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质量是一所学校的生命,是一所学校的立校之本。“双减”背景下,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让学生满意、让家长放心,让素质教育真正落地。
本学期,我校将牢固确立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以“强课提质”为中心,落实新课标理念,深化“生长课堂”建设,强化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和学科基本功培育,通过精细化管理和教研引领,实现常态课提效、课后作业提质,校本教研赋能,集团化办学共进,进一步突出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和良好习惯培养,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基。
一、规范学业检测,均衡发展提质量
1.坚持做好每月一测,不断走向规范化。结合教研室的抽考方面,从学习习惯、学科核心素养等维度进行单项检测。语文主要关注书写质量、阅读、习作三个维度,数学主要关注书写、计算、解决问题三个维度。
语文 | 数学 | 其他学科 | |
三月 | 书写习惯检测 | 口算能力检测 | |
四月 | 阅读能力检测 | 计算能力检测 | |
五月 | 期中综合质量检测 | 期中综合质量检测 | 英、科、道法检测 |
六月 | 现场作文、规范书写系列比赛 | 解决问题检测 | |
七月 | 期末综合检测 | 期末综合检测 | 全学科检测 |
2.教师命题能力提升工程。第一维度,教导处引领,分学科学习相关材料,领会提升命题能力的方向。第二维度,以校内比赛,提升教师主动研究能力。结合教研室要求,进行校内命题能力比赛,评选一二等奖,计入期末考核。第三维度,把教师命题能力提升作为3-5年级语数教研组的常规教研主题之一,要进行常态化的教研并形成资料。
3.关注特殊班级,促使班级均衡发展。特别是新教师、新入职教师、弱势教师,实行一带一帮扶。拟将老教师、骨干教师作为师傅教师,跟班指导,并给予一定的捆绑奖励。
4.多措并举,切实辅导好班级内的学困生。组内由经验丰富教师传授提升学困生学业能力的窍门,充分利用第三节课、课后服务及碎片化的时间,真正发挥教师对学困生的终极关注与辅导。同时,可以发挥班级小导师、科学设计有效的分层作业等方式,变“差”为优。
二、细化常规管理,减负增效出质量
1.提高备课质量。加强备课目标导向,突出教学重点,强调学为中心,促进学科素养落实。优化备课环节。基于新课程方案和学科课程标准,聚焦单元整体教学设计,集体备课与个人备课有机结合。教学目标适切,教学内容体现学科核心素养培育,教学反思真实有效。
备课打印稿,加大“课案一致”监督检查力度,做到“不备课不进课堂”,提高常态课效率。
2.优化作业设计。一是规范作业管理。升级作业管理,把控作业时间。教师设计分层作业,实行“教师”“教研组长”“年级主任”“教务处”逐级把控责任制。形成“一日一公示”“一周一抽检”“一月一调研”“一学期一回顾”的作业管理体系。二是优化作业设计。通过教研组作业设计教研活动,推出作业设计与课堂教学融合示范课,推选骨干教师进行作业设计经验介绍,提升教师作业设计水平。加强作业设计与日常备课、教研的融合,实现以研促教,加速研究成果转化。三是组织作业展评。创新作业评价方式方法,开辟各班优秀作业展评专栏,定期进行学科优秀作业展评。
3.强化学习习惯培养。把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情况,纳入课堂教学评价、班级管理评价,切实把习惯培养作为一项教学常规常抓不懈。将每月一测与常规督导相结合。
4.落实好教研组教研力度,筹备区教研组建设检查。融入新课标理念,以各年级教材为圆心,选定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主题,以跨学科主题活动为依托,建设序列化主题课程群,完善特色教研。
三、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守正创新出质量
1.新课标与课堂融合的教研研究。继续推进素养导向的“生长课堂”建设,改进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带动教研组建设,全面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一是项目驱动。学校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通过同课异构、主题讲座等展示活动,进行“生长课堂”实践研究。依托全区小学课堂教学开放周、教学经验交流论坛、集团联合教研等,破解“生长课堂”教学真问题,加速教研成果的转化。各学科以打磨参加烟台市优质课参评课例为契机,促进学科集体教研,形成学科教
学范式。二是科学建模。把“生长课堂”创建作为学校教学重点工作,利用教学论坛、育苗杯赛课,骨干教师上示范课等形式,积极开展“生长课堂”教学研究,逐步形成“一校一品” “一科一模”“一师一格”的教学样态,彰显“生长课堂”研究特色,不断提升课堂教学品质。三是评价激励。举行各学科“生长课堂”优质课评选,推动“生长课堂”走向深入。通过组织“生长课堂”建设先进学校、先进教研组和先进个人评选,激励基层、培育典型,促进“生长课堂”建设工作高质量运行。
2.核心素养课题研究与教学实践相结合。a完成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总结(结题报告),参加烟台市研讨会。b磨课。参加蓬莱区小学数学素养导向的“生长课堂”教学开放周活动。参加烟台市教学大比武(语数英等学科)。
3.挖掘学科特色,做好校园特色建设。数学益智课程特色。充分挖掘美术、音乐学科的资源优势,做好美术工作坊建设、音乐校园之春汇演,不断熔炼出二小的艺术品牌与特色。
4.继续推行全科大阅读活动。将阅读真正深入每一位教师和学生的心中,形成全员爱阅读的氛围。
四、实施分层培训,强师赋能出质量
1. 分层培养精细化
(1)关注新教师、新转入教师的成长。以师徒结对的形式,最快适应角色,最大限度发挥能量。通过师徒结对、每周一训、基本功训练、推门课亮相课等形式,发挥好骨干教师引领作用,进行专题专业专门的培训与提升,切实引导新教师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帮助新教师快速适应教学工作。
(2)培养校级教坛新秀,并推荐区级教研新秀。通过压担子的方式,激发青年骨干教师的内驱力和潜力。
2.五项基本功提师能
(1)听: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组织教师外出培训学习,开阔视野。抓好领导干部、骨干教师、青年教师培养,通过外出学习,接受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本学期特别注重课程改革方面的培训。每学期教师听课不得少于20节。
(2)说:相信教师,以人为本,挖掘教师自身经验,培养专家型教师,作为校本培训主讲人。各教研组开展评课活动,组内每个人员都参与评,“1+1”模式,即一条优点,一条建议。提高教研组教师评课能力。
(3)读:结合“名师+青年教师”读书共同体活动,开展教师读书活动,厚实教师底蕴。推荐教师阅读优秀教育教学书籍;每学期至少八次读书活页,读思结合;进行教师朗读比赛等。
(4)写:每月两张钢笔字、每两周一次读书活页。寒暑假每人一篇教育论文。在观察与写作中发现教育规律,提升育人水平。
(5)研:每周一次组内集中教研,每月一次校级教研,每学期一次课例研讨,本学期进行“育苗杯”优质课大赛。研训活动与“优秀教研组评选”结合起来,促进教研团队的培养。师基本功形成序列,常抓,但努力做到减负。比如教育叙事
五、其他工作
心理工作
1.持续推进心理健康筛查工作
对1——5年级学生进行整体心理健康评估,下发纸质版心理健康测试问卷,班主任负责填写心理异常学生电子版名单存档。
2.对筛查出的心理异常学生进行心理疏导
由专职心理教师安排辅导日程,心理辅导记录存档,每月梳理心理辅导台账。
2. 继续开发特色心理团体活动
五、工作配档表
时间 | 主要工作安排 |
2月 | 1.召开教研组长会议,布置新学期教学工作。 2. 举行寒假读书活动成果展评。 3.开展“学思”生长课堂论坛活动。 |
3月 | 1. 育苗杯赛课活动 2.组织各学科做好烟台市“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专项课题结题工作 3.进行每月一测。 4.“学思”生长课堂小课题申报。 5.第二批蓬莱名师“教学主张”论坛活动。 |
4月 | 1.开展“生长课堂建设常态课提升行动”听评课活动。 2.打磨各学科烟台市优质课。 3.作业设计评选、跨学科主题学习 4.每月一测。 |
5月 | 1.参加全区小学三、四年级教学质量监测。 2.各学科组织教师参加烟台市优质课评选 3.育苗杯赛课(三、四年级) 4.召开数学节。 5.参加校本优质课比赛。 |
6月 | 1.参加全区小学生现场作文大赛和规范书写大赛。 2. 参加全区小学教研组建设展评。 3.做好“学思”生长课堂建设总结。 |
7月 | 1.组织五年级参加学业水平监测。 2.各年级做好期末质量检测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