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州市城港路街道中心小学安全管理应急救援预案

日期:2024-03-01     

字号:

为在安全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地实施应急救援,减少事故损失,根据《安全生产法》等有关法规,制定本预案。

一、救援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莱州市城港路街道小学发生的已造成或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社会影响重大、已造成或可能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的重大安全事故。

二、应急救援组织机构职责

(一)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组   长:由恩平

副组长:马晓明  滕亚林   杨爱丽   赵   堃

成   员:翟国祥  姜永丽 郑 荣   杨 婷 王寿峰  王俊娟  各级部主任

主要职责:全面负责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领导。

(二)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办公室

办公室地点设在街道中心小学办公室。马晓明同志任救援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办公电话:2292220。

(三)应急救援小组组成与职责

设立警戒保卫组、抢险救灾组、医疗救护组、后勤保障组、综合工作组,五个应急救援小组,在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统一协调下开展工作。

1.警戒保卫组

组 长:赵 堃 王俊娟 成员:各单位负责人

主要职责是:

(1)联系和协调公安等部门和单位及时封闭或半封闭事故现场,划定警戒区,严禁无关人员进入现场;

(2)联系和协调公安等部门和单位管理交通,保障抢险救援车辆及运送物资人员车辆畅通无阻;

(3)组织疏导事故现场人员,疏散物资,维持现场秩序;

(4)联系和协调公安等部门和单位保护事故现场。

2.抢险救灾组

组 长:滕亚林  翟国祥   成员:各单位负责人(处室、级部、完小、幼儿园等,后面各项预案均简称“各单位”)

主要职责是:

(1)在市直有关部门的指导下,依据掌握的信息制定救援处置方案,并组织实施;

(2)组织抢救事故现场人员、物资财产;

(3)及时向领导小组报告抢险救灾进展情况。

3.医疗救护组

组 长:郑 荣 杨 婷 成员:李俊英 各单位负责人

主要职责是:

(1)负责联系、协调和组织医疗卫生应急救援队伍,提供医疗保障;

(2)负责事故中受伤人员的救护工作;

(3)负责事故中受伤人员家属的抚恤和稳定工作。

4.后勤保障组

组 长:王寿峰 杨宏军 成员:各单位负责人

主要职责是:

(1)负责调集抢险所需物资、装备,确保抢险所需器材、药剂、材料、食品等物资的供应;

(2)及时准确地将抢险所需的各种车辆、器材调往现场;

(3)协调有关部门根据需要在现场架设有线和无线通信设备,保障整个救援过程中的通信畅通;

(4)协调有关部门快速修复损坏的供配电、供水设备,及时恢复正常供电、供水;架设临时供水、供电管线,保障抢险救援工作的需要;

(5)安排好参加救援人员的饮食和休整。

5.综合工作组

组 长:姜永丽 成员:各单位负责人

主要职责:

(1)负责事故的调查处理;

(2)负责事故善后处理工作;

(3)负责事故的对上汇报和对外的信息报道工作。

三、危险目标的确定

根据我校和全街道安全工作实际情况,危险目标确定为:学校伙房、餐厅、商店等区域的饮食卫生安全,学生宿舍、教学楼、微机室、语音室、阶梯教室、图书室、阅览室等区域的消防安全,学校校舍安全,学生课间活动上下楼防拥挤安全,学校用电场所的防触电安全,学校体育活动等教育教学设施安全,学校实验室等场所的危险化学品安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安全,学校组织师生集体活动的安全,学校内锅炉等特种设备安全,地震、雷电、洪水等人力不可抗拒的安全、校园内暴力凶杀及学校内其它可能出现安全事故的区域、场所、设施和设备等;学校校办工厂设施安全,生产环节安全及其防火、防触电、防破坏安全等。上述危险目标分布于城港路街道各学校、幼儿园。

四、事故报告与现场保护

(一)联络电话

城港路街道中心小学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办公室值班电话:2292220。

市教体局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办公室电话:2212702  2212047

市直有关职能部门电话:市安监局:2279885市公安局:110

消防:119 市卫生局:2212518 市环保局:2212930

(二)事故报告

事故发生后,事故单位必须做到:

1.立即将事故情况报告城港路中心小学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同时上报市教体局和镇街政府(办事处)。

2.事故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1)事故单位及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

(2)事故简要经过、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

(3)事故原因、性质的初步判断;

(4)事故抢救处理情况和采取的措施;

(5)需要有关部门和单位协助救援的要求。

(三)现场保护

事故单位必须严格保护事故现场;协助公安部门搞好现场保护,维持现场治安和交通秩序。因抢救伤员和财产等原因需要移动现场物品时必须做出标志,绘制现场简图,并拍照、录像和详细记录,最大限度保护现场的痕迹物证。

五、应急救援演练

根据上级要求,街道中心小学将选择适当时机,每学期均组织开展应急救援演练。各校也要根据各自的实际,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消防、防地震等方面的应急救援演练。

六、事故应急救援

事故发生后,事故单位首先应启动本单位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进行抢救。领导小组根据事故报告情况确定是否启动本预案。确需启动本预案的,立即按本预案指挥应急救援工作。各应急救援小组立即按照本预案的要求,迅速赶赴现场,开展应急救援工作。应急救援坚持统一指挥、协同作战、单位自救与社会救援相结合的原则。根据事故抢险救援工作的需要,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将调集教育系统力量、争取上级和社会各界力量予以支持和援助。应急救援工作按以下程序进行:

1.建立警戒区。由警戒保卫组指导组织师生采取各种措施进行自身防护,迅速撤离出危险区域或可能受到危害的区域,同时做好自救与互救工作。

2.紧急疏散。由警戒保卫组指导组织师生采取各种措施进行自身防护,迅速撤离出危险区域或可能受到危害的区域,同时做好自救与互救工作。

3.人员抢救。由抢险救灾组组织部分人员协助医疗救护组抢救受伤人员脱离事故现场,至空气清新处,由医疗救护组进行救护。

4.危险控制与消除。由抢险救灾组与事故单位一起,根据事故具体情况,制定处置方案,对险情进行控制与消除。

5.现场清理。针对事故对人体、动植物、土壤、水源、空气等造成的现实危害和可能发生的危害,领导小组将在市政府的支持下,协调质监、卫生、环保、消防等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迅速采取封闭、隔离、清洗等处置措施,防止继续对人造成危害、对环境造成污染。

6.危害监测与处置。领导小组协调环保部门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对事故造成的环境危害进行监测,制定处置方案,并对处置工作进行监督。

7.应急救援注意事项。一是救援人员进入事故区域应2至3人为一组,随时保持通讯联系,同时做好自身防护,避免发生伤亡。二是事故抢险应尽可能和事故单位协同作战,与公安、消防、医疗急救等专业队伍协调行动,救援所用工具要具备防爆性能。三是现场医疗急救按照先救命后治伤、先重伤后轻伤、先复苏后固定、先止血后包扎、先救治后搬运的原则,对伤员实行一人一卡,避免危重伤员的多次转院;妥善处理好伤员的污染衣物,防止继发性损害。

七、其他

担任应急救援任务小组应时向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救援工作开展情况,办公室向领导小组做出撤离现场、结束救援工作的决定。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