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州市第二实验小学教学管理制度

日期:2024-02-29     

字号:


莱州市第二实验小学教学管理制度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渠道,是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的关键环节。每位教师要不断地进行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创新,确保优质高效地上好每一堂课。

1.严格执行课程计划,教师不得擅自缺课、调课。教师要提前2—3分钟到教室,做好教学准备工作,同时督促学生做好上课的准备。下课铃响后,立即下课,杜绝拖课现象。

2.教学价值鲜明。课堂教学要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以人为本,体现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育教学观念,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能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出发实施教学。尊重和关爱学生,注意面向全体,尊重差异,正确评价学生,激发学习兴趣。

3.教学内涵严谨。正确处理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的关系,创造性的运用教材,突出内涵的结构化,深入挖掘教材内容在培养学生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价值,重视联系生活实际,体现教学内容的思想性和教育性。帮助学生构建合理的认知结构和情感取向。

4.教学过程合理。教师应关注师生的生命状态,努力营造宽松、和谐、开放、互动的学习环境;关注学生学习习性养成的一贯,教学环节适合学生的心理期待;教学时间分配要适合内涵需求,注重整体内化,师生活动时间分配要合理,学生活动要有时效;课堂要有科学的方式配置,做到关系和谐,多元协同,方式适度;加强学法指导,提高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关注个别差异,认真观察和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思想动态和知识生成状况,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5. 教师的教学行为要规范。要站立讲课,做到仪表端庄、精神饱满、教态自然;上课中不准随便出入教室、会客、接听电话;不准与室外人交谈。严禁在课堂上使用手机等通讯工具;严禁做与上课无关的事情;不拖堂,不早退。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

6. 教师要使用普通话进行教学,语言准确、简练;板书规范、条理清晰;正确熟练地使用教学仪器和设备,科学合理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运用教学评价的激励功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

7.教师要有较强的课堂调控能力,灵活处理课堂上出现的各种问题;努力处理好预设性与生成性之间的关系,要从课堂的实际出发创造性地使用教案。

8.课堂评价标准依据“莱州市小学‘效率课堂’学科教学水平观课指标”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