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山区第三实验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制度

日期:2024-02-15     

字号:

    教育教学与管理的模式:学校建立健全年级组、教研组、备课组等教育教学基层管理体制。教导处负责年度教学计划和教研活动,教研组长、集体备课组长负责教研计划、研讨活动,深入探索教学改革,构建高效课堂模式,积极开展观课、磨课、赛课、优课评选活动,通过家长进课堂、优质课评选等活动形成浓厚教研氛围,提升育人质量。

德育教育:学校坚持育人为先,以生为本的德育教育理念,强化学生养成教育,大力倡导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融合,不断丰富德育活动,寓教于乐,积极开展家庭教育讲座,引领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拓宽知识,提升素养,达到一草一木皆育人,一字一语正做人。

课程管理:学校贯彻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级管理体制,认真执行国家和地方课程计划,遵循课程改革原则,全面安排基础性课程和拓展性课程,积极开发校本课程,逐步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课程体系。

学校按照课程设置标准实施教育教学,确保开齐课程,开足课时。

学校充分发挥学科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整体功能,尊重人的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对学生进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有所长。

教学改革:学校组织教师积极推进教学改革,探索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各种教学模式,逐步形成学生主动参与、合作交流的适合学生的学习方式,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考试评价:学校严格执行国家教育考试制度,组织教学质量评估活动。按规定组织好教学质量检查、考试及各学科的毕业考试和考察。

学校不单纯以学习成绩评价学生,不以学生考试成绩作为衡量教学质量、评定教学工作的唯一标准。

学校以学生学业成绩与学生成长手册档案作为评价学生的记录,评价从家长评价、教师评价、学生评价三个层面记录,侧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性评价,分ABCD四个档次,侧重学生的基础知识和过程性评价,分优、良、一般、差四个档次,学生学科评价主要包括基础知识、能力拓展、发展空间、情感生成四个方面。学科评价指标:A占90%以上为优;B占80%至89%为良;C占60%至79%为一般;D占60%以下为差。学校坚持以等级制评价为主,侧重学生过程性成长表现,侧重日常与月度,季度与年度相结合的阶段性评价,强化评价改革,构建科学合理的学业评价模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