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实践劳动教育
自觉落实烟台劳动教育“1+1+X”课时制度,除了上好每周一节劳动必修课外,本学期开展了一次劳动周活动,并鼓励学生参与一次校外劳动实践。活动开展过程中,学生的参与热情高涨,参与度高。
为了丰富劳动实践课程,培养学生的劳动兴趣与热情,我校3-5年级今年采取新颖的“走班制”劳动课形式。教师们各自执教不同的实践内容,每次劳动实践课时走进不同的班级,学生便可以感受丰富多彩的课程内容。
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高劳动教育的实效性,烟台黄渤海新区第三小学充分调动家长力量,并鼓励有专长、有热情、有爱心的家长参与到“家长进课堂”活动,聘请家长为劳动兼职辅导员从而开辟更多劳动教育新路径,形成家校合力,共同促进劳动实践教育落地生花。
2.成果展示
本学期,我校开展的“落实双减政策,传承渔灯文化”活动被烟台综合实践教育公众号宣传报道;“放飞纸飞机,诉说感恩情”劳动实践活动被开发区教育发布视频号宣传报道;“暖心烘焙进校园,落实双减享劳动”“春色满校园,劳动绽光辉”等实践活动被齐鲁壹点宣传报道,“垃圾分类 绿色童行”“探秘海洋,守护蔚蓝”海洋环保活动、2023年劳动周等活动被教育文摘周报宣传报道,“文化润童心 清明祭先烈”等劳动实践活动被中华网宣传报道。
3.教师培养
本学期依托青年教师沙龙组织了硬笔字练习、新进教师考核指导以及“奋斗正青春,讲述我的成长故事”系列活动。其中硬笔字练习主题沙龙邀请了雪枫小学的耿娜老师为大家进行书写指导,老师们受益匪浅。新进教师考核指导邀请了在去年的教师考核中成绩优异的老师,如张平、张玉坤、初晶晶等几位老师,进行撰写教学设计和空讲技巧等的指导。并在校内组织了各学科的空讲练习,由各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共同打分、指导老师们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此外,在双减背景下,为了进一步加强我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提升青年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技能,贯彻“且行且思、且思且行”的教师成长理念,通过自我沉淀、自我反思、自我提升以加快青年教师成长步伐,特举行“奋斗正青春——讲述我的成长故事”活动。此次活动共分为8组,本学期已经完成了4组,还没有完成的小组将新学期继续进行。通过老师们讲述的成长故事,能感受到老师们在教师成长之路上越来越成熟,教学水平、班级管理水平、教育机智都在变得更加卓越,而三小的教师团队团结、合作、竞争向上的良好氛围也更加浓厚。
本学期的沙龙活动由黄继骁、路鑫、蒋梦瑶、刘芳瑞老师轮流做主持人,四位老师才华横溢、吃苦耐劳,每次活动前都认真做好活动准备,为活动的开展做好服务保障,活动后做好过程性材料的整理和总结。在准备迎接上级检查和提报材料等工作中,吕仙贤、蒋梦瑶老师积极主动承担了很多考核材料的汇总和编辑的工作,工作条理清晰、才华横溢。
4.教育教学
本学期我校分别承担了一次区级语文主题教研活动和一次道法主题教研活动,在这两次活动中魏延杰老师、张平老师分别做示范课;在区级跟进指导课中,五年级闫亚茹老师、吕仙贤老师、张平老师和蒋梦瑶老师的课得到了区教研员的肯定和认可;在集团组织的多校联合语文主题教研中,杨高帅代表我校做公开课,表现出色。在上述活动中,我们的语文备课组、语文教研组、道法备课组和道法教研组,都付出了很多心血。所幸付出皆有所得,老师们的出色表现也证明了我校在语文教研和道法教研上开展得扎实、稳健。
除此之外,本学期语文教学方面的一个重点就是开展古诗词阅读活动。为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扎实有效地推进这一活动,各备课组分别依据教材拓展了十五首古诗词。五月中旬,组织了一到五年级学生的必备古诗词检查活动。通过此次检查,确保三小每个学生都能掌握教研室规定的全部必备古诗词。检查结果证明语文老师们在落实过程中切切实实付出了很大努力。学校还鼓励各备课组、各班级发挥主动性,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古诗词阅读活动,如诗配画、班级古诗词讲解大赛、“飞花令”比赛等。我校还开展了四五年级古诗词讲解大赛,效果良好。借助六一儿童节,组织了古诗词游园会活动,寓教于乐,让学生沉浸式感受到古诗词的魅力。通过以上多种活动,切实提高了学生的古诗词积累量,这在期末检测中对于古诗词考查的题目中可以得到证明。
5.课题研究
本学期学校申报省级教学改革成果,多次邀请到区专家到校指导,王晓彤副校长、王梅老师、王雯老师和孔亚峰老师为此次成果申报付出了很多心血,目前成果报告仍在撰写中。魏延杰、吕仙贤等几位年轻老师申请的省级课题已入围市级选拔,正在等待课题立项。曲娇、张雯雯、张维椿主持的区级一般课题和区级小课题已递交了结题材料。
我校组织教师、学生参加的区级书写规范大赛取得优异成绩,累计14位师生分获一、二、三等奖。在国学经典诵读比赛中,王梅老师和唐欢老师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