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阳市发城镇第一小学2023-2024学年度教研活动总结

日期:2024-11-06     

字号:

海阳市发城镇第一小学2023—2024学年度教研活动总结

进行教学教研活动管理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保证。构建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研究过程管理的方法,落实教学常规的要求,有助于提升学校教学管理的水平,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教风、学风和校风。围绕以上指导思想,学校教研活动工作继续推进实施素质教育,落实常规教学管理,深入推进学评教一致性课堂教学教研活动。

一、重点工作

结合教研室的工作安排,学校确定今年学校的重点工作为校本教研。学期初就制定了校本教研制度和校本教研计划,这当中包括很多内容,我们在这主要介绍一下学校的校内教研活动研讨和教研共同体活动。

1.校内教研活动研讨

结合上级教研部门进行学评教一致性课堂建设的要求,学校每学期都一直坚持进行校内学评教一致性课堂建设研讨活动,制定了学校的“学评教一致性课堂建设实施方案”和“学评教一致性课堂教学比赛活动实施方案”,“学评教一致性课堂教学工作管理制度”和“学评教一致性课堂教学评价制度”。把课堂研讨作为教研主阵地,让教师得到充分的锻炼和尽情地展示。每学期要求每一位教师认真上好每一堂课,做到备课要“深”,上课要“实”,作业要“精”,教学要“活”,手段要“新”,活动要“勤”,考核要“平”,辅导要“细”,负担要“轻”,质量要“高”。把这十字方针作为强化教学中心意识,走素质内涵发展道路的重点。每学期的活动分两步进行:首先,在学期开学初的双常规月活动中,进行第一轮课堂研讨,分学科、分级部进行,一般利用两个周的时间完成。由各级部主任制定出级部听课计划,然后按计划进行,学校领导随机听课。听课结束后,教研组长带领本部教师进行评课议课,学习优秀,总结不足。其次,在每学期的期中阶段检测后,进行校内第二轮的课堂研讨活动,由学校制定听课计划统一安排顺序,所有学科的所有教师都要参加,每人出示一节校级公开课,同学科的教师和领导必须全程参与,出席情况作为听评课成绩之一。我们一般需要两周的时间来完成,每周一至周五,上午四节课安排为第一节课语文,第二节课数学,第三节语文,第四节数学,年级从一年级开始,依次进行,如遇特殊情况临时通知。活动要求所有教师定时定点进行公开课教学,本学期实际听取了12位教师的公开课和7位教师的汇报课。开展校级公开课教学活动,充实了校本教研内容。通过执教教师的课堂展示,我们惊喜地发现,年轻教师,比如李亚楠、李雅静、程海霞等都有着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有着良好的课堂组织和教材驾驭能力,有着谦虚好学敬业态度。应该说听他们的每一堂课都是一种学习和享受,是一次观念上的刷新。我们大多数教师都非常重视这每一次的学习机会。两轮课堂研讨结束后,进行课堂研讨活动总结,所有教师上交教学设计、说课、课后反思和评课,按照质量评议本学期教师的课堂教学成绩。

2.教研共同体活动

共同体活动分为两部分:其一是北片共同体活动,我校负责组织进行了语文学科的现场,有北片7所学校20几名教师参与了学本课堂的研讨,分别进行了阅读教学、作文指导、复习课等不同课型的课堂研究。其二是昌阳集团共同体,在一起召开共同体研讨会议,制订了共同体活动章程共同体活动方案,建立了共同体骨干教师登记,根据各校发展的需要,按同质促进、异质互补、互学共勉的原则,构建起一种资源共享的教研共同体,实现共同进步。共同体由发城镇第一小学负责做好活动的组织牵头工作:学期初制定好共同体活动计划、方案,落实活动主题、活动形式、活动内容及参加授课的相关学科的相关老师;活动期间负责制作、发放人手一份的活动手册(活动安排表及授课教案等)。相关兼职学科领导全程负责活动的实施。我们建立了共同体的QQ群,用于发布资料,学习宣传。由于教师个人的时间、精力以及学校之间的距离等因素限制了教研共同体活动的次数,我们共组织了三次活动,每次活动都留下了详细活动记录,还有教案设计说课反思听课记录、评课记录相片视频等。

通过共同体活动,各校老师积极参与校际间的教学研讨活动,同时在活动中重视了骨干教师的展示与培养,提高他们在区域中的影响力。还让年轻教师在每次学习交流有了压力有收获,如参与上课、磨课、说课、评课等,使我们的共同体活动真正起到一个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让更多的人有收获,把优秀教师从学校推向共同体,从共同体走向市级层面。

二、推进课堂教学

1、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首要环节。为增强课堂学习的目的性,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强调课前预习要做到内容系统,方法科学,习惯良好。具体做法是:制定预习计划,明确预习任务,形成预习重点。养成先预习后上课的习惯。预习的方法要从小培养,根据教师教学进度和学习要求,通览所要学习的内容,找出重、难点;初步预习书后的习题,尝试通过预习达到基本理解课文内容的目的。通过多种途径主动收集课外学习资料,整合学习资源。对预习中发现的学习缺陷,及时弥补,为新课学习扫清障碍;把经过自己努力还弄不懂的问题标出,确定听课重点。

2、上课。课堂是实施教育的主阵地,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实际,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确立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安排学科骨干教师的专业引领课,还有考核课、随堂课、推门课、新秀课、名师课等,要求教师围绕主题开展听课、评课、议课活动,对课进行加工再加工,完善再完善,最后,呈现给大家一份精品教案,一堂近乎完美的课,学校备案保存,进行推广和交流。以三七开评价课堂教学,三分看教师的教,七分关注学生的学,营造一种师生间、生生间此起彼伏、自然真诚的互动与交流的学习氛围,是我们追求的理想课堂。教研组活动的第一课就是学习“学评教一致性课堂教学评价表”。以此为导向,对每位教师考核可进行量化打分,并作为年终考核依据之一。每位教师要完成教育教学论文1-2篇,教学心得1-2篇,教学反思和教后记8-15篇,听评课20节以上。

3、备课。充分理解把握驾驭教材,深入浅出,结合实际,选择教法,确定教学结构和教具使用,设计作业,并要充分考虑教学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如何应变处理等等,为上课做好各项准备。备课要充分,项目要齐全,要有教后记与教学反思。制定教学计划。开学初,教师根据本人所任教的学科按年级、分学科写好教学工作计划,学习新课标,通读全册教材,明确指导思想,分析学生现状,把握知识系统和结构,明确教学目标,分析教学重点难点,通盘考虑解决重点难点的策略,安排学期教学进度。计划交教导处保存。必须有手写的个性化教案,教师的集体备课,要求把主要内容记录到课本上,期末统一检查计绩。实行教研组的集体备课制度,以备课组为单位,开展四级备课:个人备课—集体备课—修正教案—课后反思。第一级是个人备课:是由教师独立完成的备课,它是教师个体层面上的备课,是所有备课的基础;第二级是集体备课:是备课组内集体层面上的备课,体现的是同伴互助、团队合作的精神,以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第三级是修正教案备课:是根据集体备课的成果,结合自己任教班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再对教案进行个性修正,使之更适合于自己的教学风格和学生的学习风格,以便更好地授课和提高课堂效率;第四级是课后反思:教师授课后进行交流,以课后记载的形式不断反思,有利于课题研究和总结经验。

4、听课。

听课是教师提高自身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通过听课,提升课堂教学研究的水平和质量,是广泛学习借鉴的最好时机,在听课中“攻其玉”,内化成自己的行为,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更新教学观念,形成良好的教学风气,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听课前要多视角、多层次地选择听课的内容。选定内容后,一是要多看相关教参教材,了解新课标的相关要求,熟悉有关内容;二是要了解上课教师的教学特点;三是要了解听课班级学生的情况。进入“学生”角色,进入“教者”角色,进入“指导者”角色,进入“审美者”的角色。做到一听:听重点是否突出,结构是否合理;听是否清楚明白;听启发是否得当;听学生的交流是否有效。二看:看教师精神是否饱满,教态是否自然亲切,板书是否合理,特别是现代化教学设备是否熟练,教法选择是否得当,学法是否科学;看学生的课堂气氛、参与教学活动的表现;对教材的感知;思维是否活跃;练习情况;活动的时间长短,特别是后进生的积极性是否调动起来;与老师的情感是否交融;自学习惯、读书习惯、书写习惯是否养成等。三想 :想这堂课有什么特色,目的是否明确、结构是否科学、思想是否端正、重点是否突出、难点是否突破等,再反思指导于自己的教学。四记 :记听课的日期、节次、班级、学科、执教者、课题、课型;记教学的主要过程;记本节课在教学思想、德育渗透、教学内容处理、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值得思考的要点;记学生在课上的活动情况;听课记录要详略得当。

三、教研成果

本学年我校各项工作在学校的统一带领下,硕果累累,得到了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表彰,被评为海阳市教育教学工作先进单位。总之,我们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通力合作,明确职责,确立服务意识,严格教学管理,确保教学秩序正常进行。

 

海阳市发城镇第一小学

2024.08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