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牟平区姜格庄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掌握膏方正确吃法

日期:2024-12-31     

字号:

什么是膏方

膏方,源自于古代中医的膏滋疗法,是将多种中药材精心熬制,浓缩成膏状的中药制剂。起初膏方主要用于治疗外伤和皮肤疾病,也称之为“外膏”,后来逐渐发展为内服,《太平圣惠方》中的助胃膏、《景岳全书》中的两仪膏便是此类。

与传统的中药汤剂相比,膏方先通过高温煮制药材取其中精华,再利用蜂蜜等材料将汤药凝结定型为膏状,在保证药材药效的基础之上,还改良了中药的味道与口感,达到了“良药不苦口”的效果。

膏方的适宜人群

膏方能起到协调人体阴阳平衡、兼顾虚实、调补五脏的作用,且具有温和、持久、适宜长期服用的优势,故而常被用来治疗各种慢性病,如心衰、冠心病等心系慢性疾病,强直性脊柱炎、白塞病等免疫系统疾病,慢阻肺、支气管炎等肺系慢病等。

近年来,随着中医未病先防、已病防变养生理念的普及,膏方也常被用来预防疾病、增强体质。老年人、大病后康复阶段患者、素体虚弱人群及长期存在疲劳、失眠、记忆力减退等症状的亚健康人群,都可以服用膏方以补益劳损、安神宁心、增强体质。

膏方的禁忌

患有急性疾病(如感冒、急性咽喉炎等),或正处在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如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等),应先治疗疾病,再考虑使用膏方。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在服用膏方前应先咨询专业的医生。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过敏体质者在服用膏方时应注意避开易过敏的药物。

中医传统膏方

介绍两款膏方的做法及功效,请在专业医师指导下根据个人情况选用。

补精膏

出处:明代《普济方》。

组成:牛髓、核桃、杏仁各150克,山药300克,蜂蜜600克。

制作方法:先将杏仁、核桃、山药三味一起捣成膏状,再加入蜂蜜(炼去白沫)及牛髓,和匀后用瓷罐装好,然后隔水加热,小火熬煮约一天,慢慢收膏。

服法:每天空腹服用一匙(约5克)。

功效:壮元阳,益精气,助胃润肺。牛髓是血肉有情之品,《本草分经》中记载其有“补中填骨髓”的功效。核桃归肾、肺、大肠经,可补肾温肺。《神农本草经疏》评价核桃“益血脉,补命门之药也”,《本草纲目》亦认可核桃的补益之功,提出“食之令人肥健、润肌、黑须发”。杏仁归肺、大肠经,可降气止咳平喘,不仅可润肺燥,还可降肺气、通调气机,实为补而不滞之品。《本草通玄》中便有杏仁可“润肺燥,除风热,定咳嗽”的记载,《本草汇言》亦认为杏仁为“温肺顺气,润燥化痰之药也”。山药归脾、肺、肾经,可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汤液本草》中有山药可“充五脏,长肌肉,久服耳目聪明,轻身耐老,延年不饥”的记载,《本草新编》中亦载山药“治诸虚百损,益气力……健脾开胃,止泻生精”。蜂蜜作为膏方最常用的调和药,归肺、脾、大肠经,可补中润燥。《本草征要》认为蜂蜜可“和百药而解诸毒,安五脏而补诸虚”,《本经逢原》中亦给予蜂蜜较高的评价,认为其能“安五脏,补不足,益气补中”。此五味合用,不仅可肺、脾、肾同补,且补而不滞,可谓冬季进补佳品。

龟鹿二仙膏

出处:明代《审视瑶函》。

组成:龟板500克,鹿角1000克,枸杞子200克,人参100克。

制作方法:先将鹿角、龟板打碎洗净后水浸三天,然后放入砂锅中慢火熬煮三天,续水时须加入开水,不可用凉水。三天后胶质尽出,将其取出晒干并碾成粉末。再将碾好的粉末、人参、枸杞置于砂锅中,加水熬煮一天,过滤掉残渣,用小火收成膏状即可。

服法:空腹服用为宜,服用时加入黄酒调和。起始剂量为5克,后可逐渐加量至10克。

功效:大补精髓,益气养神。龟板归肝、肾、心经,有滋阴潜阳、益肾强骨、养血补心之功。《本草求真》中评价其为“禀北方之气而生。乃阴中至阴之物”,《本经逢原》中亦有龟板“能通任脉……以补心、补肾、补血,皆养阴也”的记载。鹿角归肾、肝经,有壮肾阳、益精血、强筋骨、调冲任的功效。《神农本草经疏》中称鹿角“能峻补肾家真阳之气”,《本草撮要》进一步阐述了其熬膏后的功效,“熬膏炼霜,则专滋补,益肾生精血,强骨壮腰膝”。枸杞子归肝、肾经,有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的功效。《本草蒙荃》评价其“明耳目安神,耐寒暑延寿。添精固髓,健骨强筋。滋阴不致阳衰,兴阳常使阳举”,《本草正》中亦有相似的论述,称其“味重而纯,故能补阴。阴中有阳,故能补气。所以滋阴而不致阴衰,助阳而能使阳旺”。人参作为名贵药材,可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养血、安神益智。《本草征要》中便有“人参得阳和之气,能回元气于垂亡。气足则神安,正旺则邪去。益智者,心气强,则善思而多智也”的论述,《本草通玄》中亦大赞人参为“补益之功独魁群草”。此膏方中龟板与鹿角均为血肉有情之品,一阴一阳,峻补气血,加之人参大补元气,枸杞滋阴助阳,为气血阴阳交补之剂。四者合用,峻补气血且不寒不燥,可适用于各类虚证。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