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期,我校在教研室的统一领导下,以课堂教学为阵地,以队伍建设为根本,以课题研究为抓手,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强课堂教学改革研究,开展了灵活多样的教育教学工作,全面提高了本校教师整体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科素养。
一、强化科研引领,完善“活润”课程内容。
1.发挥教研处指导作用,以建设核心素养导向的“生长课堂”为目标,落实集体教研和考核评比制度,督促开展好学校、学科组、教研组三级教研活动,破解教学真问题,加速教研成果的转化。
常规教研:举行校内教学比武,开展组内听评课、青年教师微视频大赛,以赛促研,积极探索“生长课堂”教学范式,形成“一科一模”“一师一格”的教学样态,形成本校“生长课堂”研究特色,促进学科组教学质量均衡提升。
主题教研:基于新课标,探索“项目化”“大单元教学”方式方法,语文学科针对“一校一品”活动,开展深入扎实的学习研讨、反思总结,有效解决实际问题,突出教研实效。
各学科组及时总结教学研究经验,积累形成富有特色的校本教研文化。
2.开展基于数字化应用的教研活动,以“互联网和教师专业发展工程”网络研修为平台,推动学生、教师信息化技能的全面提升。张赛老师在全省教学信息话交流展示活动获一等奖。
3.积极开展并做好各级课题立项、结题工作,争取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或教师个人出版论著。
刘霞主持的《大单元视域下小学语文新联读教学策略的研究》、刘作慧主持的《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劳动教育多元评价策略研究》两项蓬莱课题立项。
二、改革课堂教学模式,促进生长课堂深入开展
持续推进素养导向的“生长课堂”建设,通过“研标-立标-学标-达标”活动,进行“生长课堂”实践研究,不断总结、反思、改进。依托课堂教学观摩、教学大比武等项目,破解“生长课堂”教学真问题。依托课堂教学开放周、优质课评选、集团联合教研等途径,不断完善“和润”课程内容,打造“活学润智,活动润德,活灵润心,活健润美,活力润行”五种课程模式,促进“基于核心素养下的课堂教学改革”走向深入。
三、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业务能力。
1.涵养高尚师德
深化师德师风责任体系,完善师德考核机制,常态化开展师德集中学习活动,增强教师底线思维和红线意识。利用教师节,评选优秀教师、师德标兵,并予以宣传,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2.打造名师名班主任团队
依托崔建新烟台名师工作室打造学校名师团队。教育集团内建立“名师+青年教师”共同体,发挥名师引领作用,通过实施典型引领导航、学术研讨,外派研读、进修、校本发展培训等策略,助推教师专业成长。通过压担子、引路子、搭台子,使教师迅速成长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中坚力量。
四、取得的成绩:
语文:
1.各级获奖人数情况。11人荣获2024年山东省中小学生暑假读好书活动“读书小达人称号”。13人荣获省级悦读成长计划共读一本书“悦读小达人称号”2024年烟台中华经典诵读大赛学生组《诗意中国》二等奖,指导教师张赛。
2.教研组评比情况。语文教研组评比中获得第二名。
3.优质课获奖情况。王云云在领导大比武中,获得优质课。
数学:五年级数学在全区数学思维挑战赛中6名同学获得一等奖,4名同学获得二等奖,2名同学获得三等奖。
体育与健康:
1.优质课获奖情况。崔建新获得烟台名师称号。赵军、刘圆圆两位老师获烟台市体育优质课,刘圆圆老师获烟台市教坛新秀大比武二等奖。
2.学生比赛情况。区足球比赛,我校男队获冠军。区篮球比赛,男队获一等奖,女队获二等奖。
美术:在区美术基本技能成果展评活动中4人获一等奖,2人获二等奖,2人获三等奖。
音乐: 在区中小学独唱、独舞、独奏比赛中7人获一等奖、2人获二等奖、29人获三等奖。
道德与法治:
1.优质课获奖情况。孙娜在区业务领导大比武中获得优质课。
综合实践及劳动教育方面:
刘作慧老师的《“悦劳动”课程体系建设》获评烟台市中小学劳动教育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