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学年度是极其不平凡的,新的教学环境对我们提出了新的挑战,我们在不断探索,不断进步,教学研究活动进行如下:
(一)加强队伍建设,助力教师成长
上学期我校被评为莱山区首批教师专业发展示范校,我们也备受鼓舞,学校更加注重教师专业发展,通过校内备课组互助互学,“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的培训模式,加大教师专业发展培养力度。
1.丰富教研活动
我们仍然落实常规的听评课,加大了推门听课以及级部、教研组长听课的力度,还丰富了教研日的活动形式,增加新课标主题学习、共析名师课堂等教研活动。
2.“走出去 请进来”
在钱袋子很紧的情况下,我们依然派老师们“走出去”参加培训学习,拓宽视野,促进专业成长,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年度内,我们做到了全学科覆盖,多人员培训,只要教研室下发通知,我们就积极安排教师走出去学习观摩。同时,我们落实教研室的“三三教研”,与院格庄中学积极开展校级学科教研活动,共同提高。
我们还将名师“请进来”,组织一线教师在校内观摩学习名师课堂,共话教学之道,全力助推教师专业化成长。4月20日,烟台市莱山区初中英语名著导读研讨会在我校顺利召开,我校青年教师王雅睿与江苏省盐城市英语教学能手李晴老师同课异构。山东省英语教研员张涛、烟台市教育科学院副院长、烟台市初中英语教研员王志强、莱山区初中英语教研员吕艳芹、外研社研发中心总监及、英语学科带头人王保洲莅临指导,山东省初中英语特级教师工作坊烟台群组成员、烟台其他区市英语教师及莱山区全体英语教师,共200多人参会。这次盛会,既让我们开阔了视野,也大大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
3.关注中考会考发展
为了深入分析中会考学科的教育教学现状,扎实有效的做好本年度的中会考备考工作,提高复习备考的精准性和时效性。我们多次召开备考研讨会,学校领导和老师们针对共性问题进行集体探讨,寻求解决方案,通过纵向对比,横向分析,适时调整学科复习方案。
4.培养青年教师
第一,师德师风建设。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树立青年教师的师德新风尚,我们成立了“正青春”社团,通过座谈会、读书分享会、经验交流会等多种形式会议,为青年教师搭建交流学习提升的平台,拓宽视野,立师德,正师风,铸师魂。
第二,教学常规培训。为青年教师提供专门的培训课程,涵盖教学理论、教学方法、课堂管理等方面的知识。通过培训,青年教师掌握如何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掌握良好的课堂管理技巧,能够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学生需求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注重差异性,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学会定期进行教学反思,总结教学经验,发现问题并改进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水平,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
第三,搭建成长平台
1.以青蓝工程为载体,青蓝结对促成长,通过骨干教师观摩课,青年教师过关课、展示课等活动从教学常规,组织教学能力等方面以老带新,由扶到放,逐步使新教师进入成长快车道!
2.以赛促教,促进青年教师成长,开展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比武、说课大赛、演讲比赛等多种形式的比赛活动,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提升青年教师素养。
青年教师成长迅速,有的已经成为教育教学主力,有担任班主任的,有担任处室干事的,还有的成为年级助理,已经独当一面。在区市级比赛中青年教师也是喜获佳绩,捷报频传。(二)落实常规工作,提升教学质量
1.构建“正真多样态智慧型活力课堂”
本年度我们以构建“正真多样态智慧型活力课堂”为目标,从教研、课堂、作业设计三条途径深入实施。
(1)让教研卓有成效
从源头抓起——教研活动,俗话说“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在新课程背景下,每一位老师都充满了热情。教师想系统的掌握教材,把握大纲,准确的掌握教材的重点,突破难点,应用新思维,解决新问题,只靠教师一个人的力量很难完成。当今要求学生合作的同时,也要求我们教师合作探究,形成研讨氛围,充分发挥集体的作用。教研活动是教师合作研究的一种最有效的方式。
(2)让课堂真实发生
从实践入手——课堂教学,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我们调整课堂时间,打造211课堂,我们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依托12学平台、坚知果平台、希沃交互软件,不断挖掘平台、软件的强大功能,在资源选用、课堂教学、学科检测以及数据分析方面不断进行尝试与探索,不断提高备考、上课的效率,以及对学生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我们在基础年级推进“小组合作”教学及管理,学生在交流互动中建构知识、形成能力,打造高效课堂,使课堂更加生动、精彩,富有活力,深受家长好评。在期末考试中,各年级整体发挥不错,成绩较好。可以看出我们小组合作学习初见成效。
(3)让作业提质增效
作业分层设计,尊重学生个性化成长,实现教学面向全体学生,根据学生群体的各种学习状态、学习能力,根据学生个性心理特征及多元智能接受能力等诸多方面的差异水平,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作业设计中进行目标分层,任务分层,难度分层。
(三)注重评价表彰——促进学生发展
做有温度的教育。通过综合考虑学生在不同方面的表现,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发展。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也由传统的教师单一评价方式改为多元的评价主体参与,综合考量,更能有效发挥评价功能。
1.期中、期末表彰。期中和期末时主要结合通过书面形式进行的考试,分别在学校层面、级部层面对于优秀的班级和学生在学校进行大张旗鼓表彰。在级部大会,除了表彰学习成绩优异的同学,还会表彰综合表现突出的小组及小组管理人员,体现团队合作的凝聚力以及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
2.参与活动表彰。本年度,教导处组织了各种丰富多彩的学生类活动,如劳动类活动、春天诗歌节、读书节活动、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等。每项活动开展都会设定评价目标、制定评价标准、组成评价小组,确保评价结果公正、客观和有效。
除了传统的颁发奖状、荣誉证书,我们还通过学校公众号对学生进行表彰,让学生家长看到孩子们的精彩表现,感受学校“以人为本”的教育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