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店小学2023-2024学年度综合实践活动与劳动教育教学计划
本学期,我校将紧紧围绕海阳市综合实践教育室的工作要点开展工作,继续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教育部《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教育部《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及省、市、县三级《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开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指导意见》为主线,大力推进校内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及劳动教育建设与实施,加强综合实践活动骨干教师培训,提升综合实践活动及劳动教育实效,探索科学合理的课程评价,推动我校劳动实践教育创新发展。
一、认真学习文件精神,开齐开足劳动实践课程。
根据《劳动教育课程标准(2022版)》、海阳市教育和体育局《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开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指导意见(海教体〔2022〕91号)》《关于建立中小学生劳动教育清单制度的意见(海教体〔2021〕65号)》文件精神,开齐开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落实劳动教育实施,保证足额课时。全面推进“1+3+x”的课时制度,在落实每周1课时必修课的基础上,安排学科融合课程,劳动周课程,劳动文化课程,组织实施特色课程,作为必修课程的补充,三四五年级设立劳动日,每月一次,义务教育段设劳动周,可结合五一劳动节,十一国庆节每学年一次。
二、把握关键环节,有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
结合教育部下发的《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指导纲要》,把握“考察探究、设计制作、社会服务、职业体验及其他”等活动方式的关键要素,充分利用各级各类综合实践教育基地及学校、周边的其他资源,有计划地组织开展各类综合实践活动。
1.考察探究活动(包含主题研究、场馆考察、研学旅行等)。
本学年我校要求三四五年级每个学生均要完成新教材中的考察探究活动主题研究。教师要给予有效的活动指导,并及时整理相关资料,指导学生撰写考察探究报告。
准确定位“研学旅行”,充分发挥家委会的作用,充分利用各级研学旅行基地,根据疫情情况,在允许的范围内积极组织学生参与主题化研学活动。参考教材中的研学内容,根据学校实际,确立立足本地域的研学主题,编制研学手册,做好研学安全预案,开展研学活动,提炼研学成果。
2.职业体验及其他活动
根据我校情况,组织相应的职业体验活动,一方面到周边的一些职业岗位上进行实际体验,另一方面在学校创设相应的岗位情景,进行模拟体验。关注对岗位需求的调查、职业技能的指导、体验活动的反思。 我校确立的职业体验项目为公交车乘务员,并做好长期实施规划。
3.社会服务活动
根据学校周边的服务需求,开展相应的社会服务活动(志愿者活动和公益活动),以团队的形式就近开展活动。将相应的服务活动作为本校的特色,长期延续下来,成立服务团队,固定服务时间,在社会服务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与劳动教育。我校确立的社会服务项目为“开展绿色环保活动”。在里店镇后店村开展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宣传活动,开展本地区水资源状况的调查及提出改善的建议,对本地区水环境污染的调查、分析和建议等。
4.设计制作活动
我校将设计制作活动与校本课程有机融合,依托“多彩实践日”推动设计制作活动的开展。我们按照班级确定活动内容。关注课程的丰富性,并在原有课程的基础上在作品形式、主题设计等方面与时代接轨进行创新。
任课教师 | 班级 | 课程 | 备注 |
江澎涛 | 五年级 | 3D打印 | |
张凯琳 | 四年级 | 轻黏土制作 | |
丁立东 | 二年级 | 剪纸 | |
于君梅 | 三年级 | 丝网花 | |
李靖 | 二年级 | 纸塑 | |
江澎涛 | 四年级 | 编织 | |
李静娟 | 三年级 | 彩印贴画 |
三、明确课程标准,强化落实劳动实践教育。
结合教育部下发的《劳动教育课程标准(2022版)》,充分认识劳动教育在中小学教育中的独特育人价值,把握劳动教育基本内涵,充分利用学校及周边的劳动教育资源,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劳动教育育人机制。
1.创建校内劳动教育实践基地。
我们学校无可用耕地,只有面积较小的绿化带。根据我们学校实际情况,我们就以绿化带确定为校内劳动实践基地,(后期如果有条件,和周围村民合作,开发、打造专门的学农实践基地),以年级、班级进行基地划分,组织学生在修剪、除草、浇水等管理过程中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充分利用学校的走廊、操场、教室开设种植角,采用花盆种植、花卉管理的方式组织实施种植教育,逐渐探索形成适合本校的 “班级花卉”“盆栽角”特色劳动实践基地。
2.开发校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
目前,我校已建设的校外实践基础有张孚酿酒有限公司和一处塑料大棚两个。本学期,我们将继续在这两处基地开展相应的探究与实践活动。
3.分年级建立劳动教育清单制度
根据海阳市教体局《关于建立中小学生劳动教育清单制度的意见》,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我们分年级确立劳动教育清单,并组织教师有序实施。
里店小学1、2年级劳动教育清单
一、家庭劳动
1.每天自己穿衣服、叠被子
2.每天自己洗脸、刷牙
3.自己洗脚
4.自己系鞋带、系红领巾
5.自己收纳文具、整理书包
二、学校劳动
1.每天整理课桌和学习用品
2.每天参与班级卫生扫除
3.每周一次合作摆齐班级桌椅
里店3、4、5年级劳动教育清单
一、家庭劳动
1.整理自己的床铺、书桌
2.自己剪指甲
3.周末饭前饭后餐桌整理
4.每周为自己和家人手洗小件衣物1-2次
5.每周承包一天家里的洗碗任务
6.每周至少一次扫地、拖地
7.养一种植物,并记录养护过程及心得
二、学校劳动
1.参加每天的卫生打扫
2.每周参加一次校园志愿活动(分餐与餐具整理)
3.管理班级绿植,美化班级环境
三、社会劳动
1.为周边场馆进行一次解说服务
2.参加社区环保、公共卫生维护等力所能及的公益劳动
4.组织校内外劳动教育实践活动
本学期我们将与家庭、社区紧密联合,因地制宜组织开展家务劳动、校园清洁、种植活动、社区劳动等形式多样的劳动实践活动,低年级注重围绕劳动意识的启蒙,让学生学习日常生活自理,感知劳动乐趣,知道人人都要劳动。中高年级注重围绕卫生、劳动习惯养成,让学生做好个人清洁卫生,主动分担家务,适当参加校内外公益劳动,学会与他人合作劳动,体会到劳动光荣。
学校统一规划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实施内容,掌握必要的家务劳动技能,每年有针对性地学会1至2项生活技能;至少参与一项生产性劳动或服务性劳动,体验劳动过程,学会使用工具,掌握相关技术,能利用知识、技能等为他人和社会提供服务,树立服务意识,强化社会责任感。
5.多种途径有效开展“劳动周”
本学期,我们将国庆节所在周定为劳动周,制定相应的劳动周活动方案,采取“学校与家庭”“校内与校外”“劳育与四育”“上课时间与假期时间”的结合方式进行。
(详见附件二:劳动周方案)
6.组织劳动教育成果展示活动
学校积极探索劳动教育成果展示方式,定期组织开展劳动技能和劳动成果展示、劳动竞赛等活动,全面客观记录学生课内外劳动过程和结果。并且与“多彩实践节”相结合,设立劳动教育专项比赛,以比赛促进成果提升。
四、完善评价体系,有效推进综合素质评价。
我们学校继续完善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及劳动教育评价体系,积极探索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根据海阳市综合实践教育室对活动成果的数量要求,我校将数量是否达标纳入对学生的综合评价中。小学1-2年级学生每学年完成1份考察探究方面的成果、至少1件劳动技术作品,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和集体劳动;3-5年级学生每学年完成1份考察探究方面的成果、至少2件劳动技术作品、完成1次社会服务和1种职业体验活动,积极参加家务劳动和公益劳动。
并且,我校将劳动教育推进情况纳入学校考核,本学年重点关注学校基地建设、劳动教育课程开发及组织实施情况。积极探索档案袋评价方式,采用恰当的形式呈现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及劳动实践标志性成果,根据《烟台市教育局办公室关于进一步深化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的意见》文件要求,成立评价委员会,组织开展班级校级期末评价展示,合理确定优秀、良好、合格等次比例。
五、组织研训工程,持续加强教育教学研究。
我们学校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劳动教育活动的实施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实施有机结合,加强教学研究,开展丰富多彩的骨干教师培训与教学研讨活动,做好劳动实践课程的开发与研究,全面提升劳动实践课程的实施水平。
1.举行综合实践暨劳动教育优秀成果展评活动
本学期我们将组织一次校级综合实践活动暨劳动教育优秀成果评选活动。积极参加综合实践教育室组织的优秀成果评选活动。
2.组织综合实践活动和劳动教育优质课评选活动
围绕市级综合实践活动优质课评选或劳动教育教学大比武活动的要求,我们在全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和劳动教育优质课评选活动。通过赛课提高学校及教师课程实施水平。
3.组织综合实践活动暨劳动教育专题培训活动
采用学课标,研教材,观优课等形式有针对性的组织骨干教师参加综合实践活动、劳动教育等专题培训活动,提升骨干教师的课程理念及课程实施水平。
4.组织骨干教师培训工作
根据海阳市综合实践教育室组织第三批综合实践活动骨干教师培训工作的安排,我校实践教师积极报名参加。
六、加强信息宣传,逐渐打造区域品牌。
及时总结,积极报送本校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及劳动教育相关信息,做好宣传工作。本学期,结合海阳综合实践教育室的工作安排,启动学校劳动教育优秀短视频征集工作(每人本学期至少做一个),努力打造本校的综合实践活动及劳动教育品牌,注重实践发展战略和科研引领,充分利用信息宣传渠道,采用系列宣传的方式逐渐打造区域实践教育品牌。
海阳市二十里店镇中心小学综合实践与劳动教育教研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