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提高教师教育科研水平,提升教研组备课组的整体实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让每个学生都享受到最优质的教育,必须坚持集体备课和教研活动制度,开展扎实有效的学科教研,充分整合学科教学资源优势,发挥教研组教师的集体智慧,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整体教育教学水平。为此,特制定教学研究活动规定如下:
一、教研活动领导小组
组 长:牟书杰
副组长:于海艳 高学成
成 员:包学领导 级部主任 各年级教研组长 学科负责人
说明:校长、分管教学的副校长、教导主任每学期至少参加8次教研活动,参加一次教研活动经验会议,并对教研活动工作提出指导性建议。
二、教研时间
教研时间跨度五天,具体安排:
周一下午一二节:道德与法治; 周二上午一二节:地理;
周二上午一二三节:英语;周二下午五六七节:数学;
周三上午一二三节:语文;周三下午五六节:历史、生物;
周四下午五六节:物理; 周五上午一二节:化学
三、教研要求
1.教研组提前一周确定教研主题及主备人具体要求,并通知全组教师。每位教师要深入细致地研究各自的主题,提前做好准备;
2.保证教研时间和人员:教研考勤计入学校考勤,教研组所有教师必须在上课铃响后在规定的地点进行教研活动,学科负责人点名并做好记录。上课铃响不到视为迟到、下课铃响方可外出。两节之间外出以上下课铃声为准。教研时间未到,不准提前离开,否则视为早退。
教研室将不定时进行检查。教师因公事或私事不能参加教研活动的,应向教研室请假,并由学科组长做好记录,否则记为旷工。
3. 保证教研效果:
(1)遵守教研纪律。任何教师教研时不准吃零食,不准玩手机,不准批改作业,要踊跃发言,积极参与。每月由包学领导、级部领导、教导处联合对教师教育情况进行评议
(2)严格按照教研流程,逐项认真做好,不能走过场,流于形式,尤其是说课,每位主讲教师要让所有老师明白本节课的目标,重难点,及解决方法。其他教师要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对说课内容进行补充。要充分利用集体说课提高课堂效率,带动新手教师和弱势教师共同提高。
(3)教研结束后每位教师应明确下一个周次的教学要求、教学任务的安排、每一个课时如何讲授,每次的作业设置、堂清检测内容等。
(4)教研后不准出现上课和作业各自为战的情况,一旦发现将对相关教师从《教师发展考评档案》中扣除0.2分/次。
4.做好各种记录:
(1)教师做好集体备课的补充及删减。
(2)教研组做好教研活动的详细记录,不能只记录环节,要有具体的内容。
四、教研流程
1.组织教师,清点人数,检查记录本组上周教学常规情况并进行公布;
2.教研活动开始,传达学校相关教育教学精神;
3.总结上周教学情况;
4.对上周听课进行评课,对听课出勤情况,教师授课情况总体评价,组内教师顺序发言评价;
5.本周说课;
6.组内讨论修改自主学习单设计;
7.组内共同研讨早晚自习及双休日的作业设计;
8.安排下周示范课、导学案设计及说课人选;
9.组织进行组内评价工作:评价要客观公正,不准出现循环分、全部满分或分值一样等不良评价现象,一旦出现本次教研集体记零分。
注意:根据学校总体工作部署,以上内容灵活安排。各年级教研组长要切实根据本组、本学科的实际情况开展工作,确保评价得力、客观公正,教研出实效,活动有成绩!
五、考核
1.教研活动时因私事每请假一次扣0.2分,迟到一次扣0.1分,旷工一次扣0.5分;
2.不能按照要求完成组长分派任务的,每次扣0.2分;
3.其它每检查发现一处问题根据具体情况扣除0.1-0.5分;
4.教师个人积分由相关评议、学校抽查、资料总体检查等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