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教职工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实现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积极推进学校建设,促进学校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工作目标
1.加强课堂教学管理,大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突出以教学为中心的主要目标。
2.加强教导处日常管理工作,使管理走向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努力提高学校的教学管理水平,促进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3.加强师资培训力度,不断提高老师的业务能力。
4.加强教研组建设,使各科教研活动的开展丰富有效。
5.加强各科教学活动,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三、主要工作和措施
(一)优化师资队伍,提高教师素质。
1.加强师德建设,树立教师良好形象。要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把师德教育摆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位置。各教师要利用课余时间认真学习有关师德理论,关心爱护全体学生,;教师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大方。
2.加强教师科研观念,营造科研氛围。教师将新课标理念内化为自身行动的自觉性。学校领导带头学习科研理论,带头参加科研培训,带头参与课题研究。
3.加强教师的理论学习,撰写教育故事和教学论文。教育故事和教学论文是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和水平的一种途径,我们要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总结,在总结中成长。
4.组织教师参加各种业务培训和学习,促进教师自身教育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本学期继续采取集体组织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网络学习与集中交流相结合的形式,积极开展教科研的校本培训活动,进步营造科研学习的良好氛围。丰富教师的科研理论知识。创造一切条件,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组织教师外出参加各类培训和各种观摩活动。外出培训教师回校作专题汇报、骨干教师轮流作教学经验介绍等形式,让全校教师在各种学术研讨中吸收、消化新的教改信息和教育理论,逐步确立全新的教育理论,然后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
(二)深化校本教研,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继续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充分发挥教研组职能作用。以教研组为单位,认真制订教研活动计划,研究解决教学和科研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教研组长作好记录。认真开展好课堂教学观摩活动。每次的公开教学活动要结合学校教学实际,确定研究主题和研究重点,做好活动的总结以及资料的整理工作。
(三)精细常规管理,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1.规范教学管理制度,完善、落实教学管理机制。进一步规范教学各环节的管理,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强化管理流程监控,重视学科计划、教案的常规检查过程中的反馈、跟踪。开足开好各门课程,通过公开教学、教研和优质课评选,促进教师互帮互学共同成长。
2.加强学生减负质量评价改革研究和教育质量监督评估,重视教学反思和学科质量分析,促进教师有效教学和学生有效学习。
3.各学科教研组进一步提高教研、集体备课的质量,加强示范课的力度。
4.加强教学工作检查。加强对教学全过程的监控,做到强化平时,重视期末。加强教师的业务学习、交流研讨,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1)严格巡课制度,督促教师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切实上好每一节课,发现问题及时指出。
(2)严格备课管理。切实提高备课质量。教导处定期对教师备课情况进行检查,督促改进。
(3)严格上课管理。提倡认真钻研教材,从学生角度设计出高效、自主的学习活动,保证精讲训练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4)严格作业管理。将作业设计纳入集体教研,对于作业设计、批改,每位教师要认真对待,力求科学、客观、有效。
5.关注学生学习差异,从后进生工作抓起,做好学困生的辅导与转化工作。要求广大教师要关注学困生耐心对学团生进行辅导与转化工作。
6.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制作和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积极推动多媒体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并在效果上加以提高。
7.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科竞赛活动。为学生成长搭建多元平台。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发展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教学效果。
四、主要工作安排:
1.2月中下旬:制定布置好各项教学教研计划,召开学科教研组会议,明确各学科组新学期的重点工作。有序开展推门听课活动,确保新学期教学工作有效开展。
2.3月开展骨干教师示范课和青年教师提高课活动。
3.4月开展学校春季运动会活动。
4.5月各学科组开展校级课堂教学大比武。各教研组开展期中阶段性总结。
5.6月继续抓常规和课堂教学,组织好欢庆“六一”儿童节活动。
6.7月做好期末复习和检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