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阳市实验小学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语文教学工作计划

日期:2024-02-23     

字号:

一、工作思路

以《海阳市2023-2024学年度小学教研工作要点》为指导,以学校“丰实教育”理念为总领,按照“聚焦主题、提升品质”的整体思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以“聚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新品质课堂建设”“学习习惯养成”“新课标与教材解读研修”为重点,推动学校语文教学教研工作科学发展,活力发展,内涵发展。

二、具体要求

(一)夯实常规,落实常规基本要求

本学期语文常规工作,要做到明确要求、改进不足,做到以规范为基点,以高标准为目标,全面提高常规的质量和档次。

1.制定完善的教学教研计划:本学期将组织全体教师学习《海阳市小学教学常规基本要求》《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语文核心素养》等相关材料,在此基础上指导教师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以及教研组长的教研计划。教学计划的制定要有对课标的解读,结合学科核心素养以及部编教材的双线相结合;计划的制定要求全面而具体,做到不缺项,教研组或个人学科教学中的活动安排要有配当,并要依据配当安排做好相关的教研活动。

2.备课:

(1)集体备课。进一步修改、完善、健全教师集体备课制度,引领教师以“课堂教学素养”提升为重点,加强对部编教材的研读,通过师带徒、桌边教研、集体备课等方式,强化集体备课工作的落实,确保集体备课研讨科学规范,促进教师课堂教学素养的不断提升。

(2)个性化备课:落实《烟台市语文常规基本要求》中提出的九项规定。引导教师关注国家统编教材,树立新的课程理念,并与学科核心素养相结合,将核心素养分解成若干个可以达成的小目标,并结合每个单元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对核心素养进行细化、落实。反思也要与本学期要求的“聚焦核心素养”“语文的双线组元”吻合。

(3)作业:

各项作业要本着认真指导、认真批改的原则,凸现作业的巩固、强化、拓展功能。低年级的写字要突出对汉字的运笔、间架结构的指导;中高年级要加强对习作的写前训练与指导,尤其是写前的资料收集、实践观察、感悟模仿等基础性工作,提高作文的质量,防止出现“假、大、空”“无病呻吟”等文病,倡导写真事、抒真情式的“本真作文”。要加强对写后的批阅,减少文中的错别字、病句、标点等基本问题,对于文中出现的错误,要仔细批阅、认真指出,并在文中或眉批中注明,在尾批中对整篇文章提出表扬或建议,让学生在今后的习作中纠正不足。

主要工作:

1.参加教研室的教研会,并布置本校的教学常规要求。

2.组织教师学习《海阳市小学常规基本要求》《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语文新课程标准》

3.进行语文常规月活动。定期不定期进行常规检查。

4.组织教学常规展评及教学常规经验交流。

(二)加强教研,提高教师学科素养

1.深化教材研讨活动。本学期,学校仍将教材解读和培训作为本学期的重点工作,展开全面参与的教材培训工作,准确解读,科学施教,你哦里挖掘学科核心素养的要素与各教学内容的对应点,关注学生学习动力的激发与学习能力的提升,进行现场备课、案例研讨等活动,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2.本学期,学校将进一步完善团队研修的激励机制,以“提升核心素养”“提高学业质量”为抓手,细化重点工作目标,沿着“计划——实施——反思——共享”的主题教研路径,扎实推进,稳步落实。切实解决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能力。一二年级要注重口语交际、识字、表达素养的研究;三四五年级围绕学生的概括素养、预习素养、批注素养、写作素养、表达素养、思维能力的培养等方面进行专题阅读、专题研究。在研究中实现自己的专业成长,在实践中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每学期每个教研组至少两个主题教研活动。

主要工作:1.教师教材解读能力培训

2.教师现场备课以及案例分析。

3.主题教研材料展评。

(三)深入阅读,突出重点工作

1.课内外结合提升阅读能力。课内教学教师要将课堂教学与学生的阅读推广有机结合,用少量的课文示范,读书推荐课,读书交流课等,让学生课内习得阅读方法,有层次,有步骤地拓展阅读,将课内外阅读打通,让孩子们在海量、科学的阅读中提升语文素养。

2.“经典日日诵”强化经典诵读。部编教材中融入了大量经典的传统文化,与学校的经典诵读活动相结合,坚持经典日日诵活动。

3.做好表彰工作,激发阅读热情。本学期继续评选学生读书明星和教师读书明星以及书香家庭,从而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

4.做好常规性的读书活动。一如既往地做好晨读工作,做到“四落实”既时间落实、内容落实、指导落实、检查落实。做好“蒲公英”电台的宣传工作、做好每班的“新闻热点日日报”等

具体措施:

1.成立检查小组。负责平日的检查工作,如背诵、纪律、阅读数量和质量等等。

2.加大检查力度。在次数上和要求上做进一步的改进。增加检查次数,增大检查分值。

3.做好好书推荐课、阅读指导课、读书展示课等读书交流课堂的备课、研究、课堂教学活动。

(四)着眼课堂,开展新课堂研究

本学期,继续整合“学本课堂”的推进成果,在“育人本位”“课程立意”“学习中心”新课堂理念的指引下,细化语文核心素养,让学生与文本、与同伴、与自我深度对话,提升学生在认知、人际、自我三大领域的关键能力,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品质,确保学生学有所思、学有所获。结合“教学评一致性”坚持“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核心理念,坚持“从课程的高度、课题的视角”来深化我校语文课堂建设。

1.巩固成果,有机融合。本学期,继续巩固学科德育、核心素养培养、“互联网+课堂》的相关成果,认真学习《海阳习时代品质教育行动纲要》精神,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关注学科育人价值,以“学评教”一致性系列教研活动为抓手,以“研标、立标、学标、达标”系列教研活动为抓手,展开“以生为本、学为中心”的“新课堂”建设研究活动。

2.聚焦素养,选点行动。依据《海阳市“新课堂”研究行动方案》,展开“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学习与实践活动。理论学习方面,关注学生心理特点、认知学习规律、大单元教学实践策略等理论知识的学习。课堂研究方面,将“学科教学目标体系”“大单元教学”“线上线下教学有机融合”“‘学-评-教’一致性”研究等作为重点;将“评”这一教学诊断研究作为“学评教一致性”推进的主要策略,展开“目标、学习、评价”三位一体的研究活动;以“教学目标界定”与“课堂评价量规设计应用”为重点,优化学习活动设计,将课堂评价嵌入课堂教与学之中,从而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的综合学力。

3.总结经验,推进“互联网+教学”。要继续巩固疫情以来“互联网+教学”的经验,展开“互联网+教学”的常态教研活动,引导师生展开基于云平台的自主教与学活动,推动教育服务模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

(五)关注素养,提高学业质量

本学期依然高度关注学生的综合素养,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持续发展,依据学段特点,提高质量意识,以“学习习惯养成、学业质量保障、阅读能力提升”等重点,促进学生学业质量稳步提升。

1.深化学习习惯培养成果。在巩固学生学习习惯培养成果的基础上,重点着眼于“认真倾听”“负责任地表达”“每日阅读”“立字立人”等习惯,以点带面,总结经验,巩固深化,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注入学习的积极情感,为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奠定基础。引导学生走向“习惯成自然”的良好成长状态。在保持基础学习习惯的基础上,要加大对有效倾听、负责任表达、结构化导图等学习能力的培养,为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做好奠基工程。

2.提升学科学业质量。依据课程标准,严把课堂“质量关”,明确常态化的教学质量意识,加强学业评价与命题研究;进一步完善阶段性“学讲评”、错题归因分析、学生作业集体备课、作业矫正练习等学业质量提升机制;通过比较分析、问题诊断、过程跟进等方式,防止或控制学业“薄弱地带”的产生与发展。

主要工作:1.核心素养知识竞赛

2.“聚焦核心素养,打造丰实课堂”课堂建设活动。

3.资源课、过关课、教研室核心素养赛课的打磨活动。


工作配当表


时间

内容

负责人

3月

1.     制定下发语文常规基本要求、教学工作计划,参加教研室教研会,并召开语文学科教研工作会议;

2.进行上学期试卷分析,找漏补缺,做好本学期的教学工作。

3.开展“双常规管理月”活动

4.部编教材培训

1.学科领导

2.语文教师

3.学科领导

4.学科领导


4月

1.教师现场备课。

2.“聚焦核心素养”新课堂赛课活动

1.教导处

2.教研组长

3.教研组长

5月

1.迎接期中质量检测,做好质量分析;

2.教学大比武。

1.语文教师

2.学科领导

6-7月

1.迎接教研室年终教学工作大检查;

2.进行期末复习,迎接期末考核

3.整理学科教学工作档案;进行学期工作总结

1.教研组长

2.学科领导

3.语文教师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