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疫苗接种的医疗保障,为做好疫苗接种异常反应医疗救治工作,我院领导高度重视,特别进行此次应急演练。
一、坚持第一时间。接种疫苗后巡诊及时到位,一旦发生急性严重过敏反应等严重病例,应当立即组织紧急抢救,必要时转诊治疗。需要进行后续急救处置的,紧急120救护车快速转运。
坚持最优资源。蓬莱第二人民医院为医共体成员单位,承担接种点医疗救治工作,确保有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人员现场值守,1名医师和 2名护士进行救治保障。医院开辟绿色通道,出现问题能够立即有效处置。
二、成立我院疫苗接种异常反应医疗救治工作组。统筹协调全区疫苗接种异常反应医疗救治工作。工作组成员:李新杰、刘艳丽,张忠艳、张立红为医师组,杨琳、齐芮、刘维、吴晓玉、李蓉为护士组。
三、设置救治区域。安排在观察室为抢救场地,畅通异常反应医疗救治绿色通道,一旦发生严重异常反应及时开展应急救治。
四、配齐设备药品。配足配齐救治设备和药品,应配备供氧除颤仪、气管插管、心电监护仪、急救药品物品等。
五、严格岗前培训。对全院医护人员开展岗前培训,确保相关医务人员熟练掌握疫苗接种操作技术规范,准确了解疫苗接种禁忌症和可能出现的异常反应,对神经系统反应、过敏性休克、血管性水肿和局部过敏坏死反应等常见严重异常反应能够及时识别,快速处置。
医护人员要及时识别,立即采取应急处置措施,维持接种者生命体征稳定。在此基础上,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要尽快将病人送至抢救室抢救;尽快将患者转至对接的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进一步治疗。任何接种点出现急性严重异常反应时,应立即暂停接种工作,待完成应急处置,急救人员补充到位后,再继续开展预防接种工作。
六、严格信息报告。详细掌握异常反应医疗救治工作情况,一旦发生疫苗接种异常反应要第一时间报告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如遇聚集性异常反应、相关人员出现需抢救治疗的严重异常反应情况,要随时报告,并对严重异常反应做个案报告,确保信息始终准确、畅通。
经过这次应急演练,我院医务救治工作组成员,判断不良反应事件及时准确,救治过程中分工明确,配合及时,遇事不慌,抢救经过有条不紊,充分体现了岗前培训接种疫苗知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当然演练时也有不足的地方,我们将深刻思考,尽最大的努力完成新冠疫苗接种的工作任务,保障好接种医疗救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