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年,海阳市方圆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中小学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和学生生活实际,注重教育实效,实现知行合一,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一、工作目标
1.坚持思想引领、有机融合、整体规划并实施劳动教育,推动建立体现“五育融合”理念,以劳动素养培养为目标的课程完善、资源丰富、模式多样、机制健全的普通中小学劳动教育体系。
2.构建以学校为主导、家庭为基础、社会全方位参与支持的贯通一体、开放协同的新时代劳动教育工作格局,形成推进劳动教育合力。
3.培育构建“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教育名师”三级教师成长阶梯;签约社会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积极争创省市级示范性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和劳动教育示范学校。
4.大力推进家庭劳动教育日常化、学校劳动教育规范化、社会劳动教育多样化,探索具有特色的新民劳动教育模式。
二、落实三级课程体系,开齐开足劳动实践课程
学校要提高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劳动教育重要意义的认识,根据烟台市教育局办公室、海阳市教育和体育局文件精神,开齐开足劳动课程,落实劳动教育实施。
根据文件要求,每周不少于1课时劳动课。在保证课时总数的前提下,根据实际需要,分散或集中安排课时。三年级以上设立劳动日,每月一次,或设劳动周,每学年一次。根据本校实际情况组织校园多彩实践节,全面呈现综合实践活动及劳动教育成果,每学期组织实施一次。
三、把握关键环节,高效实施劳动实践活动
学校紧紧围绕家务劳动、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组织实施序列化项目式劳动实践活动。低年级以家务劳动为主,中高年级以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为主,充分考虑周边及校内劳动教育资源,可与相应的综合实践活动结合组织实施,每学期每个年级至少完成2个以上劳动教育主题。
1.校内劳动。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清洁环境、美化校园的活动。校内学生力所能及的劳动应安排学生完成,设立教室清洁、校园绿化等勤工助学岗,引导学生走进劳动一线。学校草地、花坛、文体设施等作为学生接受劳动实践的场所。各学校要广泛组织以劳动教育为主题的班团队会、劳模报告会、手工劳技竞赛,以活动为载体营造氛围,提高学生劳动意识。
2.校外劳动。学校将校外劳动纳入学校教育工作计划。安排一定时间的农业生产、工业体验、商业和服务业实习等劳动实践。学校建设33亩“新民农场”,设立校本劳动技能培训基地或“田园课堂”,开展种养劳动实践。学校结合植树节、学雷锋纪念日、五一劳动节、农民丰收节、二十四节气等,组织学生开展与劳动实践有关的活动。
3.家务劳动。学校每周给学生安排适量的家庭劳动作业,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布置做饭、洗碗、洗衣、扫地、整理等力所能及的家务,假期布置一定家务实践劳动任务。1至2年级家庭劳动时间每周不少于2小时,其他年级每周不少于3小时。指导家长每年有针对性地教给孩子1至2项生活技能,让家长成为孩子家务劳动的指导者和协助者,形成劳动教育合力。劳动教研组根据每个学段同学的实际情况制定劳动清单,发布平台,借助家务劳动契约制,每两个周从中选择两项劳动任务每天坚持做好,通过上传活动照片、家务打卡、活动感受等方式记录自己参加劳动的过程,由家长对孩子参加家务劳动的态度和能力进行鼓励性或者建议性评价并进行五星制赋分,老师针对孩子在劳动中的成长和收获进行劳动品质和劳动精神进行五星级赋分,孩子也会根据家校双方的评价和建议,不断调整自己参与劳动的状态,参与到下一个任务循环周期。
除此之外,学校充分利用校内外劳动实践基地,有计划地组织开展各类综合实践活动。
1.考察探究活动(包含主题研究、场馆考察、研学旅行等)
本学期要求每个学生均要完成新教材中的考察探究活动主题研究。教师要给予有效的活动指导,并及时整理相关资料,指导学生撰写考察探究报告。
2.职业体验活动
组织相应的职业体验活动,既可以到职业岗位上进行实际体验,也可以在学校创设相应的岗位情景,进行模拟体验。
3.社会服务活动
参考教材中的社会服务活动主题,调查学校周边的服务需求,自主开展相应的社会服务活动(志愿者活动和公益活动),倡导以团队的形式就近开展活动。
4.设计制作活动
依托学校“多彩实践日”推动设计制作活动的开展。学校依托博物馆等劳动实践基地推进设计制作活动的开展与实施。
四、明确纲要精神,强化落实劳动实践教育
学校结合教育部下发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烟台市教育局下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关于建立中小学生劳动教育清单制度的意见》充分认识劳动教育在中小学教育中的独特育人价值,把握劳动教育基本内涵,充分利用学校及周边的劳动教育资源,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劳动教育育人机制。
本学期学校统一规划劳动教育实施内容,掌握洗衣做饭等必要的家务劳动技能,每年有针对性地学会1至2项生活技能;中高年级学生至少参与一项生产性劳动或服务性劳动,体验劳动过程,学会使用工具,掌握相关技术,能利用知识、技能等为他人和社会提供服务,树立服务意识,强化社会责任感。
五、组织研训工程,加大加强教学研究
要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劳动教育活动的实施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实施有机结合,加强教学研究,开展丰富多彩的骨干教师培训与教学研讨活动,做好劳动实践课程的开发与研究,全面提升劳动实践课程的实施水平。
劳动教育是义务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贯彻落实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总体素质的基本途径。为了全面落实上级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和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结合学校劳动教育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六、完善评价体系,有效推进量性评价
继续完善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及劳动教育评价体系,积极探索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将劳动教育推进情况纳入学校考核,本学年,重点关注学校基地建设、校外基地建设及课程建设。
评价原则: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对学生劳动素养整体、系统地进行评价,贯穿学习的始终。兼顾家庭劳动实践评价与社会劳动实践评价。
评价内容:日常生活劳动侧重于卫生习惯、生活能力和自理、自立、自强意识等的评价。服务性劳动侧重于服务意识、社会责任感等的评价。
评价要求:建立劳动教育管理与评价平台,为每位学生建立劳动教育成长电子档案,客观记录学校劳动、社会劳动、家庭劳动以及成果展示、劳动竞赛的主要情况。以等级制的形式,将学生劳动过程与劳动素养考核结果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七、完善保障体系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采取多种措施,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的劳动教育师资队伍。采取有效措施,保持劳动教育教师队伍的稳定与发展。教研部门加强对劳动教育教师的专业培训,经常性组织教研活动,促进劳动教育教师专业化,逐步构建“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教育名师”三级成长阶梯。积极聘请思想品德优良的社会能工巧匠、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学校劳动教育校外辅导教师。
2.健全经费投入机制
采取多种形式筹措资金,建设县级和学校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加强学校劳动教育设施标准化建设,建立学校劳动教育器材、耗材补充机制。学校可按照规定统筹安排公用经费等资金开展劳动教育,也可采取学校购买服务方式,吸引社会力量提供劳动教育服务。
3.强化组织保障
学校要成立校长为中心的劳动教育领导小组,学校主要领导亲自抓、德育领导具体抓、相关部门和人员配合抓,确保学校劳动教育工作落到实处。加强校内统筹,既要发挥班主任、任课教师的积极性,也要发挥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学生社团的作用。加强校外协调,积极借助家庭、社会,特别是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力量,为学生参加志愿服务、开展公益劳动、参与社会治理提供机会和平台。
4.开展劳动教育成果系列评选活动
每学年末开展劳动教育成果展播活动,各校将劳动教育成果以文字、照片、短视频等形式汇成微文,在学校网站进行推送;每学年开展学生劳动技能大赛评选活动。
5.强化安全保障
学校加强对师生的劳动安全教育,强化劳动风险意识,要制定劳动实践活动风险防控预案,完善应急与事故处理机制,建立健全安全教育与管理并重的劳动安全保障体系。
6.加强宣传引导
引导家长树立正确劳动观念,支持配合学校开展劳动教育,引领师生积极参与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活动。鼓励和支持创作更多以歌颂普通劳动者为主题的优秀作品。在校园宣传栏与班级微信群等大力宣传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典型人物和事迹,弘扬劳动光荣、劳动美丽的传统,旗帜鲜明地反对一切不劳而获、贪图享乐、崇尚暴富的错误观念,营造全社会关心和支持劳动教育的良好氛围。
海阳市方圆学校
附件:海阳市方圆学校劳动教育清单
海阳市方圆学校劳动教育清单
认知篇
劳动贯穿于孩子的每日生活,在不断模仿、学习、认知的过程中,生活里的点点滴滴都是培养独立生活、独立思考、照顾他人的能力的好时机。
1—2年级:学会模仿 探索生活
1.学会自己洗漱(刷牙、洗脸)
2.学会清洗简单小物件(茶杯、碗筷)
3.学会自己穿衣服
4.学会整理自己的书包、抽屉
5.学会简单整理床铺、叠衣物、系鞋带
6.学会整理玩具
7.学会清洗水果、部分蔬菜
8.学会开关门锁
9.学会自己吃完饭洗碗
10.学会扫地、拖地
3—4年级:强化意识 养成习惯
1.学会垃圾分类成习惯
2.学会整理书籍、衣物主动分类摆放
3.学会自己换洗床单和被套
4.主动洗晒衣物
5.随时擦擦玻璃
6.学会泡茶、制作蛋糕、水果拼盘
7.能辨识蔬菜好坏,辨识生活物品限用日期,并清除坏的或过期的物品
8.学会独立洗澡
9.安全使用家用电器等
10.摆放餐具,分发食物
5年级:独立自主 自律成习
1.熟练清洗各种物品
2.床铺整齐,衣物摆放整齐有序
3.书包、书桌成风景
4.地面、玻璃如明镜
5.坚持饭前帮忙盛饭,饭后主动收拾碗筷
6.使用洗衣机、电饭煲等家用电器
7.保持卧室整洁,定期打扫
8.学习烹饪,做简单的早餐
9.熟悉家里植物养护
10.垃圾分类成习惯
家务篇
家务是家庭里最自然的劳动场景,孩子们在劳动、分担家务、照顾家庭成员的过程中,从细微处的拿捏到整体设计的规划,都有助于他们养成有条理的思维、严谨的做事风格,从而积累体验和成长。
1—2年级:最有趣的“游戏”
1.学习扫地、拖地、擦桌子、晾晒衣物
2.学会择菜、洗菜
3.制作简单果盘、凉菜
4.初步学会垃圾分类并正确投放
5.学会用洗衣机洗大小衣物
6.会用水果刀削水果、瓜类
7.会安全使用电饭煲、微波炉等家用电器
8.会洗水果,用水果招待客人
9.会叠衣服、裤子,并归类放置
10.会晾、晒小衣物
3—5年级:最亲近的协作
1.了解家人的口味
2.参与烹饪,能够协助父母做饭
3.学会帮父母照顾小弟弟、小妹妹等
4.简单清洗部分食材(部分鱼类、肉类)
5.会切蔬菜、瓜果
6.会用针线钉缝扣子
7.会刷自己的鞋子,帮家人擦鞋
8.会整理自己的衣橱衣物
9.主动打扫房间卫生
10.积极参加社会公益劳动
技能篇
倡导在高科技时代下的现代“新生活”方式,劳动教育不仅仅致力于劳动观念的培育,更重要的是教会孩子如何在劳动中体验到生活的乐趣。只有这样,在不远的未来,孩子们才能获取持续创造美好生活的能力。
1—2年级:提高生活的热爱力
1.学会养一盆花,自己定时浇水
2.养一种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学会喂养
3.学会布置房间
4.学会简单食物摆盘
5.学会包书与美化包书纸
6.DIY书签、环保笔筒
7.学会穿针线与钉纽扣
8.成为社区的一名小小环保宣传员
9.画关于最美劳动者的手抄报
10.给做家务爸爸妈妈拍一组生活照片
3—5年级:发挥想象的创意力
1.学会制定个人购书支出
2.策划生日邀请等管理事务
3.学习养护绿植知识,能按时为家里的绿植浇水、施肥和修剪
4.定时喂养、帮小动物清理卫生
5.掌握修理钢笔、修补图书等常见的修理方法
6.学会理财、管理时间,学会有计划完成想要做的事
7.设计一双超时空鞋,画出来,用色卡纸、纸箱等废旧资料手工制作出鞋子
8.从空间分配、色彩混合等方面设计“改造”房间
9.学会炒小菜、煮汤等简单烹饪技能
10.模拟体验超市收银员、保安、厨师等职业(在家里,或联系社区均可)
体验篇
孩子能够掌控的事情越多,他们的安全感和自我驱动力越强,回归到实际的劳动实践,那些与生活密切相关而又力所能及的实际操作,带着向往又激动的好奇心,不仅让孩子们创造力被激活,他们的生命力也被唤醒。
1—2年级:感受生活
1.去一趟农场,亲手采摘水果蔬菜
2.到学校食堂帮厨,完成饭菜分配、收送餐具等
3.学习卫生间的打扫方法
4.尝试捡豆子、剥鸡蛋等锻炼手部精细动作
5.学习尝试制作传统面食,例如饺子、花馍
6.体验一日交通警察
7.用超轻黏土制作一项手工
8.了解各种农作物
9.体验一次花艺师,为家里添置鲜花
10.了解爸爸妈妈的职业,了解他们的工作内容、工作状态
3—5年级:感受身边
1.亲身体验一天里妈妈的“行动轨迹”
2.懂得珍惜各行各业叔叔阿姨劳动成果(比如拍照,在照片下附简短内容和感受)
3.观看相关电影、纪录片、综艺节目等,进一步了解各行各业
4.搜集生活中的智慧小技能,挑选喜欢的技巧进行分享
5.去养老院体验照顾老人
6.学会织围巾
7.学会尝试雕刻萝卜和土豆
8.探索昆虫的秘密
9.阅读关于劳动的绘本和书籍
10.尝试做一次小主播,宣传社区文明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