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莱州市教研室继续推进“深化教学常规一体化研究实践”的文件精神,突出教学工作中心地位,营造“比学赶帮超”的教学氛围,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根据教研室安排,经校委会研究决定组织本次教学大比武活动。
一、指导思想
以深化效率课堂研究为指导,以深化教学常规一体化研究实践为重点,通过大比武活动,以赛促研、以研促教,搭建“人人参与、人人学习、人人提升”的专业成长平台, 大力推动效率课堂研究,全面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课堂教学质量。
二、活动目的
1.通过此次“教学大比武”,使全体教师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强化理论学习、教学基本功以及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
2.通过研讨和比武活动,提高各科教师课堂教学的设计水平,课堂教学的驾驭能力,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3.通过校内层层选拔,推荐部分优秀教师参加市级学科优质课比赛。
三、组织领导
为保证活动的顺利开展,维护比赛的公平公正,学校成立教学大比武活动领导小组,统筹推进活动开展。
组 长:徐百刚
副组长:曹炳丽 王振宇
成 员:李栋芳 宋 平 叶桂玲 王彦青
领导小组负责活动的规划、实施,信息报送和人才选拔工作,并负责参加市学科 优质课评选的教师指导工作。
四、具体安排
1.比武时间:2024年3月11日——3月22日。
2.参赛对象:语文、数学、英语、道德与法治、科学、信息技术、综合实践、学科教师。男不满50周岁、女不满48周岁的教师都要参加讲课。
3.组织形式:各学科以年级组、教研组(或课型)为单位组织比赛。现场说课。说课年级、授课内容不限。
4.评委及评分办法:评审委员人数至少5人,制订参赛教师观摩制度,既进行相互学习,又对评审进行监督。评审委员会负责制定评价办法和评价标准。以课堂教学为重点,同时结合备课笔记、作业批改、课堂达标等常规评价内容,科学、公正、客观地进行评价。
成绩计算要求采用现场40分钟授课(原则上占70%),同时结合今年以来的“常规一体化”教师评价(原则上占30%)计算教师校级比武成绩,不同学科有所侧重。
5.结果公布:根据学科教师总数,确定获奖人数,获奖教师人数比例原则上不超过参赛教师总数的30%,并按照3:4:3的比例,确定校赛一、二、三等奖人选,颁发校级教学大比武优质课证书。同时将教师参赛情况以及参赛成绩按等级纳入教师年度考核。推荐优秀人员参加市级课堂教学大比武优质课评选。
五、活动要求
1.凡参加课堂教学大比武活动的教师,赛前要深入学习课标、钻研教材、研究学情,上课前两天上交教案,赛后次日要交教学反思,反思应围绕推进常规一体化研究和深化效率课堂研究进行,在总结课堂成功之处的同时,重点剖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所有材料直接上交学校存档。
2.讲课、听课教师根据活动安排自行调课,并报学校备案不能出现空堂和无故缺席现象。
3.活动结束后,各听课教师填写好《课堂教学量化评价表》并在听课后直接上交学校存档。
4.原则上没有课的教师应到场观摩,同学科的教师必须到场听课,有课的教师应自行调好课并填好调课通知单。
5.召开“常规一体化”课堂教学大比武总结表扬会,做好活动总结,肯定成绩,找出不足,明确今后教研方向。
朱由学校小学部教学大比武活动听课安排
日期 | 星期 | 时间 | 节次 | 班级 | 授课人 | 授课内容 | 册别 | 章节 |
3.11 | 星期一 | 上午 | 第二节 | 2.1 | 卢晓梅 | 《千人糕》 | 二年级下册 | 第二单元 |
3.11 | 星期一 | 上午 | 第三节 | 5.1 | 杨小童 | 《Let’s stop and wait》 | 五年级下册 | 第二单元 |
3.12 | 星期二 | 上午 | 第二节 | 1.1 | 叶桂玲 | 《树和喜鹊》 | 一年级下册 | 第三单元 |
3.12 | 星期二 | 下午 | 第一节 | 5.1 | 王彦青 | 《古诗三首》 | 五年级下册 | 第三单元 |
3.13 | 星期三 | 上午 | 第一节 | 1.1 | 张晓波 | 《认识图形》 | 一年级下册 | 第三单元 |
3.13 | 星期三 | 上午 | 第三节 | 3.1 | 滕伟燕 | 《赵州桥》 | 三年级下册 | 第三单元 |
3.14 | 星期四 | 上午 | 第二节 | 3.1 | 徐春燕 | 《小数比大小》 | 三年级下册 | 第四单元 |
3.14 | 星期四 | 上午 | 第一节 | 4.1 | 王寒寒 | 《琥珀》 | 四年级下册 | 第二单元 |
3.15 | 星期五 | 上午 | 第二节 | 2.1 | 于英波 | 《三位数加减法的笔算》 | 二年级下册 | 第三单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