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管理】栖霞市翠屏中学教学管理规章制度

日期:2024-03-01     

字号:

一、常规检查制度

为切实抓好教学常规管理,进一步促进教风、学风建设,营造一个和谐高效、公平公正的教育氛围,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结合我校教学实际,特制定教学常规工作检查制度。

(一)工作目标

1、落实教学常规管理工作措施,全面了解教学常规工作情况,规范教师教学行为。

2、促进教师自觉、认真地抓好教学常规工作,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客观、公正地评价教师的工作业绩,为学校的年度考评、教师的工作积分量化提供依据。

(二)领导小组

组  长:姜少艳

副组长:于海艳  高学成

成  员:包学领导  级部主任各年级教研组长  学科负责人

(三)检查内容

1、教研活动    

2、备课  

3、上课   

4、作业布置与批改   

5、质量检测    

6、计划分析   

7、总结反思   

8、听评课

(四)检查方式

采取平时抽查、每周自查、统一检查三种形式进行。

1、平时抽查

根据该学期教学目标和有关教学工作情况由教导处随时安排。所有项目均按检查具体要求进行积分,积分扣完为止。学期内被通报三次以上的教师,该学期教学常规得分为0分。

2、每周自查

3、统一检查

(五)检查要求

检查过程要做到“三有”。

1、有记录:除记录数量、格式外,重点记录优缺点,要有具体的典型例证。

2、有评价:每次检查都要有等级评定,要有形成性评价材料作为期末对教师教学工作进行评价的重要依据。

3、有总结:每次检查结束后,各检查小组要进行整体情况总结分析,形成书面材料。

二、教研活动制度

学科教研活动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校教师之间进行交流、合作、学习、发展的一个平台,是提高教学效率、教学质量,推动作业改革的需要,是促进“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建设的关键。开展扎实有效的学科教研,能充分整合学科教学资源优势,发挥教研组教师的集体智慧,能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整体教育教学水平。

(一)领导小组

组  长:姜少艳

副组长:于海艳  高学成

成  员:包学领导  级部主任  各年级教研组长  学科负责人

说明:校长、分管教学的副校长、教导主任每学期至少参加8次教研活动,参加一次教研活动经验会议,并对教研活动工作提出指导性建议。

(二)教研时间、教研地点

教研时间跨度五天,具体安排:

周一上午二三节:地理;  周一下午一二节:德法;

周二上午一二三节:英语;周二下午五六七节:数学;

周三上午一二三节:语文;周三下午五六节:历史、生物;

周四下午五六节:物理;  周五上午一二节:化学

教研地点:六级部—— 一楼初一教研室  七级部——二楼初二教研室 

八级部—— 三楼初三教研室   九级部——四楼初四教研室

(三)教研要求:

1、教研组提前一周确定教研主题及主备人具体要求,并通知全组教师。每位教师要深入细致地研究各自的主题,提前做好准备;

2、保证教研时间和人员:教研考勤计入学校考勤,教研组所有教师必须在上课铃响后在规定的地点进行教研活动,学科负责人点名并做好记录。上课铃响不到视为迟到、下课铃响方可外出。两节之间外出以上下课铃声为准。教研时间未到,不准提前离开,否则视为早退。

教研室将不定时进行检查。教师因公事或私事不能参加教研活动的,应向教研室请假,并由学科组长做好记录,否则记为旷工。

3、保证教研效果:

(1)遵守教研纪律。任何教师教研时不准吃零食,不准玩手机,不准批改作业,要踊跃发言,积极参与。每月由包学领导、级部领导、教导处联合对教师教育情况进行评议。

(2)严格按照教研流程,逐项认真做好,不能走过场,流于形式,尤其是说课,每位主讲教师要让所有老师明白本节课的目标,重难点,及解决方法。其他教师要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对说课内容进行补充。要充分利用集体说课提高课堂效率,带动新手教师和弱势教师共同提高。

(3)教研结束后每位教师应明确下一个周次的教学要求、教学任务的安排、每一个课时如何讲授,每次的作业设置、堂清检测内容等。

(4)教研后不准出现上课和作业各自为战的情况,一旦发现将对相关教师从《教师发展考评档案》中扣除0.2分/次。

4、做好各种记录:

(1)教师做好集体备课的补充及删减。

(2)教研组做好教研活动的详细记录,不能只记录环节,要有具体的内容。

(四)教研流程:

1、组织教师,清点人数,检查记录本组上周教学常规情况并进行公布;

2、教研活动开始,传达学校相关教育教学精神;

3、总结上周教学情况,公布上周组内教师得分情况;

4、对上周听课进行评课,对听课出勤情况,教师授课情况总体评价,组内教师顺序发言评价;

5、本周说课;

6、组内讨论修改自主学习单设计;

7、组内共同研讨早晚自习及双休日的作业设计;

8、安排下周示范课、导学案设计及说课人选。

注意:

根据学校总体工作部署,以上内容灵活安排。各年级教研组长要切实根据本组、本学科的实际情况开展工作,确保评价得力、客观公正,教研出实效,活动有成绩!

(五)考核

1、教研活动时因私事每请假一次扣0.2分,迟到一次扣0.1分,旷工一次扣0.5分;

2、不能按照要求完成组长分派任务的,每次扣0.2分;

3、其它每检查发现一处问题根据具体情况扣除0.1-0.5分;

4、教师个人积分由相关评议、学校抽查、资料总体检查等组成。

三、作业设置制度

(一)作业设置指导思想

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把时间还给学生,把健康还给学生,把能力还给学生,解放学生的手和脑,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推动和促进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为实施素质教育创设必要的时空和条件。

(二)加强领导,高位统筹

组  长:姜少艳

副组长:于海艳  高学成

成  员:校委会成员、级部主任、教研组长、班主任、家长代表

职  责:小组领导及成员要经常深入课堂,调查了解任课教师布置作业情况,特别是双休日作业布置情况,对违反规定制度的行为要及时纠正,做好处理。

(三)作业设置的基本原则

1、科学性原则

一是作业的内容及易难程度要符合年龄段认识规律、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符合学生掌握学科知识和能力发展的规律;二是作业的结构及形式体现严密性、科学性和灵活性;三是作业要体现趣味性,利于学生的思维开发和拓展。

2、层次性原则

一是体现差异性,因材施教。对不同学习水平、学习能力的学生布置难易不同的作业;二是作业分为必做和选做,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有自己的自主选择,都学有所得,学有所长;三是通过作业分层,教师能够对不能按时完成作业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帮助和辅导,并相应调整作业量和作业难度。

3、开放性原则

一是作业时间的开放,自选性的拓展性作业必做部分要当天完成;自选部分可以一周内完成;综合实践性作业,可以一周或一个月为一次作业时间单位,也可以以一学期为一次作业时间单位。二是作业内容的开放,主要指拓展性和综合实践性作业。学生可以做教师提供的指导性作业,也可以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创新型作业,如,读书笔记、上网摘录、社会调查、参观访问、小制作、小发明等。三是作业形式上开放,作业形式可以是单一作业,也可以是综合性作业。综合性作业可分为大综合和小综合,大综合为多学科结合在一起进行作业,小综合是二种学科结合在一起进行作业。四是作业主人的开放,可以是个体作业,也可以是多人合作作业,如社会调查、手抄报等,学生自己做也好,多人或小组集体合作也行,把主动权交给学生。

4、发展性原则

作业内容要兼顾新课程“三维”目标,使学生不仅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掌握获取知识的基本方法,体验获取知识的过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养成良好的人文品质,形成具有参与意识、创新意识、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

(四)作业设置思路

一是设计三种不同类型的作业,即巩固性作业、拓展性作业和综合实践性作业,其中拓展性作业(包括部分家庭书面性作业)和综合实践性作业为课后作业(包括书面作业和活动性作业)。巩固性作业,一般在课内或校内完成,夯实“双基”,完成课标教学和学习任务;拓展性作业是“双基”作业与综合实践性作业的桥梁,必做作业与选做作业结合,体现多角度思维和学习个性化,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开发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良好的思考探究习惯;综合实践性作业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在生活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培养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善于分析、善于思考、善于创新的动脑动手综合能力,养成勤于思考、学以致用的良好习惯。

二是巩固性作业以“双基”为主,以任课教师批阅为主,有专门作业本。拓展性作业主要布置提示性和指导性的有思维价值和理论联系实际的作业,分为必做和选做,以教师批阅和学生展评为主。综合实践性作业,鼓励学生自选题目,自选内容,走向社会,走向生活,理论联系实际,主动学习,主动探究,优化自己的认知结构,培养创新能力,此作业以展示和民主评价为主。

三是作业评价的指标不是着眼作业量的多少和题目的难易程度,主要看作业的有效性。决定学生作业的有效性主要看学生在完成作业时的心理状态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变被动作业为主动作业是“减负”和发展的重要教学策略之一。

除语文、数学、英语和物理、化学、生物外,其他学科原则上不留家庭书面作业。不留家庭书面作业的学科其巩固性作业要在课内或校内完成。节假日,可以根据学科特点,布置一些活动性、实践性、探究性作业。

(五)作业设置要求

1、作业内容与布置

年级组组长负责,利用每周一次的教研活动,组织所有教师对一个周的晚上或双休日作业内容进行详细的研究,根据学科教学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每次作业,组长把关作业质量。同一级部学生的晚上作业要根据组内要求统一安排,分类布置,做到适时适量,并且要求教师当堂布置作业。个别特殊情况要提前向组长汇报进行适当调整。教师不得用手机布置作业,也不得要求学生利用手机完成作业。

2、作业质量

由各年级组长审查并进行必要的修改,作业中要体现不同的层次要求。

3、作业时间

①鉴于我校寄宿制学校的特点,学生书面作业大部分在校内自习时间完成,每天书面作业时间不超过90分钟。

②每周正规作业次数:数学2次、物理2次、化学2次、语文2次(其中1次为作文)、英语2次(其中1次为作文)。

③双休日作业量: 数学、语文、英语作业量不超过60分钟,物理、化学的作业量不超过40分钟,生物作业量不超过30分钟,语文安排30分钟的课外阅读,英语早读不超过20分钟。鼓励学生开展自学。

④节假日作业

要求:作业要适量,按每天不多于2小时的作业量进行设置。作业分必做和选做。作业要求明确,要有作业指导或提示。

4、作业类型

(1)巩固性作业、拓展性作业可以布置为正规作业、晚上作业、双休作业,可在假期内进行,要有专本或统一格式要求。实践性作业各学科每两周布置1次,统一格式。

(2)作业设置应注意几个问题

①组内所有教师必须在教研组的统一安排下进行作业设置,不得擅做主张,私自改动作业的设置。

②不得在组内安排的内容之外再增加作业内容。

③中午时间不得布置作业。

各科作业布置时间为该学科上课时间,不得占用学生的课间时间。

⑤不得给学生加罚重复性作业,盲目增加学生课业负担。学校、级部和教研组长将不定期地进行学生调查。

(六)校外培训

1、培训时间

若有本校学生参加校外培训机构学习,按照规定要求培训时间不得晚于20:30,如有超时,学生应当及时向班主任反映,由班主任逐级上报学校。

2、培训作业

学生参加校外培训机构时,校外培训机构应当严格执行“不得对学生布置任何形式家庭作业”的相关规定,如有违反,学生可向班主任反映,由班主任逐级上报学校。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