常规的常态调研工作。

2.针对阶段 检测跟进指导问题班级、学生,引导相关教师取长补短。

6月

组织期末教学工作的评估。

2.组织教学工作管理档案整理。

7月

1.各学科基本能力检测。

2.组织学年末全校教学工作考核。

3.期末质量检测、质量分析与总结。

3.教学工作总结。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