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学期,我校继续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深化课程课堂改革,不断提升学校教育教学整体实力,力争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实现新的跨越。
一、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学校工作重点及教学任务,坚持质量为核心、教学为中心、课堂为重心、管理为轴心,力争做细做实每一项工作,切实抓好教研、教学、教改和管理等各项工作,为我校教育教学的可持续发展而努力工作。
二、工作目标
1.教学管理精细化。加大教学常规检查的力度和密度,“求真”、“务实”、“高效”,努力使教学管理成为一种引领、一种服务、一种激励,提升教学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教学质量优质化。认真贯彻落实各级教育主管部门文件精神,加强校本教研,创新集备模式,重视习惯养成,注重反思和精讲精练,着力构建高效生本课堂,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3.学生素养综合化。落实“五育并举”,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深入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保证学生每天运动一小时;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学科实践活动,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与综合素养的提高。
三、主要工作及措施
(一)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2024上半年我们要将“课堂教学改革”作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努力寻求提高课堂质量的有效途径,全面提升教和学的水平。
落实好课堂学习当堂达标、单元考查和阶段教学质量检测,及时进行质量分析,并定期进行教学调度。监测结果将作为教育决策和指导学校、教师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
(二)抓好校本研修
1.深化校本研训,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全面落实“青蓝互助”,以“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方式为途径,提高教师教学教研整体水平;以课堂教学为抓手,以课例为载体,分层制定教师专业成长计划;继续开展教师读书论坛活动,理论与实践并进,不断提升教学业务能力。
2.加强过程性管理,扎实推进各项课题的研究进程。按计划规范实施,保质保量做好课题的过程性工作,积累好原始资料,要努力让课题研究引领一批青年教师,锤炼一批骨干教师。
3.实施“深度备课”,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师课前进行深度备课,特别是“备学生”要落实到位。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情况,设计出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作业。
四强化四项工作,确保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1.加强教学常规教研与管理,努力在管的科学上求突破。
(1) 从备课(提高有效性)、上课(体现实效性)、作业(加强精选性)、辅导(注重及时性)、评价(倡导发展性)等环节入手,完善科学化、人文化、精细化的教学管理体系,为教学工作高效、有序运行奠定基础。
严格教学常规每周一调研、每月一专项检查制度,鼓励教师积极开展自查整改和评比活动,使每一名教师扎扎实实做好应该做好的本职工作。加强同科教师间的经验交流,改革教学方法,实施最大效能教学。同时,也加强不同学科间的交流,促进学科整合,整体提高教学效能。
(2)推行随堂听课制,加强常态课堂的管理。
为提高各学科的教学质量,我校继续组织由学校管理者和骨干教师组成的教学调研组,开展随堂听课活动。教学调研组要重视调研后的反馈、跟进,通过深入的调研,及时的反馈,督促教师上好常态课,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2.加强备课组建设,努力在研的特色上求突破。
(1)发挥备课组的职能作用。各学科要继续创新集备形式,既要加强组内研究,使备课组活动落到实处;又要注重组外交流,使教研组活动求得实效。工作中要不断阅读、不断学习,学理论文章,学他人实践;勤记录,做好文摘;善分析,理好所得。
(2)扎实开展教研工作,做到有教有研,有教必研,以研促教,以研兴教。
3.开展多彩活动,丰富校园生活,促进学生发展。
(1)社团活动。我们要继续有效开展形式多样的、学生感兴趣的各类文艺、体育、科技等快乐社团活动。各社团负责人要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充分挖掘学生个性潜能,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活跃校园文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尝试研究学生社团活动课程的成果展示及评价考核方案。
(2)体育活动。牢固树立“健康第一”思想,加强体育课外活动,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全面落实课间体育活动制度,继续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开展校园大课间活动,确保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提高学生的运动水平和身体素质,构建快乐校园。
(3)积极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围绕各年级推荐书目,向学生推荐必读和选读书目,每天要充分利用中午和课余时间让学生静心读书,让学生在与经典、与大家、名师的对话中丰厚文化底蕴,汲取做人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